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西南部,隔著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的是雷州半島。半島全境包括遂溪、海康、徐聞三縣和廣州灣。 一百多年前,當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時,德國強迫“租借”膠 州灣,以山東半島為其勢力范圍;俄國強迫“租借”旅順和大連,將長城以 北和新疆據為其勢力范圍;英國強迫“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 以南地區及附近島嶼(統稱新界),并將長江流域10個省據為其勢力范圍; 日本在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之后,又強據福建為其勢力范圍。 雷州半島的廣州灣,被法國強迫“租借”,法國把廣東、廣西及云南據為其勢力范圍,并委托法屬印度支那總督派出“廣州灣領地”行政長官直接統治。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法國由于在華利益受到日本的威脅,對中國抗戰 一度采取同情態度,以鐵路收入、關稅、鹽稅等為抵押,先后借給中國國民政府13.9億法郎和150萬英鎊。 廣州、海南島、香港淪陷后,廣州灣成為我國華南沿海地區唯一仍可自由通航的國際口岸。雖然日軍嚴密封鎖瓊州海峽,但仍有大量戰爭物資和日用商品在此地進出。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派往海南參加抗戰的干部、調撥給海南的大批物資,就是經廣州灣到達海南島的。 1943年2月中旬,日軍大本營為進一步斷絕中國海上交通和掠奪糧、鹽等物資以支持太平洋戰爭,派遣獨立混成第十三旅團之山出聯隊、小島海軍陸戰隊一部,共四千余人,在渡左近少將指揮下,占領廣州灣,攻占雷州半島。 但日軍由于兵力不足,扶持的符水茂偽軍“和平隊”戰斗力差,他們只 能占領海康縣城、客路、城月、洋青、遂溪、法租界廣州灣沿線及東海岸地區,至于廣州灣沿線以西和西北地區,日軍只派兵騷擾而未能分兵常駐,成了前線邊緣地帶。 中共南路特委根據原來的布置,決定派一批干部并動員學校的共產黨員,深入遂溪、海康、徐聞二縣的廣大農村,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群眾抗日自衛武裝。在日軍占領區,以中共支部、小組為核心,建立抗日游擊隊、游擊小組;在日軍占領區邊緣和日軍力量薄弱地區,以共產黨員或傾向抗日的進步分子為骨干,發動各階層群眾,建立抗日聯防區和抗日聯防隊;派共產黨員、進步分子推動國民黨地方武裝積極抗戰,打入偽軍進行分化瓦解,最后掌握其力量。 在雷州中共黨組織“抗日聯防自衛”的號召下,雷州半島敵后各地建立的抗日聯防隊,同日偽軍展開了斗爭。 1943年3月,以遂溪縣金圍、西嶺、南坪等地的各村抗日自衛隊為基 礎,建立了界炮鄉抗日聯防自衛隊。接著,中共遂溪縣黨組織又先后在山 家、山內、老馬等地建立了抗日聯防隊和聯防區。抗日聯防隊建立后,曾打退日偽軍的多次進犯,還與活躍在日軍占領區內外的游擊隊密切配合,開展打擊日偽活動。10月,老馬游擊隊處決了漢奸、偽軍團長周之揮。1944年 春節后,張世聰、黃其偉等人率領界炮、楊柑部分抗日聯防隊和卜巢游擊中 隊共二百多人,奔襲楊柑偽軍,活促偽軍代團長。 