![]() 總是能夠看清本質的人,身上都有一個特質:充滿“舍我其誰”的勇氣。 成功人士都具備的一項能力:看清事物本質,并且有效處理問題。遇到的問題,90%都是新問題,雖然問題不斷迭代升級,但是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每個人小時候在學校里,都至少有一次被某個老師問過一個問題:“這道題的重點是什么?”不同學生對“重點”的理解,直接決定了日后的人生軌跡和命運。原因就在于不同人“抓重點”的能力不同,有的人失敗3次就能成功,有的人失敗十次,第十一次還是失敗。解決方法非常簡單,就是掌握抓重點的能力。 問題之外包裏了太多的表象,容易讓人迷失方向。比如,近代中國多災多難,連孫中山先生都哀嘆“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教員只用了一句話,就把問題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說,“把中國的農民組織起來,中國的事情就好辦了”。再比如“游擊戰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為了讓紅軍指戰員更容易記住、更容易執行,教員又把“游擊戰”的戰略戰術簡化為一句“大白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夠把如此復雜、高深的戰略戰術“簡單化、形象化”。 ![]() “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它至少需要這樣幾種能力: 透過事物表象直擊事物本質的能力; 從普遍現象中總結出一般規律的能力; 在眾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 還需要能用最簡練的話,用最“接地氣”的“大白話”,被受眾理解和接受,并成為這種思想的忠實執行者。 “刪繁就簡三秋樹”,化繁為簡見真功,有人問米開朗基羅,“你是如何創造出'大衛’這樣的偉大作品的?” 米開朗基羅回答說:“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我只是鑿去多余的石頭,如此而已。” 探究事物本質的方法,四個字——“對比”和“系統”,不能就事論事,要和比較對象結合起來,和環境結合起來,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才能真正地探究事物本質。中國人特別講究時空觀,強調時間和空間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也是系統觀念的體現。 一個人在生活中,通過對世界的不斷學習、實踐、復盤、優化,總結出來的一套個人思維知識體系。隨著這些思維體系的不斷擴容和完善,人的維度提升了,他就會擁有一秒看出事物本質的能力。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意識到問題本身就是現象,或者問題本身可能就是錯誤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的。 當你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你不妨按以下三種格式來思考: 司馬懿說:“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真正的智者都有屬于自己看問題的方法論,從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復盤、不斷優化中成長成熟起來。如此循環反復,看穿本質的能力就會越強。 |
|
來自: 碧海藍天kx32di > 《高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