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沒有遇見過這種人,一旦他給你打電話,你就恨不得把他拉黑,覺得和他聊天就是浪費時間,聽他講話兩三句就想把電話掛了。 這種人往往是最親近的人,有可能是你的父母,或者是你的朋友,甚至是你朝夕相處的伴侶。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視頻,說兩口子結婚十年,現在基本各過各的,以前剛結婚還會為了一點小事吵個不停,現在也不吵架了,當然也不說話了。 除了對孩子的事交流一下,其他的基本不再交流。本以為只是個例,實際上卻是很多家庭的常態。 為什么會走到這個地步? 一個網友說,老公常年累月地負能量,只會抱怨。一年掙個三五萬,回家就像個大爺一樣指手畫腳,不體貼老婆又要上班,又要帶娃的辛苦,只會說風涼話。家里就算油瓶倒了都不會扶一下。 兩個人完全溝通不了,要不就是冷戰,要不就是直接吵架。 后來,只要聽到老公開始講話,就覺得很煩,不想和他待在一個空間里。只要老公在客廳,她就去臥室。 我也曾經有個朋友,一開始大家還挺好,偶爾交流下育兒心得。 自從她家孩子上了小學后,朋友開始天天給我打電話,今天孩子調換座位,明天孩子不聽話,后天又巴拉巴拉,一開始還能耐著性子來開解她。 后來時間長了,一看到是她打的電話,都有點不耐煩了。 細細想想,對方并沒有說什么過分的話,甚至還會關心你一下,可是情緒還是莫名其妙地出現了。 這種情緒也許并不完全是對對方的不滿,更多的是一種條件反射。 1.負面情緒的長期積累 如果今天你在路上和別人吵了一架,這事也就過去了,第二天睡醒就什么也不記得了。 但是身邊的人,卻是無時無刻地在你身邊晃悠。 唇齒相依,上下嘴唇終究是有打架的時候。有矛盾就會有爭吵,有爭吵就會有脾氣。每個人都會有脾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忍耐限度。 再加上不是每個人都會好好說話,家中的很多事情就是不了了之。 但是那些沒有被解決的事情,越積越多,沒有得到釋放和溝通,就像一顆毒瘤一樣,累積到我們的身體上,一直等待時間爆發。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莫名其妙就炸了,回頭想想好像對方并沒有說什么讓人反感的事情。那是因為只要對方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我們就回到過去的創傷里,被成功激發。 無論對方說得多么有理,煩躁感還是控制不住地涌出來。 2.生活中的壓力無處不在 有時候下班回家,疲憊不堪,如果伴侶這個時候,提醒一下早上要你買的醬酒沒買,你也會瞬間原地爆炸。 無處不在的壓力,無法發泄到公司里,發泄到同事身上,只能發泄到最親的人身上。 因為知道對方可以包容你,所以你就選擇把她當成出氣筒。 很多人,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把最差的一面留給最親的人。 因為只要把氣撒完,你就舒緩了壓力。慢慢地,就形成一個保護自己的機制,只要對方一句關心的話,內心的焦慮煩躁就可以無限放大,條件反射地想發火。 3.生理性厭煩 好的婚姻需要雙方注入新鮮感,而不是像一灘死水一樣,進入沉悶。 當雙方都對對方沒有任何驚喜或期待時,雙方的關系就索然無味。 但別說經營一段關系了,就算對自己,很多人也是20多歲就埋掉了。 往后的幾十年,也只是在重復著過去的時間。 更別說想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連經營自己都沒心思。 婚姻的成長離不開個人的成長,同樣的日子過了幾十年,很多人是會受不了的,當然如果雙方都是一樣性格的人,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當雙方步調不一致時,看到對方就煩,更別說和他說話。 寫在最后: 生命中的很多關系,不是說想斷就能斷,只能是去協調和溝通。 生命,是一場修行。 每一次情緒的波動,都是一次內省的開端。 世上有三件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別人的事。 只有自己的事才能由自己做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