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搬磚不易,閱讀之前先給我們一波“關注”+“星標”吧~   大家平時跟親朋好友聚餐,應該多少都會喝酒吧,還有的人,平時在家吃飯也會來點小酒。 愛喝酒是一回事,一些朋友,甚至掌握了自己釀酒的技能。甜美清新的葡萄酒、梅子酒、桑葚酒,用來強身健體的蟲草酒、蛇膽酒,還有那些多少有點重口的蛇酒、鹿鞭酒、黃蜂酒……只有想不到,沒有不能泡的~
但在這里,小編有必要給大家提個醒:自釀酒有風險,一定要多加小心! 甲醇超標是自釀果酒中最常見的問題,因為水果中含有果膠,而果膠在果膠酶或熱能的作用下會分解出甲醇。它不易排出體外,會在體內代謝成甲酸,而甲酸專門攻擊神經,輕則出現視力障礙和神經系統癥狀,嚴重可導致失明,甚至死亡。一般來說,酒廠會用專業的方法,通過復雜的工業流程,殺滅釀酒時產生的甲醇,以保證安全。
但我們普通人自己在家釀酒的時候,不具備工業化釀酒去甲醇的條件,也無法對甲醇含量進行監測。 2024年3月,臺州市疾控中心隨機抽取了自釀果酒進行檢測,發現桃子、獼猴桃等水果為原料發酵的果酒中甲醇含量高達5.1克/升,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2.0克/升,最高的超標2.5倍。不管是遇到釀造溫度偏高,還是果實霉爛等情況,都會增加甲醇超標的風險!而且它的氣味和乙醇(酒精)十分相似,喝的時候很難發現有問題。居家釀酒,受到生產設備、衛生環境等方面限制,一般不可能添加專業酒廠所用的亞硫酸、二氧化硫氣體以殺滅雜菌。在發酵的這段時間里,如果釀酒的條件和方法有問題,殘留的糖分就容易二次發酵或者滋生有害菌。前不久有新聞報道:有位杭州姑娘把自釀果酒放在冰箱里,半夜突然“引爆”,把人嚇得不輕。 “老手”都知道,果酒在釀造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需要中途做放氣處理。 但如果是不了解相關知識的“新手”朋友,或者有些人心大、愛忘事,沒有及時給果酒放氣的話,瓶子內就會堆積起6~8倍的氣壓。 此時,這瓶酒完全就是個隨時會自行引爆的炸彈??! 一旦爆炸,弄個一地狼藉還是小事,傷到人可就糟了。 這一點主要針對藥酒。藥酒的學問可深了,亂泡一氣,一不小心就會泡出毒酒!中草藥成分復雜,比如草烏、川烏、附子等,含有劇毒成分烏頭堿,需要經過炮制去毒、使用過程中嚴格控制劑量。2018年5月,重慶璧山區一酒樓有15人因為飲用藥酒中毒,其中5人不幸身亡。 經重慶市食藥監局和市疾控中心對殘留藥酒分析,藥酒中含有中藥“雪上一枝蒿”,這是一種含有烏頭堿的中藥。 實際上,中藥材中不少是具有毒性的,作治療用途時,有著嚴格的使用標準。普通人缺乏藥理知識,以為能入藥的,總不會對身體有害,便擅自拿來泡酒,其實很危險。除此之外,有些自制藥酒雖然沒有毒,卻不見得適合所有人。大家都知道,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別人喝了好的藥酒,未必對你也有好處。
比如說,人參酒、鹿茸酒偏溫熱,若是有氣郁、痰濕、痰熱、瘀血等實證和陰虛熱證的人喝了,反而會“火上澆油”,加重不適。 所以,真不建議你在不確定自身體質、不了解藥理知識的情況下,盲目自制藥酒飲用。
最后,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危險,也有必要留意一下。 那就是——酒精是1類致癌物。 不管是自家釀的酒,還是外面買的酒,多喝一口,就多傷身體一分,沒有什么所謂的安全劑量,含有酒精就有傷害,只是傷多傷少的區別而已。 也就是說,想要養生,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滴酒不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