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千金》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附《千金》方))
千金葦莖湯方 古代劑量 葦莖(二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 瓜瓣(半升)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葦莖(60g) 薏苡仁(30g) 桃仁(24g) 瓜瓣(60g)。蘆根替代葦莖,冬瓜子替代瓜瓣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
《金匱方歌括》陳修園 胸中甲錯肺癰成, 煩滿咳痰數實呈。 苡瓣半升桃五十, 方中先煮二升莖。 【主治】肺癰,熱毒壅滯,痰瘀互結證。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本方所治之肺癰是由熱毒壅肺,痰瘀互結所致。痰熱壅肺,氣失清肅則咳嗽痰多;《內經》)說:“熱盛則肉腐,肉腐則成膿”,邪熱犯肺,傷及血脈,致熱壅血瘀,若久不消散則血敗肉腐,乃成肺癰;癰膿潰破,借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黃痰膿血;痰熱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隱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皆痰熱內盛之象。治當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方中葦莖甘寒輕浮,善清肺熱,(《本經逢源》)謂:“專于利竅,善治肺癰,吐膿血臭痰”,為肺癰必用之品,故用以為君。瓜瓣清熱化痰,利濕排膿,能清上徹下,肅降肺氣,與葦莖配合則清肺宣壅,滌痰排膿;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熱而排膿,下利腸胃而滲濕,二者共為臣藥。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癰,是為佐藥。方僅四藥,結構嚴謹,藥性平和,共具清熱化痰、逐瘀排膿之效。 本方為治療肺癰之良方,歷代醫家甚為推崇。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皆可使用。用于肺癰膿未成者,服之可使消散;膿已成者,可使肺熱清,痰瘀化,膿液外排,癰漸向愈。 方中葦莖一藥,現代臨床上多用蘆根,而鮮用莖者,是古今用藥習慣不同使然。 方中瓜瓣一藥,(《張氏醫通》)認為:“瓜瓣即甜瓜子”,后世常以冬瓜子代瓜瓣,因其功用近似。 【運用】 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肺癰的常用方劑,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臨床應用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膿血,舌紅苔黃膩,脈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變化 若肺癰膿未成者,宜加金銀花、魚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連翹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膿已成者,可加桔梗、甘草、貝母以增強化痰解毒排膿之效。肺癰潰膿,咳血甚多時,宜去桃仁,加黃芪、人參、白及、藕節、茅根等補養氣血與止血之品,以維護正氣。???? 現代運用 本方具有清熱排毒,生津潤燥,除濕利水,破血行瘀等功效,常用于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肺熱痰瘀互結者,臨床加減治療大葉性肺炎及肺膿瘍等,有良效。???? 【臨床醫案】 千金葦莖湯加減治療中央型肺癌 肺癌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癥之首[1]。肺癌在中醫中稱為“肺積”。已有文獻報道,中醫傳統方法對肺癌具有一定的效果[2]。本文通過隨訪1位男性中央型肺癌患者5年,主要探討千金葦莖湯抗腫瘤的療效。 1 臨床資料 患者謝某,男,49歲,工人。2010年1月15日因“咳嗽、胸痛1月余”入院。個人史:有吸煙史20余年,平均10支/d。入院時體檢:T 36.5℃,P 89bpm,R 20 次/min,BP 125/80mmHg,SPO2 85%(未吸氧),神清,面蒼白,舌紫暗,苔白厚,脈細澀,淺表淋巴結未及腫大,近1月來體重下降約5kg。輔助檢查:外院PET-CT提示:左上肺可見一大小約(4.5×4.9)cm異常軟組織團塊影,相應部位放射性分布異常濃聚,SUVave 7.4,SUVmax 11.1;臨近遠端左上肺野尚可見條片密實影伴放射性分布散在濃聚,考慮左上肺癌伴遠端阻塞性肺炎。 入院后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腫瘤標志物:CEA 89.1μg/L,血常規正常。行肺部CT檢查,提示左上肺可見大小為(4.5×4.9)cm的占位,考慮為左肺癌。2010年1月15日行纖支鏡活檢示:低分化鱗狀細胞癌。 中醫診斷:肺積,痰瘀交阻證。 西醫診斷:左肺鱗癌。 2 治療方法 患者拒絕西醫方法治療肺部腫瘤,經咨詢我院腫瘤科后,決定服用中藥保守治療。中醫辨證為痰瘀交阻證,方用千金葦莖湯加減:蘆根30g、桃仁10g、薏苡仁30g、冬瓜子30g、魚腥草30g、紫菀15g、冬花15g、枇杷葉15g、白花蛇舌草30g、浙貝20g、百部20g、蘇子15g、甘草10g、陳皮10g、法半夏15g,每日1 劑,水煎服。 2012年5月,患者左季肋時疼,下肢浮腫、舌紅、苔黃、脈細數。前方去陳皮、法半夏,加石斛20g、黨參15g、桑白皮15g,茯苓15g。每日1劑。服藥后雙下肢浮腫明顯減輕。 2013年2月,患者左胸脹痛,足脛及踝微腫,舌紅、苔薄,脈沉細。藥用:蘆根30g、桃仁10g、薏苡仁30g、冬瓜子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蓮15g、甘草 10g、太子參 15g、茯苓 20g、豬苓 20g、大黃 10g、麥冬 20g、防己 20g、葶藶子 20g、鱉甲 30g、土鱉蟲 10g,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后疼痛明顯減輕。2013年2月21日復查肺部CT示:左上肺可見大小約(3×3)cm的占位。 2015年1月復查肺部CT示:左上肺可見大小約(2.2×2.8)cm的占位。 患者5年間未中斷中藥治療,未予以西醫治療,如今身體狀態尚可。門診定期復查胸片、肺部CT:肺部腫瘤大小較前明顯縮小,且未見明顯轉移灶。在服用中藥方劑期間,患者無明顯副反應。 3 討論 古代中醫文獻里并沒有肺癌病名,依據其臨床表現,可歸屬于“肺積”、“息賁”、“虛勞”等范疇,在肺癌的發病機制中,痰瘀是其基本病機,貫穿了整個病程的始終。不外乎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的病理變化”[2]。 該患者確診為肺癌后,選擇中藥保守治療。中醫腫瘤科醫生根據患者的病史及癥狀,選擇千金葦莖湯為主方。千金葦莖湯源自于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由葦莖、薏苡仁、桃仁、冬瓜子組成,有清肺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原方主治肺癰,常用于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肺熱痰瘀互結者[3]。方中葦莖以蘆根代替,甘寒輕浮,擅清肺熱;冬瓜子清肺化痰、利濕排膿,能清上徹下,與葦莖相配伍,則清肺滌痰排膿之功效顯著;桃仁味辛苦,性平,活血祛瘀兼止咳平喘,且潤燥滑腸,與冬瓜子配伍,可使痰瘀從大便出,瘀祛則癰消;薏苡仁甘淡而微寒,既清熱排膿,又健脾利水滲濕,有助于去除肺中痰濕。 本例,患者連續5年服用中藥治療,腫瘤明顯減小。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千金葦莖湯可能對中央型肺癌患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其抗腫瘤的藥理機制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湖北中醫雜志》2015年第7期,千金葦莖湯加減治療中央型肺癌1例報告,作者:牛璇)由于篇幅關系參考文獻從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