信和鄉位于遂溪中、北部,是日軍重要據點洋青圩通往廉江縣西部重 鎮安鋪的必經之地, 信和鄉聯防區各村自衛隊和群眾擁有幾百條槍,子彈六千多發,手榴彈四百多箱。其中,僅深泥塘村就有步槍近百支。他們在洋青圩據點旁的馬群 村建立秘密情報站,在聯防區南部百橘仔村等地設立瞭望哨樓,以收集情報和加強前沿警戒;并組織鋤奸小組,開展鋤奸肅特活動。 這種局勢讓日偽軍頗為苦惱,信和鄉也成為日偽軍經常“掃蕩”的地區 之一。 1943年11月初,駐洋青圩的日偽軍二百多人進犯遂溪縣信和鄉,重點 圍攻深泥塘村。 由于偽軍戰斗力很差,狡猾的日軍北上越過百橘河后,就派出一個小隊化裝成偽軍,從桔仔村正面進攻深泥塘村;另一股日偽軍經打鐵塘村,從側 面配合;第三股日偽軍從東北方向推進,繞過桐油村再折向分界仔、老莫等 村,從背面發起突然襲擊。 日偽軍分三路進擊,四面合圍,妄圖置深泥塘自衛隊于絕境。 由于事前獲得日偽軍出動的準確情報,日偽軍中路部隊推進到百橘仔和 桐油兩村之間時,立即遭到這兩個村自衛隊的阻擊。附近的聯防區常備隊、 深泥塘自衛隊也緊急前來增援。 克須塘、打鐵塘等村的自衛隊,也相繼與兩路之敵接上了火。 整個聯防區內,號召戰斗的螺角聲、槍聲和吶喊聲響成一片。日偽軍以為自己行動詭秘,哪里料到很快就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不禁驚恐 萬狀,不敢繼續深入進犯。雙方激戰一小時后,日偽軍丟下幾具尸體,慌忙撤回洋青圩據點。 1944年春,日偽軍又糾集了一千四百多名步兵和一隊三十多人的騎兵, 配備裝甲車兩輛,再次進攻信和鄉聯防區。 這次,日偽軍仍然分三路進犯。 東路以騎兵為先導,步、炮兵和裝甲車隨后,從東經高嶺村直取赤界仔,然后向西遷回繞過百橘進攻桐油村,再折向百橘涌與深泥塘村之間,形成堵截之勢。 西路則以偽軍在前,騎兵居中,日軍殿后,經打鐵塘等村,插向克須塘 與深泥塘之間,與東路日偽軍形成鉗形之勢,夾攻深泥塘村。 中路日偽軍渡過百橘河后,向百橘和百橘仔進攻,然后向中心區域推 進。 日偽軍的企圖是以機動性較強的優勢兵力,將聯防區常備隊和各村自衛 隊壓迫到百橘涌與園塘仔兩村之間,再從中路堵截, 一舉將聯防區抗日武裝 消滅。 由于聯防區軍民早有戒備,中路進犯之敵剛竄至百橘仔村,即遭到百橘 仔村自衛隊的阻擊;東路進犯之敵繞過赤界仔正在涉過百橘河時,遇到桐油 村自衛隊的猛烈抵抗,有的日偽軍當場被擊斃在河中,已爬上河岸的日偽軍 則以密集火力掩護河中之敵登岸,卻又遭到常備隊和金風、倆塘、老莫、分 界仔等村自衛隊的聯合打擊,當即倒下了一大片,把百橘河水都染紅了。 面對四面八方涌來的抗日自衛隊,日偽軍急忙派出騎兵沖上陣來。在這 緊要時刻,常備隊隊員卜華周、卜振堤等人,沉著地扛起抬槍,向迎面沖來 的敵騎猛烈掃射。 抬槍是一種中國獨有的武器,早在鴉片戰爭時清軍就已大量裝備,其結 構原理與同類的步、馬槍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裝藥量、威力、后坐力等 比步、馬槍大。 在甲午戰爭中,抬槍作為一種步兵支援火力被北洋陸軍大批裝備。甲午戰爭后,因為抬槍過于笨重且射擊精度頗差,逐漸退出了中國軍隊,并散落 到各地民間 抬槍發出的團團鐵片、鐵砂把日軍打得人仰馬翻,沒有中彈落馬的日軍 則驚慌地勒轉馬頭, 一溜煙兒地往后逃遁。西路進攻的口軍見狀急派騎兵前 來增援。當日軍騎兵蜂擁沖過來時,抗日聯防隊員們機靈地鉆進甘蔗地和灌 木叢中,依托地形地物的掩護,從各個側面打擊敵人。 聯防區內村莊錯落,到處都是灌木和甘蔗林。抗日軍民利用這些有利條 件,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時隱時現,時聚時散,或東或西,使日偽軍無法 發揮步、騎兵與戰車配合的優勢。