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在女兒結婚之后,你會為女兒“留后路”嗎? 果媽在接開心果放學的時候,聽到有一位寶媽在和閨蜜聊天,大約就是,閨蜜要離婚了,寶媽正在勸。 然后,寶媽便和我們講述了她閨蜜媛媛的故事。 媛媛是家里的獨生女,在24歲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父母就給她買了房買了車,就希望她在擇偶這方面,可以更有底氣,未來結婚,也不需要太在意婆家的眼光。 因為有房有車,所以媛媛即便只拿著3000的月薪,在擇偶的時候,依舊非常挑剔,不但要有房有車,而且月薪必須超過1萬,年齡不能超過自己3歲。 哪有那么好找? 有這條件的男生,也不一定會看得上媛媛。 于是就這么拖啊拖,一直到32歲,媛媛終于結婚了。 這不,才結婚2年,寶寶剛出生,月子還沒出,媛媛就鬧著要離婚。 離婚原因,便是和婆婆相處不來。 因為工作原因,媛媛和老公住在媛媛的房子內,小兩口相處也不錯,但是婆婆來照顧月子后,就開始各種嫌棄媛媛不會過日子,花錢大手大腳等等。 媛媛直接對婆婆說:你現在住在我的房子里,你無權干涉我的生活! 一句話便給婆婆氣走了。 老公夾在媛媛和親媽之間,也是兩面為難,老公為自己親媽說了一句:“我媽也是希望我們過得好?!?/span> 媛媛就說:“我過得挺好,你媽媽覺得你跟我過得不好!你要是也這么覺得,就離婚唄!這是我的房子,你要是不樂意,你搬出去!” 這下連老公也氣著了。 那些婚前給女兒買房的父母,后悔了嗎?答案和想象的還真不一樣 婚前給女兒買房,父母的想法很簡單:給女兒底氣。 但是,真的給女兒買了房呢? 這2種情況,還真比較常見,而且和我們想象的并不太一樣,父母們可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種情況:女兒找對象比較困難 婚姻,始于愛情? 肯定是有的,但是,對于不少相親的男女來說,婚姻,其實是始于條件的。 雖說門當戶對,但是在相親找對象的時候,女生總是習慣去找更高一點的,而女生若是有了房子的加持,那么眼光可能就不只是高了一點兒了。 在優越感之下,人,容易迷失自己。 所以,現在不少單身的女生,條件都是不錯的。 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了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第二種情況:女兒有退路,對婚姻更不易珍惜 現在的離婚率,說實話,確實高。 就統計表來看,從1978年開始,這離婚率就一直處于上升的狀態。 即便經歷了2019-2022這幾年,離婚率有所下降,但自2023年以來,離婚率又開始攀升。 離婚率越來越高,果媽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女性的底氣,越來越足了。 果媽認識的一個農村婦女,她是遠嫁過來的,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娘家早已沒有了聯系。 這幾十年,老公對她很不好,但是她不敢離婚,因為離了老公,她不知道去哪里。 這樣的狀態,在過去其實是普遍存在的,為了孩子、為了有個家,不少人都在“忍耐”著。 但是,現在的人,可不一定會愿意去忍耐。 尤其是,自己底氣還很足的,那真的是忍耐不了一點。 就像文章開頭那位媛媛一樣,她不懼離婚,有車有房,有點小錢,沒有老公日子也可以過得很巴適。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女生,不知道珍惜婚姻,但是,這一幕何曾相似? 其實就和很多男的一樣,和老婆吵架,就說:這是我家,要滾也是你滾! 一個道理。 老公有底氣,會說出這樣傷人的話,在老婆有底氣、有家庭地位的時候,她們也會做出比較偏激的事情。 但問題主要在于,有些問題,其實是小問題,是磨合。 生活在一起幾十年的父母和子女之間都有摩擦,更何況是剛認識不久的夫妻呢? 有時候,底氣太足,也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太容易讓人退縮了。 想要女兒婚姻幸福,靠的不只是婚前房產 婚前房產,是一個女孩婚后的退路,確實會讓女孩擁有安全感。 但其實,父母有給女兒買房的心,這樣的父愛母愛,還怕給不了女兒安全感? 我們真正想讓女兒可以擁有一個幸福的婚姻,靠的,從來不是婚前房產,而是我們從小對女兒的教育,以及給到女兒的婚姻觀。 比如,父母給足了女兒安全感,讓女兒在新的家庭中,有平等的地位; 比如,父母給予女兒正確的婚姻觀,讓女兒知道,婚姻不是明碼標價的,也不是愛情至上,而是一段兩個人可以相互扶持、彼此依靠、不斷成長的旅行; 比如,父母讓女兒有富足的精神,這樣才能不過于依賴、看重物質,而是能夠尋求精神層面的滿足,肯定自己的價值,發掘婚姻的真諦…… 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 在女兒未來結婚這件事情上,物質層面的給予或許也重要,但是,永遠抵不上精神層面的給予! 話題討論:你覺得,婚前有必要給女兒買一套房子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