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滿足,就是想凡是付出的勞動都即刻獲得回報。 一個人越缺錢,越容易變得希望即時滿足。 長期滿足于及時回報,就會陷入到低收入循環的陷阱里,收入越低,越希望即時滿足。越是即時滿足,得到的收入越低。 無數次的循環過后,就是這個人貧窮且凄慘的一生。 1 作為想有所成就的你,只要能克服即時滿足的心理,哪怕是這個時間比別人長那么一點點,就有可能給獲得比別人高一點的收入。 這一點點高出的收入,作為珍貴的種子,在日后就可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我很喜歡的一個寫作博主湯小小,我聽過直播課,講的都是干貨內容。她說,她自己第一年每個月寫作原創文章100篇,第二年居然寫了原創文章1400篇。 怪不得,我照著她的樣子寫了文章,從文章的質感來看,和她一比就相差很多,中間就是差了將近3000篇原創文章的寫作量啊。 可以說,她剛開始的原創文章,一定是不怎么樣,但是架不住人家寫的多,迭代次數多,如果說100篇經歷一代,那么兩年時間,可以說是經歷30多代了,人還是那個人,可是產品已經是改天換地了。 所以說,你要想獲得比一般人要高的成績,千萬不要陷入即時滿足的陷阱里。 2 為什么人們會傾向于即時滿足? 一是源于實際的生活壓力。 如果今天沒有拿到工資,今天的晚飯就沒有,真的會餓。那種餓的感覺,是痛苦的,難以忍受的。 二是源于貧窮的思維意識。 這種思維意識,來自于家庭和學校。我們常見的觀點,就是這個社會,資源是稀缺的,錢是非常不好賺的,一定要抓住到手的各種賺錢機會。 學校從來不會教育一個人要學習長久的投資,去創業,用資產來獲得收入,熏染的時間久了,說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深深的印在腦子里。 三是沒有延遲滿足的心理體驗。 即使你有長久的意識,因為很少有事情是堅持好久才有收入而成功的,沒有成功的心理體驗。 士兵突擊里面,袁朗想盡各種方法讓許三多們相信,自己真的是面臨著一場恐怖主義的戰斗,就是為了讓他們有真實的上戰場的心理體驗。 沒有心理體驗,也就沒有充足的自信,別人說的好像都對,都有道理,不知道聽誰的了。 3 用什么方法來克服即時滿足? 一、把大目標化成小目標。 如果是每天面對著最終的龐大目標,我們的意志力是經受不住考驗的,及時滿足是我們的人性,是經過幾百萬年來人們積累下來的智慧。 如果狼取得了獵物,也像人一樣考慮過幾天再吃,那么早就餓死了,所以只能注定是如果吃一段就吃的飽飽的,后面幾天甚至一個月都會面臨著要挨餓的環境,那樣才有足夠的能量消耗,不至于餓死。 我們人會曲線救國,把大的目標,經過可靠的邏輯分析,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順應人的即時滿足的心理,每天完成一部分,而分解的那部分,正好是我每天能夠完成的任務量。完成任務量,自然就會感到心理的滿足,保持著這種平衡。 二,給予獎勵。 如果不能給以利益,許多單位都是拿著獎狀來獎勵,甚至是口頭表揚。無論是什么,都能促進體內多巴胺的分泌,只要分泌,人的感覺就是愉悅的,人人都知道獎狀不能換來金錢,但是有獎狀的力量大大好過了沒有。 這個就是單位實行的評比的心理基礎。我們自己管自己,雖然較為難一點,到那時也可以仿照上面的模式,自己獎勵自己。 這種簡單的欺騙招數,雖然簡單,但是很管用。 三,保持超級信心 保持超級信心是成功的秘訣,在嚴密的邏輯推理基礎上的,你如果推斷出來要會發生某種結果,你對這個結果要保持著超出常規的自信。 李笑來說要有120%的自信,別人打擊了你的20%,還有百分之百,為什么保險公司培訓,直銷公司培訓都是讓人要百分百相信,一方面確實是為了洗腦,更多的則是確實是靠著信念才能走的更遠,直到達到那個曲線的轉折點。 總結 即時滿足是我們人類的天性。他能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但是在基礎的生存之上,你如果還想生存的更好,就要把一部分用來延遲滿足,克服到即時滿足的缺陷,讓你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