戰斗到下午兩點左右,日偽軍只好抬著十多具尸體和大批傷兵退出聯防區。 信和鄉抗日聯防區建立一年多,先后打退了日偽軍的十多次進犯,顯示 了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聯防”的威力,給雷州人民以巨大鼓舞。中共雷州 黨組織總結、推廣了信和鄉的經驗,遂溪西北區、海康和海康、徐聞邊境各地相繼出現了一批大小不等的抗日聯防區。至1944年夏,各抗日聯防區的 抗日武裝,同日偽軍作戰三十多次。 1944年1月20日, 駐洋青圩日軍一百余人向遂溪西北的界炮聯防區山 內村一帶“掃蕩”,在龍頭窟、山內河附近遭到山內抗日常備隊、各村抗日 聯防隊的阻擊。戰斗打響不久,界炮抗日自衛中隊前往增援,配合山內抗日 武裝擊退了日軍。戰斗中,共產黨員葉愛英犧牲。中共遂溪黨組織為激勵各 界群眾團結戰斗,在界炮圩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并動員該鄉各保的保長 抬柩送葬,追悼會成了動員群眾的抗日誓師大會。 26日,駐洋青圩日軍步兵、騎兵四百余人配備裝甲車數輛,企圖打通 遂城至廉江西部港口安鋪的通道。日軍途經龍頭窟、雙塘仔附近時,遭山內 抗日常備隊和各村聯防隊猛烈阻擊,而被迫折回。 抗日聯防”斗爭,成為雷州半島敵后抗日武裝斗爭的一種重要形式, 在雷州敵后抗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卜巢山位于遂溪南部,與法租界廣州灣的西南部相近。它南臨通明港, 北為連綿不斷的山丘,縱橫十余公里,境內樹林茂密、地形復雜。根據中共雷州黨組織的布置,由遂溪特派員支仁山直接領導的卜巢山中隊建立后,就 利用卜巢山的地形地物進行緊張的軍事訓練,并結合實戰開展了一系列的鋤奸活動,震懾了周邊一帶的日偽勢力,許多圩鎮的偽維持會沒有人敢于出任會長。 日偽軍偵悉卜巢山中隊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隊伍,是強化其反動統治的重大障礙,于是,糾集偽軍“和平隊”、保安隊頻頻向卜巢山 地區發動進攻: 1943年秋,日寇從廣州灣基地和麻章、城月等據點糾集了七百多名日偽軍,分路包圍卜巢山。 卜巢山地區山溝、山梁交錯,進出小道又全被茂密的林木茅草掩蓋。游擊隊員隱蔽在樹叢、石縫里,向日偽軍展開“麻雀戰”,滿山遍野都是槍聲。 日偽軍不知底細,倉皇間還丟下了輕機槍一挺、子彈八百多發。最后,日偽軍只好抬著八九個傷兵撤下山來。 第二天,日偽軍改變戰法,采用嚴密封鎖、長期圍困的戰術,企圖把游 擊隊和群眾困死在山里。但卜巢山中隊事先已將群眾、糧食轉移到山上。日偽軍包圍、封鎖了兩天兩夜,沒有傷及游擊隊一根毫毛,不得不陸續撤走。 隨著日偽越來越頻繁的“掃蕩”,為了保存力量和擴展游擊區域,卜巢山游擊隊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向遂溪中區洋青圩東南部一帶轉移,加強中區 的力量; 一部分向貓里一帶轉移,以掩護群眾和迷惑、牽制日偽軍。中隊主力轉移到洋青圩,與遂溪中區抗日游擊隊會合;留下的小股隊伍轉戰貓里一 帶,在完成牽制日偽軍的任務后,于11月下旬也轉移到洋青圩,與中隊主 力會合。 卜巢山中隊從遂溪南部轉移到遂溪中區之后,當地黨組織領導的秘密游 擊小組,先后襲擊竹山、麒麟山等地的偽維持會,處決了一批偽維持會會 長;發動群眾拒絕出糧、出夫,或采取怠工方式,破壞日偽軍修建公路網計 劃,從而削弱了日偽對遂溪中區、東區的統治。 