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正成群結隊地來到匈牙利?!?/span> 這是近日中國最高領導人出訪匈牙利后,《匈牙利每日新聞》在5月13日一篇報道中特別提到的一句話。 作為中國企業進入歐洲的橋頭堡,匈牙利儼然已經成為中企出海的新熱土。 到底中國企業數量在匈牙利增長有多快?有這樣一組來自匈牙利本地媒體Pénzcentrum.hu的數據:目前已有近600家中資企業在匈牙利開展業務,這其中85%以上是2010年后才注冊的。 這些落地在匈牙利的中國公司,營業額也在最近幾年實現了飛速增長:最賺錢的兩個行業是制造業和建筑業,前者營業額占總體的70%,后者營業額占總體的20%。2022年在匈的中資企業銷售額超過450億福林(人民幣9.15億),是上年營業額的3倍多。 5月,中國領導人訪問匈牙利,兩國建立起“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讓這個面積只有中國浙江省大小的中歐國家,從一眾歐洲強國中脫穎而出,進入到了中國企業出海的視野里。 作為對華友好的歐盟國家之一,匈牙利早在2011年就啟動了“向東開放”政策;隨后2015年,成為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并簽署諒解備忘錄的歐洲國家。而且,這里還擁有頗為雄厚的工業基礎,尤其汽車工業,在歐洲幾乎僅次于德國。 隨著中國與匈牙利進入新的合作關系,這個中歐國家有著怎樣的魅力?哪些中國企業正在涌向這里?長遠來中國看企業的機會是什么?本文,一起了解這些問題。 ![]() 匈牙利,位于歐洲版圖的中心,被稱為連接東西方的“十字路口”。 匈牙利的國土面積為9.3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浙江(10.55萬平方公里)還要稍小;匈牙利人口968萬,相比之下,浙江省會杭州的人口已有1250萬??梢姡瑹o論從面積還是人口看,匈牙利都只能算是一個小國。 但就是這樣一個歐洲小國,卻擁有600家中資企業。其中不乏比亞迪、寧德時代、聯想等中國大企業。 這源于其十年前的一場變革。 從經濟和社會體制看,匈牙利跟歐洲其他國家相同,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其1999 年加入北約組織,2004 年加入歐盟,融入歐洲經濟體系。此后,歐美日韓的資本大量涌入匈牙利,逐漸掌握了匈牙利的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話語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匈牙利開始反思過度依賴歐盟的弊端,在政治強人歐爾班 · 維克托當選匈牙利總理后,于2011年開啟“向東開放”政策。 匈牙利跟中國的關系有多好?有這樣幾個被津津樂道的事情: 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倡議,2015年匈牙利就成為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并簽署諒解備忘錄的歐洲國家;2021年,歐盟發表聲明試圖干涉中國內政,結果作為歐盟成員的匈牙利三度投下否決票;還有一件事情,就是中文在這里極其普遍,成為一些人的第二語言,一些當地人會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中國,是匈奴人后裔,被中國網友戲稱“身在歐盟心在漢”。 ![]() 布達佩斯街景。圖源:pixabay 根據當地OPTEN公司注冊數據庫的數據,2023年在匈牙利經營的中資企業數量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當地媒體Pénzcentrum.hu稱,在匈牙利經營最久的中國公司已經30多年,至今匈牙利有近600家公司至少擁有一名中國所有者。在這600家有中國背景的企業中,超過85%是2010年之后才注冊的。“自2010年以來,在匈牙利設立的新公司數量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選擇匈牙利,”OPTEN商業信息專家Csaba Alf?ldi表示。 這些企業中的大多數(總數的80%)都注冊在有藍色多瑙河穿城而過布達佩斯。中國企業家第二受歡迎的地區,是瓊格拉德-恰納德縣。中國企業之所以選擇這兩個地區,主要是因為這里貿易活躍,住宿服務便利。 這些在匈牙利的中國企業,絕大多數從事制造業和建筑業。數據顯示,2022年在匈的中資企業總銷售額超過450億福林(人民幣9.15億元),是上年營業額的三倍多。其中,最賺錢的兩個行業是制造業和建筑業,前者營業額占總體的70%,后者營業額占總體的20%。 另一個維度則顯示了這兩個行業在匈牙利的快速增長。根據Pénzcentrum.hu的報道,與2021年相比,匈牙利制造業2022年的產量增長了兩倍,而建筑業的產量增長了近九倍。“即使沒有統計數據,眾所周知,貿易和房地產也是中國投資者的目標,這也是個人日常面臨的問題。雖然貿易仍然是2020年及以后成立的中國企業的主要活動,但制造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新企業的領獎臺上排名第二。”Csaba Alf?ldi說。 21世紀經濟報道曾在2022年10月的報道中,采訪一位旅歐華僑林先生,講述了他的感受。在布達佩斯市中心經營中餐館的他,發現來往的中國客人越來越多,“不同于游客,他們主要是來匈牙利考察投資或籌備工作的。