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醫李知行 有什么樣的愿力,就會種下什么樣的種子。 這個中成藥可以用來調理慢性淺表性胃炎。 它的名字叫溫胃降逆顆粒。 現在體檢很多人都有慢性淺表性胃炎,這與大家現在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貪涼喜冷,喜吃辛辣,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在這種錯綜復雜的環境中,負責消化食物的胃就容易出問題。 中醫不會以病名去指導用藥,更多的是根據癥狀來辨證施治。假如出現了胃脘疼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四肢冰涼,噯氣腹脹等,吃些冷的東西癥狀更加明顯,這大概率是脾胃虛寒。 如果非要去醫院做個檢查,那確實很有可能是淺表性胃炎,淺表性胃炎是癥狀較輕的,如果進一步發展,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也是可能出現的。 為了截住病勢,不妨了解一下今天的這個中成藥,溫胃降逆顆粒。 溫胃降逆顆粒:肉桂、延胡索、牡蠣、小茴香、砂仁、高良姜、甘草、白芍。 因為胃里頭有寒氣,所用用了一味大辛大熱的藥材,肉桂。再加上辛溫的小茴香,辛熱的高良姜。無論是肉桂還是小茴香,兩者都偏走中下焦,溫腎陽,助脾陽。為什么要補腎陽呢? 因為腎里藏著相火,也就是命門火。它就像一個小火爐,一旦燒起來,整個房間都暖烘烘的。也就是說身體從上到下都充滿溫暖的氣息,自然也就能把胃中寒氣驅散。 肉桂引火下行,像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反酸、噯氣、嘔吐,這一系列的癥狀都可能是虛火上炎,并不是體內真有火,反而是身體太寒了,有個說法叫“水寒龍火飛”,陽氣敵不過寒氣,被寒氣往上趕了。 小茴香溫腎祛寒,痛經的女性,就可以用布袋裝著小茴香,加熱后敷在小腹,有很好地緩解疼痛作用。 高良姜溫中止痛,善于溫散脾胃寒邪。與香附搭配就是出名的“良附丸”,用于寒凝肝氣郁滯的胃寒嘔吐。 砂仁、甘草補氣健脾,氣是動力,脾氣為脾胃運轉提供動力,脾氣的作用不光是在運化食物上,還有衛外的功能,氣虛的人更容易受寒。 這邊把氣補進去,延胡索馬不停蹄地忙碌起來,忙著跟砂仁一起把氣理順,氣順了,才算是補到位。不然氣機壅塞,更容易出現上火的癥狀。 牡蠣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緩解胃酸分泌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而且牡蠣對輔助修復胃部黏膜也有幫助。 最后用一點白芍柔肝養陰。可以說,容易得胃病的人,脾氣都不怎么好,肝郁氣滯,所以肝木橫逆犯土,影響脾胃功能,白芍的加入,可以柔肝。還能養養陰血,制約辛溫藥的燥性。 這個藥適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辨證屬于胃寒之刃,這一類的人舌質淡舌苔白,吃點生冷的東西,胃里頭就涼涼的,好像有一塊冰在里面往外冒涼氣,甚至會覺得冷痛。 胃有一個特點,喜暖惡寒,明白了這個道理,平時就不會亂吃東西來折騰自己的胃,所以溫胃很重要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