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討厭一個人,就別強迫自己喜歡下去,討厭著討厭著,也許哪天你就看淡了,或者某天他真干了件人事兒,讓你刮目相看。 活在這世上,誰還能不碰見幾個人渣、遇上幾件破事兒?但誰又會為了別人的臉色活著?大家都是各自安好、努力做自己。 有時候氣得直冒火,想一腳踹開,可發現根本脫不開身,憋屈得不行。 真相是,討厭歸討厭,翻臉卻不是最佳操作。 01 保持和氣,關系才有退路。 在亂世之中,有一種獨特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和氣生財”。 這種人際關系,就像是“大雜居、小聚居”,大家姓氏不同、背景不同,但你不妨礙我、我不踩你底線,活得就安安穩穩的。 日子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久了就明白,遇到討厭的人、看不慣的事,真的是難免的。 你能做的,不是翻臉,而是提升自己那點耐心修為,學會包容。 苻洪這招和氣的手段,說白了,就是給自己留個后路。 先跟討厭的人保持距離,少點沖突,多點眼不見為凈。再不行,就別背地里捅刀子、拆臺子,那樣是最低級的。 說話過腦子,哪怕不喜歡,也別在背后嚼舌根,誰知道隔墻有沒有耳朵呢?這是做人基本的修養。 所以說啊,把臉轉向陽光,陰影自然就看不見了。 與其糾結別人如何,不如修煉好自己,保持和氣,不僅是給別人面子,更是給自己留點路。 與人方便,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02 與人翻臉,輸的總是你自己。 現實里,沒人有義務按照你的期待來生活,別人憑什么都得贊同你的三觀?你一言不合就翻臉,最后得罪的全是自己身邊的人。 一個單位要是天天有人撕破臉,工作還怎么搞?單位都可能垮了,大家散伙各奔東西,混口飯吃都費勁。 想想自己,有時候連自己都嫌煩,別說別人了。 要是你連自己都看不順眼,那整個人生估計早就亂七八糟了,干啥啥不對,做啥啥倒霉。 想想古時候,貴族吃羊肉,那叫有面子;窮人吃牛肉,圖個實惠。 《水滸傳》里的第三十七回,李逵跟著宋江、戴宗到了江州琵琶亭。宋江那家伙斯斯文文地叫道:“小二,來二斤肉,我給錢。” 可李逵一看小二那眼神,心里就不爽,小二把他們當窮鬼了,說這地方只賣羊肉,不賣牛肉。 李逵當場就炸了:“欺負我們吃不起羊肉啊?”要不是宋江拉著,李逵那脾氣上來又得動手。 這種性格,走哪兒都是炸藥桶。 翻臉的禍害,遠不止于面子上輸個干凈。一是形成對抗,二是搞得一地雞毛,三是結下長期怨恨。 別看什么“破鏡重圓”的話好聽,鏡子碎了,粘起來也總是有裂痕。修復是有條件的,銅鏡能修復,玻璃鏡子碎了就別想了。 家人翻臉了,家庭就散了,各自關上門自己過日子,心里空落落的,總想著有個完整的家,卻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 朋友親戚翻臉了,那就是一拍兩散,再也沒人幫你抬手一把。看著這關系上的裂縫,心里堵得慌,怨氣不時就往外冒。 你要是甩個臭臉色給人看,對方可不傻,一眼就能看出你心里的火氣。 翻臉后,雙方的“防備機制”立馬啟動,人們總是習慣“以攻為守”,這關系就這么硬生生被撕裂了。 看過打斗現場的都知道,那就是一地雞毛、一堆爛瓦,沒人愿意收拾。 你翻臉爽了一時,最后收拾殘局的,永遠是你自己。 03 要是你眼中的每個人都順眼,那這世界豈不是千篇一律,索然無味了? 討厭是討厭,日子還是要過,別把這兩樣攪一塊兒。 人這輩子,格局其實是硬著頭皮撐出來的。 喜歡那句話:“不管遇見誰,都是該來的,他都是你的老師,教你點東西,可能是驚喜,也可能是成長。” 與其指望關系完美,不如修煉自己,練成一個有彈性的人,能伸能縮。 那些讓你討厭的人,其實就是讓你長見識的教材,讓你學會處理復雜關系,看清社會的多面性。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