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子 有關方言的問題,我建立建立語音音典系統,這一問題迫在眉睫。我在一年前就有過幾篇小文章,有一些思考和想法,非常不成熟,僅是一己之見。我愿意把這些想法告訴大家。希望國家語言文字部門加強對此的研究,以立法的形式予以強化和保障。 語言和文字是兩套系統,說著不同的方言,所使用的漢文字,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當然小說電影兒曲藝等文學藝術方面兒,會有方言方面的加持。如果不使用方言,它的味道就不夠,缺少佐料,食之無味。 方言雖然有些人聽不懂,但方言所使用的文字是統一的,是相通的,是能看得懂的。這就是統一文字的優勢,這就是方言的魅力。方言作為一種地域文化,說的明白一點兒,深刻一點,是具有考古和挖掘價值的。 宣傳、普及、使用、規范普通話是毋庸置疑的,在廣大的地區,在眾多的使用方言的人口中,要把保留方言,傳承方言,規范方言,使用方言,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切不可因普及普通話而把方言荒廢,這是萬萬使不得的。鄉音和記憶承載著當地的文化和文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然也包括方言在內。 中國本身就有幾大方言區域,這個劃分本身就說明方言在中國的歷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有些文學,特別是古代的詩歌。散文或者是文字。使用方言朗讀就具有這個文學作品的特點。能夠做到合轍押韻。僅僅使用現代漢語的讀音,韻腳不順,韻味兒不足,現在用閩南話朗誦的一些詩歌,能很好的體現這個詩歌的特點。這也是一種佐證吧。 2024年8月25日 2024年9月8日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