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醫藥 2021年第3期 麻子仁丸臨床運用心得李 點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長沙 410007) 摘 要:麻子仁丸為《傷寒論》方,臨床運用當切中病機:胃腸燥熱,使脾受約束而失去布津功能,津液但輸膀胱導致腸失濡潤。抓住辨證要點:大便干結,小便頻數,脘腹脹滿,舌紅,苔薄黃,脈數。丸者圖緩,把握循序漸進,中病即止,以免攻瀉太過,損傷津液;知常達變,麻子仁丸不僅僅應用于便秘治療,同時也適用于蛔蟲性腸梗阻、Ⅱ型糖尿病等,不同病癥需辨證加減;善于他法并用,如針灸、推拿、灌腸、藥膳、食療、情志療法等方法協同治療,相輔相成,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麻子仁丸;便秘;臨床運用;經驗 《傷寒論》中記載:“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第247 條)麻子仁二升(20 g),芍藥半斤(9 g),枳實半斤(炙)(9 g),大黃一斤(12 g),厚樸一尺(9 g),杏仁一升(10 g)。脾胃陰陽燥濕相濟,保證兩者納運、升降協調,若胃中積熱,則其氣不降,脾運失職,胃腸燥熱,可致大便干結。主方麻子仁丸,方中用小承氣湯瀉熱行氣通便,重用火麻仁潤腸燥,芍藥滋脾陰,杏仁降肺潤腸,蜂蜜潤燥滑腸以助通便。麻子仁丸不但能潤腸泄熱,行氣通便,凡胃腸燥熱,津液不足,所致大便干結,如痔瘡、習慣性便秘、產后便秘、糖尿病便秘,只要病機吻合,方藥對證均有滿意療效。筆者以麻子仁丸運用于臨床,頗有心得,結合相關文獻,總結如下。 1 切中病機,抓住辨證要點 麻子仁丸又名脾約丸,出自于《傷寒論》,原為脾約證而設。《傷寒明理論》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其脾為約。”其組方瀉下與潤腸并舉,瀉而不峻,下不傷正,為治療胃熱腸燥便秘之常用方。其所治病證當抓住主要病機:胃腸燥熱,使脾受約束而失去布津功能,津液但輸膀胱導致腸失濡潤。辨證要點為:大便干結,小便頻數,脘腹脹滿,舌紅,苔薄黃,脈數。 麻子仁丸與承氣湯均可治療便結之癥,然麻子仁丸證往往無微煩、腹痛、潮熱、譫語等大實大熱見癥,相對于承氣湯證,其實證、熱證較輕,亦不如承氣湯證急迫。 2 丸者緩也,把握循序漸進 麻子仁丸治療便秘,其病程一般較長,呈慢性病變,病情不如承氣湯證急,考慮到“脾弱”的病機,其組方用藥肺腸同治、虛實兼治,以補助通,不似承氣湯單純攻下,恐其清熱通腑力量過猛過急,反傷脾胃與津液。“湯者蕩也,丸者緩也。”不求急于蕩滌,以圖緩治。丸劑較湯劑吸收緩慢,臨床上多用于慢性病、久病體弱、病后康復患者,使用丸劑能夠使有效成分在體內緩慢釋放而持久,毒性成分緩慢釋放而銳減,以達“效緩而力專,效持而毒減”的目的。 麻子仁丸其用法要求“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該方雖為潤下劑,然方中有小承氣湯組方,即有泄下之功,使用時初劑宜量小,循序漸進,據情增減,且中病即止,以免攻瀉太過,損傷津液。正如《神農本草經》言:“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 3 知常達變,重視病癥加減 便秘是許多疾病的常見臨床癥狀,也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結腸癌的常見因素,應積極治療。引起便秘的原因較多,“胃中客熱”屬熱秘,《景岳全書·秘結》曰:“蓋陽結者,邪有余,宜攻宜瀉者也;陰結者,正不足,宜補宜滋者也。知斯二者,即知秘結之綱領矣。”《醫學求是·治霍亂贅言》:“胃潤則降”。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其病易成燥熱之害,故治胃中燥熱同時須顧護胃之津液。 3.1 過食辛燥,津枯腸燥 五味偏嗜,臟氣偏盛,易致“傷己所勝”之病變,因飲酒過多,或長期嗜食辛辣厚味之品,消化功能障礙,損傷胃陰,腸中燥熱,大便干結難下,以實熱偏重,常伴腹脹、腹痛,口干,治療以泄熱通腑為主,則以麻子仁丸加芒硝軟堅瀉下,神曲、木香消食和胃,收效更佳。同時應注意戒除不良飲食習慣,忌油膩、煙酒、辛燥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做到“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素問·至真要大論篇》) 3.2 郁火犯胃,腸燥氣滯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情緒過度緊張,造成大腦功能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條件反射,正常的便意則會受到抑制[1]。工作壓力、生活繁忙,時常情懷不展,郁悶、焦慮,肝郁化火,肝火犯胃,故而胃腸積熱,耗傷津液,大腸傳導功能失常,導致便秘,常伴心煩,脅脹,口干口苦,噯氣、矢氣,治療兼順氣導滯,以麻子仁丸加木香、檳榔、神曲、梔子,或配合內服丹梔逍遙丸,或聯合針刺,改善癥狀。 3.3 素體不足,陰虛腸燥 慢病日久,耗傷氣陰,或糖尿病者,陰津虧虛,胃熱內生,腸燥津枯,大便干澀難行,常伴口渴喜飲,形體消瘦,治療顧及滋養胃陰,以麻子仁丸加麥冬、玄參、熟地黃標本兼顧,并積極治療原發病。糖尿病性便秘主要因自主神經病變導致胃腸動力減退、排空延遲所致[2]。其發病多與高糖、胃腸動力下降、胃腸激素紊亂、腸道菌群失調、直腸肝門功能障礙、飲食等因素相關。不宜長期使用西藥導瀉,易產生不良反應,應控制血糖、糖尿病飲食,多食蔬菜,適當鍛煉,調節情緒。如黎周衛等[3]運用增液承氣湯合麻子仁丸治療糖尿病便秘32 例,臨床療效顯著。 3.4 肺失宣降,津不下達 肺與大腸相為表里,肺氣宣降,氣機調暢,可促進大腸司職傳導,在病理上亦相互影響,麻子仁丸中杏仁肅降肺氣、潤腸通便,則是肺與大腸在治療上相互為治的典型應用。