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背后建立在積累多年的四足機器狗技術上。四足機器狗和雙足機器人的底層技術相通,宇樹只用 3 個員工、不到 6 個月時間,就做出了上述人形機器人產品。談及硬件實力強的原因,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對極客公園表示,主要是做了十幾年、在軟硬件上積累了大量的認知和經驗。
2013 年,還在讀研的王興興,自己設計電機、控制算法等,用不到兩萬塊研發出了第一臺四足機器狗 XDog,這幾乎是全球首個四足機器狗的技術方案;2016 年,當 XDog 在海外展現出市場需求,王興興離職創立宇樹科技,不久后極客公園旗下的變量資本,注意到了王興興,并于次年領投了其天使輪融資。
目前,宇樹的機器人本體(硬件)被全球各大科研機構、科技公司購買,用作研究。而其四足機器狗目前在全球出貨量第一,包括萬元的消費級機器狗 Go2 及最其新輪足版本 Go2-W,用于工業級場景的 B2、B2-W。年初,宇樹披露了最新一輪近 10 億元的 B2 輪融資,這也讓它成為目前機器人賽道估值較高的公司之一。
不過,AI 為機器人這個賽道帶來了新的變量。
在王興興看來,AI、而不是硬件,才是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最大的掣肘。兩年前 ChatGPT 的出現,讓人形機器人有機會進化出真正智能的大腦,變成有自主感知、決策、執行能力的智能體。它將在工業、家庭等場景形成通用服務能力,從而作為全新的生產力供給,帶來萬億規模的市場機會。
在王興興看來,硬件未來或許會處于從屬地位,比如當一個超級強大的機器人 AI 模型出現、哪怕用垃圾堆里撿的一堆機器人零件也能干活。不過,他并不打算改變公司的目標和重心,宇樹的目標仍然是「做好產品」,AI 只是少量投入、且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
宇樹代表了目前人形機器人公司的一種謹慎、務實選擇。在王興興看來,目前人形機器人 AI 的進程還非常早期、甚至不到「GPT-1」水平,表現為機器人沒有很好的通用性和泛化性,商業價值不大。而技術進化的路線又沒有明確、數據也非常缺乏,因此全球各大公司對人形機器人的投入還遠遠不夠,包括特斯拉、英偉達。
他說,技術的推進將由「全球共創」,并且很快就會有突破——因為,AI 技術呈現出階躍性突變的特點,進步總是突然發生。而對于宇樹來說,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學習、跟進新技術,這能讓公司存活下來、甚至繼續領先。
以下是極客公園與王興興的對話,與現場分享進行了融合后整理:
點擊關注,每天更新深度 AI 行業洞察
01
AI 技術不成熟,
工業場景的落地還未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