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朝之后,由于晉唐名帖失傳,能悟透“二王”筆法,并且延續古人風貌的書家寥寥無幾,其中實力最強悍的,當為“元書盟主”趙孟頫,他5歲啟蒙之際,便臨摹智永《真草千字文》,童子功扎實。 之后遍臨魏晉、唐宋法帖,深諳古人風貌和用筆技巧,放大“王書”溫潤秀媚的氣韻,盡顯儒和俊麗之象,雖然早期作品的意態柔媚,時常被噴子罵“庸俗無骨”,但在中年時期,他增強筆力和內層質感。 所寫字跡剛柔盡備,美得不可方物,再加上趙孟頫簡化“二王”筆法,點畫干練率性,符合大眾審美,易于分析掌握,深受現代人追捧,甚至很多“粉絲”認為,元朝之后無人匹敵趙孟頫。 這種觀念說的太絕對,其實明朝有一位“大才子”,他晚年所寫行書,足以媲美趙孟頫,此人就是唐伯虎,后世對其關注點,大多是他的詩詞,或者“風流才子”的民間韻事。 若說到書法水平,想必大家嗤之以鼻,確實“科考舞弊案”之前,他主要師法“趙字”秀媚勢態,過于淺薄浮華,不過經歷一番人生挫折,他的心氣徹底沉淀。 如趙孟頫一般,臨摹顏真卿、李北海的法帖,筋骨剛健洞達,真正撐起潤麗血肉,盡顯天真自然之美,譬如欣賞弘治乙丑年(1505年),他寫的《落花詩冊》。 彼時出獄5年的唐伯虎,勝過凄苦悲慘,心中悲痛難言,恰好看到隨風飄落的花瓣,借由凄郁之情,提筆寫出30首“落花詩”,全卷共計2600余字。 唐伯虎的行書風格,主要效仿趙孟頫,多以側鋒入紙,接觸紙面后,迅速轉換筆鋒,以中鋒不斷蓄力衄錯,形態靈巧多變、起伏曼妙,呈現行書的流動感。 而且相比“趙字”,唐伯虎筆畫的粗細、濃淡對比,更加鮮明直觀,筋骨洞達渾實,通過字體的開合布白,以及筆畫的輕重枯潤等,凸顯視覺效果和節奏韻律。 通篇灑脫俊逸、遒勁爛漫,毫不夸張的說,其美感和天然氣韻,連趙孟頫都被比下去了,2013年9月27日,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場,競拍他的《廬山觀瀑圖》。 恰好真跡藏在美國普林斯頓博物館,于是美國專家對其估價,稱其能賣13億美金,折合成人民幣價值100億,藝術價值十分高昂,時常臨摹,可以通過率然筆勢,初步掌握行書筆法和自然風貌,益于之后臨摹高深的晉唐法帖。 而今,我們對唐伯虎《落花詩冊》,進行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對比原作進行1:1還原,此品乃手工裝裱的經折裝,使用翻折設計,便于臨摹和查找。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