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脾虛,很多人要用歸脾丸,但是歸脾丸不是最好的藥方。 歸脾丸配方最早見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要用于脾虛之癥,可健脾益氣、養血安神、止瀉。 歸脾丸的主要成分主要有: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當歸、木香、遠志、酸棗仁、龍眼肉。 有的人吃了會出現口干舌燥、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上火癥狀,這是怎么回事兒? ![]() 脾虛除了脾氣虛、脾陽虛、脾虛濕盛等類別之外,還有少見的脾陰虛,主要表現為口干舌燥、大便干結、心煩失眠、手足心熱等癥狀。 脾陰虛的患者已經處于偏陽熱的狀態中,這時候再進溫補性質的歸脾丸,會進一步加重體內的積熱,所以說效果不好。 那么,為了避免上火,補脾應該用什么藥呢? ![]() 補脾用什么藥?這里推薦3種中成藥,補肝又補脾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可能會遇到情緒不暢、消化不良等肝脾不和的癥狀。 對于這些情況,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吳慶光指出,補肝又補脾,可以用以下幾種中成藥: 1、開郁舒肝丸 適用于那些遭受胸脅脹痛、情緒抑郁、消化不良困擾的人群,有助于調和肝胃,緩解因肝氣郁結所致的不適。 2、逍遙散 適合因肝郁血虛、脾弱導致頭痛、目眩、口干、食欲不振、月經不調等癥狀的人群,能夠疏肝解郁,同時滋養血液,強化脾臟功能。 2、柴胡舒肝散 對于常感胸脅疼痛、胸悶、易怒以及腹脹的人群,可助于舒肝理氣,活血化瘀,緩解肝氣郁滯引起的不適,調和肝脾關系。 ![]() 除了中成藥,中醫其他的補脾方法有哪些? 1、按摩三陰交穴、公孫穴 三陰交穴位在小腿內側,大約在腳踝骨上三指寬的位置,靠近脛骨的后側。公孫穴在腳內側,就在大腳趾下面那塊骨頭的前下方。 按摩三陰交穴有助于緩解月經不調、失眠和消化不良等問題,而按摩公孫穴可以幫助改善消化不良、胃酸倒流的癥狀。 按摩的方法:用拇指按壓這些穴位,保持一定的力度,直到感到輕微的酸痛感,每個穴位按摩大約3分鐘。 這樣做可以幫助促進身體的氣血流通,緩解相關癥狀。 2、多吃滋補脾胃的食物 山藥是滋養脾胃的理想食材,是能夠滋養肺部、強化脾胃功能、補充腎臟的上佳食品。 除山藥外,以下幾種食物也都可以滋補脾胃: 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扁豆:健脾化濕、清熱解毒; 薏米:利水滲濕、健脾止瀉;蓮子:補脾止瀉、益腎固精; 芡實:健脾止瀉、益腎固精;南瓜:性溫味甘,補中益氣、健脾養胃; 紅薯:補脾益氣、寬腸通便;香菇:有益氣補虛、健脾胃。 ![]() ![]() 小結 歸脾丸是治療脾虛的藥物,但它并不適合所有脾虛類型,尤其是對于脾陰虛的患者,因為其溫補性質可能會加重體內的熱癥狀。 所以,治療脾虛,需要針對具體癥狀來選擇合適的藥物。 除了歸脾丸,還有開郁舒肝丸、逍遙散和柴胡舒肝散等中成藥,也可以幫助調和肝脾,緩解因肝氣郁結、肝郁血虛引起的不適。 中醫在補脾方面還有其他方法,包括按摩三陰交穴、公孫穴,以及通過食療來滋補脾胃。 推薦的食材:山藥、大棗、扁豆、薏米、蓮子、芡實、南瓜、紅薯和香菇等,這些食物有助于健脾益腎、補精益氣。 [1]《健脾補脾,學會“揉脾經”上的這些穴位,緩解20多種疾病》.醫食參考.2024-07-19. [2]《【藥學部】用于脾虛的十九種中成藥,辨證施治效果好》.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2022-05-11. |
|
來自: steventwotwo > 《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