日軍為了控制遂溪東、中部,在各鄉鎮網羅漢奸,建立日偽政權偽維持 會,由這些日軍走狗出面威逼群眾修筑飛機場和公路網;并在崩家塘等交通 點設立稅站,進行橫征暴斂。 崩家塘是位于麻章至志滿公路線上的稅站,駐有偽軍一個中隊和日軍數 名。據偵察人員報告,日偽軍的防守較為松懈。遂溪東區抗日獨立中隊決定 向崩家塘稅站發動進攻,打擊日偽勢力,也順便解決部隊的一部分給養。 通常情況下,稅站據點在晚上9點關閉大門。這時天已全黑,游擊隊搶 在稅站關門前行動非常有利。 東區抗日獨立中隊和秘密游擊小組約七十人,在中隊長黃桂率領下,在 黃昏時分就開始向稅站據點接近。但因行動遲緩,部隊到達時日偽軍已關上 了大門。于是,黃桂改變作戰計劃,由中隊長黃桂、指導員廖華和兩個分隊 長率先越墻而入,內外策應組織進攻。 當其中三人順利翻過圍墻后,趴在墻頭接應后續隊伍的黃桂卻被日偽軍 哨兵發現,當即被敵開槍擊倒。 危急之中,已進入據點圍墻內的指導員鏖華舉槍還擊,并率領其余兩人 勇猛地向日偽軍沖去,但遭日偽軍密集火力掃射,兩個分隊長中彈犧牲,廖 華重傷倒地。 副中隊長梁汝新在外聽到據點內的密集槍聲,心焦如焚。據點大門深 厚,圍墻高聳,根本無法展開攻擊。他在心急之下,也只能組織隊伍在圍墻 下方挖開一個洞口,準備從洞口沖進去。 但墻剛被掏出一個小口,就被日偽軍發現,猛烈的火力馬上壓了過來。 這時,據點里的日偽軍已開始向外進攻。梁汝新見情況不妙,只好帶領 部隊撤離。 槍聲逐漸停止后,日偽軍出動搜索,發現三個中彈的游擊隊員相互壓在 一起倒在血泊中。可惡的日偽軍朝他們每人踢了幾腳,見毫無反應,以為全被擊斃,便收隊返回駐地。 不久,廖華蘇醒過來,移開壓在身上的戰友尸體,乘著夜暗的掩護,忍著劇痛一步一步地移動受傷的身體,從圍墻缺口爬出了日偽據點。 夏秋之間,遂溪東區甘蔗林村中共黨組織負責人梁甫,接到任偽保長的 地下黨員蔣如信的報告,說是經過他長期觀察,發現黃略村偽鄉公所的二十 多名鄉兵,平時將槍支彈藥全部集中在祠堂東邊的屋里,門口僅設一個崗 哨。偽鄉長和鄉兵每晚都回家吃飯,晚飯后大多數鄉兵都聚集在祠堂隔壁一 間小屋里賭錢。他建議游擊隊把握時機,奪取偽軍的槍支應該有把握。 根據蔣如信提供的情報,梁甫召集游擊小組骨干陳昭道、梁汝義商量, 決定趁黃略村偽鄉公所戒備松懈時分,出其不意突然襲擊,必能取勝。 第二天,梁甫派陳昭道化裝成趕集的老鄉,到黃略村探明路線,偵察偽鄉公所外圍情況。同時,他派人與黃略村黨組織聯系,由黃略游擊小組成員 進一步偵察偽軍據點內外情況。 經過幾天準備后,梁甫從地下游擊小組成員中挑選了10名精悍成員,組 成兩個攻擊小組。由于隊伍駐地距離黃略村還有十多公里,白天行軍容易被 日偽發現,因此其中一個小組每個人肩挑柴草,化裝成趕集的老百姓,在當 天下午4時從駐地出發,直奔黃略村而來。 太陽剛剛下山,游擊隊員到達偽鄉公所門前。恰巧大門沒有哨兵把守, 他們徑自進入據點放下柴擔,立即按布置行動:梁汝義帶領五名隊員,向大 門左側房內哨兵包圍過去。偽軍哨兵正在抽水煙筒,毫無戒備,被突然出現 的游擊隊員嚇得兩腿直發抖,乖乖地被捆綁起來。 留下兩人看守大門和俘虜后,其余四人沖進房里奪取槍支。與此同時, 梁甫、陳昭道等五人迅速沖進賭場,十多個正在打牌的偽軍被嚇得呆若木 雞,當了俘虜。 這次突襲黃略村偽鄉公所,東區游擊隊一槍不發,便俘敵十多人,繳獲 步槍二十多支,子彈、藥品一批,為以后建立東區抗日武裝中隊奠定了基 礎。此戰后,東區抗日游擊隊襲擊日偽軍的游擊活動,擴展到日軍廣州灣基 地附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