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墨 當夜幕降臨,繁星點點,宛如璀璨的寶石鑲嵌在浩瀚的天幕。 當人到了一定年紀,也就活明白了,就會知道許多道理。 一、煙火是喜 這種感覺和感悟,恰似一陣清風,輕拂過心間,泛起層層漣漪。 曾經站在家鄉寧靜的土地上,望著遠處村莊裊裊升起的炊煙,思緒也如現在隨之飄遠。人間煙火,是溫馨的回憶,是生活最質樸的象征,是人間溫暖的流露。 曾經的我們也許不太懂得人間煙火的真正含義,在懵懂無知中徘徊,追逐著虛幻的夢想,迷失在繁華的表象之中。 以為功成名就才是人生的真諦,以為金錢權勢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 然而,歲月的車輪無情地轉動,當浮華褪盡,方才漸漸明白,真正的喜悅竟隱藏在那平凡的煙火之中。 正如楊絳先生所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街頭巷尾,那一聲聲親切的問候;柴米油鹽,那一份份平淡的關懷;闔家團圓,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這一切,皆是煙火之喜。 魯迅先生也曾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這平凡的煙火,便是每個人散發的光芒,雖不耀眼,卻足以照亮彼此的心靈。 煙火是喜,是生活的真諦,是心靈的歸宿。當我們真正悟透這一點,便能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守住內心的寧靜與喜悅,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擁抱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二、平凡之樂 晨曦透過輕薄的云霧,溫柔地灑在寧靜的小鎮上。街頭巷尾漸漸熱鬧起來,彌漫著生活的氣息。 “平凡是樂”,需要我們用心情去感受質樸的話語,在這平凡的生活中,快樂宛如一首悠揚的樂章,輕輕撥動著我們的心弦。 漫步在熟悉的小路上,青石板的縫隙里鉆出幾株嫩綠的小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路邊的老房子,墻皮有些剝落,卻依然散發著歲月的韻味。 曾經,我向往著遠方的繁華,渴望擺脫這看似平淡無奇的一切。 然而,當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看過了世間的紛紛擾擾,才恍然領悟到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平凡,并非平庸,而是一種內心的篤定和安寧。 正如老舍所言:“生活是一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里。” 平凡的日子里,有鄰里間親切的問候,有父母那溫暖的嘮叨,有孩子天真無邪的歡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品嘗著簡單卻可口的飯菜,分享著一天的見聞,這便是平凡的快樂。 蘇軾曾云:“人間有味是清歡。”平凡的生活,就像一首舒緩的旋律,沒有激昂的高音,卻有著動人心弦的節奏。 在田間,農民辛勤勞作,汗水滴落在土地上,孕育出希望的種子;在校園,教師默默耕耘,知識的光芒照亮學子前行的路;在街頭,環衛工人辛勤清掃,為城市描繪出整潔的畫卷。這些平凡的身影,構成了生活的底色,演繹著平凡之樂。 平凡是樂,是在瑣碎中發現溫馨,是在平淡中品味真情。讓我們懷揣一顆感恩的心,擁抱這平凡而又美好的生活,在平凡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三、書信是念 見字如面。當我執起筆,想要傾訴關于“書信是念”的種種思緒時,窗外的微風輕輕拂過,帶著淡淡的花香,仿佛也在聆聽著我的心聲。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短信、微信的即時傳遞雖便捷無比,但總覺得少了些什么。直至想起那一封封書信,才恍然大悟,缺的是那份深深的念想。 記得小時候,與遠方的親人通信,那一筆一劃寫下的,不僅是文字,更是無盡的牽掛與思念。信紙的摩挲,墨水的香氣,仿佛都承載著內心最柔軟的情感。 就如木心先生所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書信,是時光的沉淀。當我們靜靜地坐在桌前,將紛繁的思緒化為紙上的文字,那一刻,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 我們用心描繪著生活的點滴,分享著快樂與憂愁。而收信的那一刻,滿心的期待化為指尖的顫抖,迫不及待地拆開,那一個個熟悉的字跡,猶如親人朋友就在眼前傾訴衷腸。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寫:“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書信,成為了連接彼此心靈的橋梁,跨越時空的距離,傳遞著最真摯的情感。 如今,書信或許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那份念,那份情,卻永遠珍藏在心底。每當想起那些曾經寫過和收到過的書信,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歲月無法磨滅的溫暖與感動。 愿我們在這匆匆的時光里,偶爾也能停下腳步,重拾書信,讓思念在字里行間流淌,讓真情在歲月長河中永恒。 四、如常是福 當我靜下心來,想要與你分享這一番關于“如常是福”的感悟時,內心也是感慨萬千。 在這喧囂紛擾的世間,我們總是追逐著那些看似耀眼的光芒,渴望著驚天動地的變化。 然而,經歷了歲月的淘洗,我才漸漸明白,日復一日的平常,乃是莫大的福氣。 平常日子,恰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寧靜,有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輕柔地喚醒我們;有熟悉的街頭巷尾傳來的吆喝聲,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息;有傍晚歸家時那一盞為你而亮的明燈,溫暖了疲憊的心靈。 曾記得在疫情肆虐的那段艱難時光,人們被限制出行,生活陷入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那時,我們無比渴望曾經習以為常的日子能夠回歸。 像往日那樣,孩子們能自由自在地在校園里奔跑玩耍;大人們能正常地上下班,無需擔憂工作的停滯;周末時,一家人可以輕松地去公園散步,呼吸新鮮空氣。 而當疫情緩解,生活逐漸恢復常態,這些曾經的平常之事,都成為了讓人倍感幸福的瞬間。 曾經,我也憧憬著波瀾壯闊的人生,向往著與眾不同的經歷。但當風云變幻,生活的節奏被打亂,我才深深懷念那些平淡如水卻安穩如常的時光。 正如林徽因所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平常的日子里,一家人圍坐桌前,共享粗茶淡飯,笑聲在房間里回蕩;朋友間的相聚,無需刻意安排,一個眼神便懂得彼此;工作雖有辛勞,卻能帶來充實與滿足。這一切看似平凡,實則是珍貴無比的福分。 蘇軾曾吟:“此心安處是吾鄉。”當內心在尋常中找到寧靜與歸屬,那便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所以,人生無常,讓我們珍惜生命和時光,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如何適應生活,讓我們在這平常生活中的每一刻,感恩生活賦予的這份平實而深厚的擁有,是幸運,也是福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