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剛出政策,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個人感覺,我們唯一比發達國家差的,就是普通人勞動報酬太低,再考慮勞動時長感覺更不好。隨便拎出一個所謂的“發達國家”,基建、技術、產業、資源基本都不如中國,中下層生活水平也不如中國普通人,房子、空調、吃喝、醫療都差。一些歐洲“發達國家”中下層,日子真不行了。唯一好的就是普通人的收入,大致感覺是中國普通人的兩倍,但物價兩倍多,日子不行。 2. 中國勞動者收入經過多年上漲,在發展中國家排前了,但絕對值仍然不高。2023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20698元(增5.8%)和68340元(增4.8%);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8096元,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198285元,專業技術人員140935元,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89502元,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75216元,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75463元。 3. 非私營和私營單位,可簡單理解為正規和不正規就業。正規的發工資有據可查要交稅,有嚴格統計,2010年人均36539,2023年變3.3倍,年均9%,增速可觀。不正規就業,如老板給餐館服務員發錢可能就是私人協議,收入是抽樣調查,2010年人均20759元,2023年變3.29倍,年均9%。這說的都是城鎮戶口的,農村戶口的拿工資,就是農民工。 4. 統計上農民工進城打工月收入與非正規就業差不多,這是合理的,現在找工作不看戶口了。但農民工外出打工時間會比城鎮私營的短,不時要回家。2023年,農民工月均收入4780元增3.6%。其中,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5441元增3.8%。大致可認為,2023年正規就業人均月入1萬,農民工、非正規就業月入5500-5700。人數方面,正規就業約1.7億人(2022年1.67億),非正規3億人(根據總就業人數推算)、農民工約3億人(2023年29753萬)。 5. 以上的普通人收入符合日常生活觀察。要注意,富人沒進入這個收入統計,正規就業工資只是富人小部分收入,私人老板賺大錢不會接受調查。富人群體購買力驚人,民營經濟發展要靠他們投資興業。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與調查的年收入相關,好事是沒有“被富人拉高”,分布較為正常。 6. 2023年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是16萬戶抽樣調查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9215元,中間偏下組20442元,中間收入組32195元,中間偏上組50220元,高收入組95055元。這是家庭收入除以家庭人口,要算無收入小孩、家庭婦女,也只反應普通人收入,富人不接受調查。相當于,普通人前20%收入的家庭,按3人2大1小算,28.5萬元一年,可能男月入15000,女月入8800。最低的20%,按5人家庭算年入46000,可能就是一男的打工年收入,1個老人加1女帶2娃,都無收入。低收入家庭,只要男人能結婚,低標準散養小孩沒問題,極端的能養7、8個。如果男的打工找不到老婆沒小孩,反而會是中等收入的。 7. 總體來說,普通人收入水平不算太差,能養活家庭。但是收入增速下降,明顯達不到過去的9%,再加上找工作困難、勞動時間長,導致社會預期不佳。調控方向應該是提高收入增速、縮減勞動時長、增加工作人數。不要一味只看勞動力效率,有些單位能用1人不用2人,加班催活。這在西方會被告,勞動者抑郁什么的,要賠大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