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健康報】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務規范(試行)》,明確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務的服務內容、服務要求、評價指標等。 《規范》明確,健康服務的對象為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中的慢阻肺病患者。相關服務由醫生負責,服務內容包括建檔、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健康檢查等;健康服務與門診服務相結合,保證健康服務的連續性。 《規范》要求,首次隨訪應通過門診或入戶隨訪完成。對于確診慢阻肺病的患者,每年至少提供4次隨訪,包括預約患者到門診就診、電話追蹤和家庭訪視等方式。重點了解患者癥狀、用藥情況和是否有急性加重情況等,相關信息應及時錄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隨訪服務記錄表》;每年提供1次健康檢查,內容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具備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提供1次肺功能檢測。 《規范》提出,鼓勵發揮中醫藥在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治并發癥中的特色和作用;發揮膳食營養、運動等非藥物措施在疾病早期的干預作用;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將更多的確診患者及時納入服務范圍,每次提供服務后及時將相關信息錄入患者健康檔案。 《規范》明確了該項工作的評價指標,分別為慢阻肺病患者規范健康服務率(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務的人數/年內已接受健康服務的慢阻肺病患者人數×100%)、慢阻肺病患者服務人群重度急性加重住院率(統計時期內轄區接受健康服務的慢阻肺病患者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住院的人數/同期內轄區接受健康服務的慢阻肺病患者總數×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