比如寧德時代,前段時間他們就有很多人從國內過來籌備新項目,就駐扎在這附近,經常來這兒吃工作餐?!?/span> 今年,隨著中國和匈牙利建立“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可以預見,匈牙利也將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新熱土。 ![]() 從中國飛往匈牙利,最快需要12個小時。 目前,國內有四個城市開通了直飛匈牙利的航班,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寧波。每周至少有19個直飛航班。 據稱,到今年下半年,中國南方航空將開通廣州飛往布達佩斯的航班。此外,西安和深圳也將開通往返布達佩斯的直飛航班。屆時,中國與匈牙利之間將有七條直航。 航空交通的便利,會大大方便中國企業去匈牙利的商貿考察。 在目前直飛匈牙利的四個城市中,寧波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其更多是商貿合作推動的。 早在2015年11月,寧波機場與匈牙利布達佩斯機場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結為姊妹機場,兩地機場在客、貨運領域市場開拓、航線謀劃、人員交流等方面實現全面合作。2021年5月,寧波開通了往返布達佩斯的貨運航線,首班航機滿載防疫物資、生活用品、跨境電商貨物等飛往布達佩斯。 2022年7月,國內的疫情尚未解封之時,為了開拓外貿市場,寧波政府就帶隊,組織了第一批商務團出國“搶訂單”。這批商務團包括600余名企業負責人,他們以包機的方式趕赴包括匈牙利在內的歐洲多國,邁出了企業組團出國搶訂單的第一步。 這次歐洲之行,讓寧波企業與歐洲客戶達成20億美元的訂單額。此后,中國各省市便掀起一股政府組團出海潮。 今年2月,蘇州市商務局組織企業前往中東歐,帶領萊克、添可、春菊等一批本土清潔電器類企業,到達波蘭、匈牙利,對接當地頭部零售商及商協會。 過去,蘇州在歐洲的合作客戶主要在德國等市場。但近年來,隨著國際關系的變化,中國與德國合作體量在下降,與匈牙利、波蘭等中東歐國家的新興市場合作體量在上升。在對接會上,有匈牙利企業家稱,這是中國小家電代表團首次來匈牙利舉辦相關活動,讓他們對“蘇州制造”產品的質量有了深刻了解,對蘇州城市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除了蘇州外,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匈牙利博覽局又與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在布達佩斯展覽中心舉辦“匈牙利可再生能源企業投資峰會暨零碳星球減碳峰會”。峰會期間,深圳市電池行業協會與歐洲最大渠道商達成合作意向。 深圳是國內最活躍的前沿科技創新之地,尤其在近年大熱的新能源產業中,擁有鋰電產業鏈上下游超4000家企業。此前,華為、比亞迪、科達利等深圳企業已陸續在匈牙利投資合作。今年,華寶、華美興泰、尚水等幾十家深圳新能源產業及企業也已組團出海匈牙利。 隨著中國企業出海大潮涌起,政府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逐步加深,越來越多政府開始扮演起組織者的角色,紛紛帶隊組織企業出海。而這種背書效應,也大大提升了中國企業出海的效率。 ![]() 匈牙利最特色的產業是什么? 過去是醫療。有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匈牙利的醫療在全球有多牛。 目前,匈牙利共培養出17位諾貝爾獎得主。按1000萬人口比例計算,它是全球人均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國家。在這17位諾獎得主中,有5位是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有5位是化學獎得主,另外還有4位是物理學獎得主。 在全球也很難再找出這樣高密度醫學研究能力的國家,布達佩斯也持續位列全球生物醫藥技術最具競爭力城市榜前列。 在匈牙利醫療服務中,最引以為傲的是牙醫。據說,全球每年有超過220萬人來到匈牙利,看看牙順便泡泡溫泉,其中多數是歐洲人。 ![]() ![]() 2022年8月,寧德時代公告稱,其將投資不超過73.4億歐元在德布勒森市新建一座100GWh的電池工廠,建成后將成為歐洲產能最大的電池工廠。這也是繼寧德時代德國圖林根電池工廠后的第二座海外工廠。這座工廠于2023年夏正式開始建設,2024年試運行,2025年投產。投產后,寧德時代在歐洲本地的電池產能將擴大四倍。 除此之外,電池結構件頭部供應商深圳科達利、電動汽車金屬鑄件零部件和模塊生產商南京泉峰、傳感器生產商上海保隆科技等也均已在匈牙利完成設廠投產。一條圍繞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的上下游產業鏈,正在匈牙利形成。 ![]() 此次訪問,也推動了兩個國家在鐵路上的建設。據《匈牙利每日新聞》報道,匈牙利外長西雅爾托近日就表示,將開始籌備匈牙利-中國在布達佩斯周圍建設鐵路環線的項目。他說,需要這個環來使中國在匈牙利東部地區的大型投資,與西方市場之間的運輸更加高效和可持續。
|
|
來自: 新用戶13757732 > 《跨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