肺失宣肅,氣機壅塞,津不下達,則腑氣不通,腸燥便秘,常伴鼻塞、咽干、咳嗽、胸悶,可加麻黃、瓜蔞皮、知母宣肺降氣,或合用麻杏石甘湯或宣白承氣湯。盧建珍等[4]發現,宣肺通便的方藥對于功能性便秘,有助于改善便秘,其機制可能是借助肺-腸軸,通過上調腸神經遞質血清P 物質(SP)和下調一氧化氮(NO)水平而實現的。 3.5 飲食失節,中焦氣滯“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痹論》),饑飽無度,或可致營養不足,氣血虧虛,臟腑功能減退,或可致脾胃難以消化,食積中阻,中焦氣滯,“積食”內停,化熱化燥,導致或加重便秘,或便秘日久難愈,常伴厭食、噯氣、脘腹脹滿,須配合保和丸,或麻子仁丸加神曲、山楂、麥芽、谷芽、萊菔子等消導之劑,食積得化,胃氣因和,升降和順。 3.6 產后血虛,腸失濡潤 《金匱要略·婦人產門后病脈證治》:“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曰病痙,二曰病郁冒,三曰大便難。”產后大便難因產后血脈空虛,血虛多汗,又傷津液,大腸失于濡潤而致。臨床常見大便干燥,2~5日1次,排便無力,多伴有頭暈、疲倦乏力、納呆,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可用麻子仁丸加當歸、熟地黃、黃芪、黨參、肉蓯蓉等,補血增液潤腸,又健脾益氣。如伴腰膝酸軟,夜間尿頻,則去大黃,加巴戟天、淫羊藿、益智仁溫補腎陽;惡露未凈,加桃仁、紅花、丹參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與精神因素、飲食、腸道動力學等有關,據其臨床表現可參考“腹脹”“氣秘”進行治療,行氣潤燥通便為主要治法,可用麻子仁丸潤腸通便為主,主方加用白術健脾、當歸補血,并隨癥加減:便秘重者,加生地黃、玄參;腹脹者,加萊菔子、雞內金;腹痛劇烈者,加延胡索、烏藥;納差者,加焦三仙;久病者,加桃仁、瓜蔞仁等。 麻子仁丸不僅僅用于治療便秘,臨床也可用于治療蛔蟲性腸梗阻、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如蛔蟲性腸梗阻,可以麻子仁丸加烏梅、檳榔、陳皮等。Ⅱ型糖尿病,可以麻子仁丸為基本方加減:麻子仁、枳實、熟大黃、杏仁、白芍、淮山藥、生地黃;有熱象者,加石膏、知母;有氣陰虛者,加太子參、天冬、麥冬、玉竹;有寒象者,加附子、干姜。 4 相輔相成,善于他法并用 麻子仁丸治療便秘,結合針刺療法,常可取得滿意效果。茍文芳等[1]以麻子仁丸聯合針刺治療便秘31例,與乳果糖口服液治療31 例進行對比,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針刺聯合麻子仁丸治療便秘療效確切,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虛性便秘臨床較為常見,以麻子仁丸聯合推拿法治療,可取得較好療效。如冷佳佳等[5]運用麻子仁丸配合臟腑推拿治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療效。 治療精神障礙性疾病的抗精神病藥物長期使用易致便秘,便秘的出現既影響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又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何夏君等[6]運用麻子仁丸配合生物反饋訓練用于治療抗精神病藥所致便秘,與單純服用麻子仁丸方對照,2 個療程后結果試驗組在改善排便能力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臨證根據病情,還可配合選用灌腸、藥膳、食療、情志療法、艾灸、穴位貼敷等方法協同治療,提高臨床療效[7]。 總之,麻子仁丸治療腸燥便秘,當切中胃強脾約的主要病機,抓住辨證要點:大便干結,小便頻數,脘腹脹滿,舌紅,苔薄黃,脈數;丸者緩也,把握循序漸進,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攻下太過,損傷津液;重視病癥證加減,臨證知常達變;善于多法配合,相輔相成,共促療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茍文芳,楊玉生.麻子仁丸聯合針刺治療便秘31 例[J].光明中醫,2016,31(11):1600-1601. [2]韓青.麻子仁丸治療糖尿病便秘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4):60-61. [3]黎周衛,符英.增液承氣湯合麻子仁丸治療糖尿病便秘32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15):47-48. [4]盧建珍,裴靜波,潘建鋒,等.基于“肺與大腸相表里”理論的宣肺通便方治療功能性便秘的療效及對血清SP、NO水平影響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7(2):233-238. [5]冷佳佳,郭力銘.麻子仁丸聯合臟腑推拿治療老年虛性便秘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95):139-140. [6]何夏君,丁寒琴,崔虹,等.麻子仁丸方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對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便秘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18):3135-3137. [7]李月麗,殷蕾,鄒烈寰.麻子仁丸加減聯合生大黃粉穴位貼敷治療功能性便秘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30):161-1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