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所有的追求本質上都為了獲取精神利益 推動行為最大的驅動力無非是為了利益,不管是生存也好繁衍也罷,無利不起早,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生命,都在各自的領域追逐著屬于自己的利益。 獲取金錢財富看似是人類最重要的事情,其實不然,過的幸福才是一生最主要的旋律,給你金銀滿屋,但讓你每天都以痛苦來度日,是極其反人性的。 我知道有人會說,能接受讓自己每天都痛苦,但留下來的錢財給老婆孩子享用就可以了,自己的好壞無關緊要,其實這還是滿足了自己的利益,只不過不是物質的,是精神上的。 追根溯源,所有的需求其實都是精神上的,哪怕是傷害自己的事,最核心處也有自己想要達成的目的,比如善良的人,可以為了他人而委屈求全,不惜茍活,拋開現象看本質,他的善良只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外界過多的刺激罷了。 因為心量太小,很難處理各種突發情況,只有討好別人,才能不與對方針鋒相對,再直接點說就是逃避,然后再給自己包上一層道德的外衣,以求在邏輯上合理,這樣才能抵消因為懦弱而給思想上帶來的痛苦。 所以說選擇善良,也是為了自己本身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聽起來有點前言不搭后語,但生活中實在是有太多人,為了不讓自己受大傷害,而主動了選擇小傷害,真是一個折中的好辦法。 說出這個理論,可能有點大逆不道了,可人性就是如此,與動物一樣,無關道德,無關好壞,這就是自然規律,那些為陌生人犧牲生命的人,第一是他本身沒想到會給自己帶來這么嚴重的后果,第二是這種行為可以被世俗所崇拜,不僅會帶來鮮花和掌聲,自身心理上的滿足也是無可取代的。 以后都可以用救人英雄來標榜自己,雖然不是從言語上,卻是在內心深處,有很深的身份認同感,就像影視劇中所經常引用的,“我的父親,可是救過人的英雄啊”,圍觀的群眾立馬對他肅然起敬。 情侶夫妻之間的愛,現在很多人都說只有兩者利益上圓滿的交互才能維持長久的深情,這句話一點都不錯,可這樣的理解還是停留在表面上了,那些割自己腎救自己窮丈夫的人,難道是為了利益嗎。 平時也沒看出來她的丈夫對她有多好,可能將她的丈夫治療好后,還是會對自己橫眉豎眼,純純一個養不熟的白眼狼,看表面確實為這樣無底線善良的人不值得,可核心是她滿足了自己的圣母感,一種舍身求義的大無畏精神。 包括現在很多無腦電視劇的奇葩劇情,都推崇這種千回百轉的神劇情,往往這個時候肯定有一個富可敵國的凱子,含情脈脈的看著這名無私的女子,為她的善良點贊,順便拆舊迎新,將她娶回家,這不就是現在的網劇,凈拍這些神話。 你在吐槽別人黑暗時,其實自己也有不曾被發現的一面,只是被大腦意識美化了,這也是為什么連環殺人犯每次都能痛下殺手的原因,他為自己的行為編造了一個不能拒絕的理由。 再來說說21世紀最火的話題原生家庭,很多人在社會上遭遇了挫折后開始關心導致這個結果的底層原因,矛頭便指向了兒時的教育問題,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這條尋求真理的路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卻忘記了過去不可重來,可還是不能阻止他們費盡心力的思考這類主題,急切的尋求心理上的閉環,妄想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也就是借口,可站在父母的角度來看,誰又能理解他們呢,含辛茹苦的帶大孩子,還沒到享福的時候,卻迎來詆毀和謾罵。 小白臉在被富婆包養后,可以無條件地滿足對方的要求,即使他本身極度反感這種行為,可在內心最深處肯定有想要得到的目的,不只是金錢,也有可能是戀母癖,反正最后的最后肯定是精神得到了滿足,行為的好壞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傷害都不重要了 自私的終點是利他 而且從本質上來說,一定滿足了你的需要,摻雜了私貨,你才會去付出,所以說是自私的,包裝成,為他人好的精致利己主義,他的重點可不就是不停的為別人好嗎。 公司里的領導無論怎么說,一切都是為了公司,或者為了底下人好,都是假象,如果從中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這些話都是屁話,如果強迫他把群眾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古時候貪官為什么那么多,肯定是拿的工資報酬遠遠低于需要付出的東西,就會失衡,管理人就是要摸透對方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一味的把你所認為的好強加給他。 生命之所以存在,就是會主動尋找出口,不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除自己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你無保留的付出,我知道你有高尚的人格情操,在有能力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幫助可以得到回饋的人,還是可以的。 若沒有這樣的條件基礎,請遠離任何讓你可能受到傷害的付出,人是以精神利益為食的,但我不希望你吃下去的是毒藥,對自己健康造成影響的行為,一定要盡量避免并小心甄別。 |
|
來自: hercules028 > 《人生、哲理、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