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內,有約3500萬的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我國占據了四分之一的比例,穩居世界第一。令人憂心的是,這個數字仍在不斷攀升,預計到2050年,我國的阿爾茲海默癥患者人數將突破4000萬大關。 這種病癥分為早發型和遲發型兩種類型。早發型患者通常在40~50歲出現明顯癥狀,病情發展迅速,與基因有著密切的聯系,也有極少數患者在20歲左右就發病。 老年癡呆原因被揪出!提醒:年過50歲后,改掉4個壞習慣 而遲發性患者,則通常在60歲之后才開始出現癥狀,病程較長,可長達10~20年之久。阿爾茲海默癥已成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共同關注和努力。 老年癡呆原因被揪出!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也相應提升。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4%~7%的人可能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而到了85歲及以上的高齡,這一比例將攀升至20%~30%。 阿爾茨海默病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研究顯示,不吃早餐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增加有著緊密的聯系。對比經常吃早餐的老年人,不吃早餐的老年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竟高出四倍。 不吃早餐可能導致身體營養攝入不足,進而影響大腦的供能,使其過早衰老、功能退化。除此之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研究發現,經常吃零食會使患病風險增加2.7倍,因為零食中較高的脂肪含量容易引發膽固醇上升和β淀粉狀蛋白的積聚;而過量攝入鹽分則會使患病風險增加2.5倍,因為過多的鹽分可能導致大腦內血管損傷、血壓升高和大腦皮質萎縮。 老年癡呆原因被揪出!提醒:年過50歲后,改掉4個壞習慣 維生素D與阿爾茨海默病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項研究發現將維生素D攝入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可以減少17%的阿爾茨海默病發生風險。維生素D作為一種激素前體,對身體健康有著廣泛的影響,其中便包括維護大腦健康。 醫生:50歲后,改掉4個壞習慣 1 抽煙喝酒 吸煙和過量飲酒是常見的壞習慣,這些行為會對身體和大腦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香煙中的尼古丁成分會讓神經系統持續興奮,導致身體上癮。 一旦戒煙,吸煙者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疼、精神萎靡等不良反應。而酒精則會導致中樞傳導阻滯,長期飲酒還會促進大腦皮層萎縮,這些都增加了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 2 睡眠不足 保持充足的睡眠對大腦的健康至關重要。睡眠是大腦清理廢物、加強記憶力的關鍵時間點。長期睡眠不足會讓大腦過勞,導致大量的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時間長了容易促進認知功能下降。因此,中老年人應該盡可能保證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 3 飲食過于油膩 油膩的食物攝入過多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影響新陳代謝和心血管健康。長期如此,還可能引發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進一步加劇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因此,中老年人應該保持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 老年癡呆原因被揪出!提醒:年過50歲后,改掉4個壞習慣 4 遠離社交 社交活動能夠刺激大腦,加強神經網絡連接,提高認知能力。而長期孤獨則可能導致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影響大腦的健康。 因此,中老年人應該多參與社交活動,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系,同時也可以通過讀書、學習新技能等方式來刺激大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