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一個很大的前提:人生很短暫,你的時間和青春是最寶貴的。 基于此,我們每分每秒都要抓緊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自己的目標努力。 就算你的目標很大很大,能不走彎路就不走彎路。 我有一個朋友想創業,于是他在考慮要不要先去學校當教授再創業,因為教授通常可以獲得很好的投資。 我如果是他,就一定不會去當教授,因為卷學術界的教職已經要花掉好多好久時間和青春了,相當于巨大無比的彎路,而且也積攢不到太多創業的經驗。如果想創業,直接去做就好了,如果失敗了,就再來一次。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不要為了當翻譯家,而去讀外文的研究生。你應該直接翻譯自己感興趣的外文作品,從小篇幅的開始,并且慢慢分享到不同的地方,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還可以把自己的翻譯作品分析給業內大佬,尋求建議。 如果在這條道路上,讀一個外文的學位顯得自然而然,那就去讀。但如果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考取一個不上不下的學位,那么備考的時間花掉了,你只會學到一堆考試的技巧,而對翻譯還是一竅不通。 這里,我想分享的更多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人生規劃的建議。人生不是一場考試,不要等到你做好萬全的準備才去走下一步,生活本來就是在跌跌撞撞中學習的。 太多人把時間花在研究如何考學,找工作,升職加薪上了。他們興致盎然地分析大廠title和名校學歷如何自己的未來加分,以為這樣隨波逐流地當一個精致利己主義者就會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可他們全然忘記了,幸福可以是人生的道路,而不是終點(happines is not the destination, it is the way) 我大學的時候對英語口譯很感興趣,于是我一個工科生,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報名了給外國留學生充當翻譯的志愿者工作。每天高強度的對話頻率堪比同聲傳譯,非常快樂,比我之前上口譯課學到的多太多了。所以,直接去做,不要走彎路。做的路上你可以學到更多,課堂里只是一種基于理論的模擬。 我們的人生應該一邊走就可以一邊獲得幸福,而不是祈禱著彎道可以超車,等待著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來的幸福。 如果你的人生愿望是環球旅游,去各種各樣的地方,不要等到四五十歲功成名就才開始旅游。二十幾歲的時候也可以窮游得很快樂。你的青春值得一場最刺激的冒險。 之前我一直很憧憬,FIRE的生活,想象財富自由之后可以做什么,想象不上班之后就有好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我發現,我想做的事情,不需要財富自由就可以做到。只是上班占據了我的部分時間而已。所以我現在下班和周末的時候,全部在做自己的愛好,并因此結識了很多朋友。于是,我可以從二十歲開始就過著讓自己樂在其中的生活,不需要到遙遙無期到財富自由之后。雖然一如既往地討厭上班,但我也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了自我的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