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溫暖中醫 但愿世間無疾苦,何惜架上藥生塵。 ■ 世間萬物秉天地陰陽二氣而生,我們人也一樣,也需要這兩股重要的能量來滋養。 腎是陰陽二氣的發源地,也是儲存陰陽的大本營,所以中醫講補腎,無非兩個方法,一是補腎陰,二是補腎陽。 這是張仲景很早就提出來的,所以《金匱要略》里有一個腎氣丸,在腎氣丸的鋪墊下,又有了桂附地黃丸,二者皆以補腎為主,陰陽雙補,補陽的程度較深,在腎陽不足的情況下,能峻猛的補一下。 那么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另外一個溫和的補藥,非常適合陰陽兩虛的人,它的名字叫還少丹,中成藥叫還少膠囊。 還少膠囊:熟地黃、山藥、牛膝、枸杞子、山茱萸、茯苓、杜仲、遠志、巴戟天、五味子、小茴香、楮實子、肉蓯蓉、石菖蒲、大棗。 巴戟天、肉蓯蓉性質溫和,包含的陽氣很足,能夠溫補腎陽。兩個藥經常搭配使用,既增強了溫補之力,又溫而不燥,補而不滯。 小茴香有溫陽散寒的功效,能夠溫補腎陽,驅散體內的寒氣。 熟地,是大補真陰的,它的顏色是黑的,色黑入腎,質黏膩而有補益的作用。陰不足的時候,它可以去潤澤,去滋養。 熟地是中醫治腎陰虛的主藥,山藥、枸杞、山茱萸和熟地一起用,滋陰補腎。 腎陰能夠把腎陽涵養住,腎陽也在為腎陰提供動力,這就是陰陽雙補的意義。 考慮到補藥容易滋膩,產生濕氣,稍微加點茯苓,排濕的功能就加快了。茯苓是一個祛濕藥,能把濕氣往下滲,濕氣一旦往下滲,通過小便往外排,那些補腎的藥,它們的能量就能更好地流通起來,去激發腎的生理功能。 五味子主收斂,負責把能量收起來。 腎主骨,在使用補腎藥的同時,加入牛膝、杜仲、楮實子,能夠把腎中精氣傳到筋骨,對筋骨很有好處。 石菖蒲擅長開竅,把身體的各種孔竅都打開,像耳鳴耳聾耳竅病變的,往往都需要石菖蒲來做藥引。 石菖蒲和遠志一起用,遠志引導心火下降于腎,石菖蒲鼓動腎陰上乘于心,上下干預,使心腎相交,陰陽二氣相順接。 大棗調和諸藥。 還少膠囊是一個溫和的補藥,既補陰,又補陽,像腰膝酸軟、腿腳乏力、形體瘦弱、耳鳴目眩、牙齒酸痛,這些都是腎的陰陽兩虛證。 它補腎可以壯筋骨,使筋骨強壯有力。還能通耳竅,治耳鳴,古人說,耳鳴者,腎虛之故。特別是時間久的,勞累后加重的,效果特別好。還能讓牙齒堅固,有一種情況是牙齒酸軟,不耐寒熱,它也能治。還能治須發早白、脫發。牙齒、頭發都是腎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外在需要通過內在來滋養,所以它的名字叫還少膠囊。 |
|
來自: 掃地僧一一 > 《5479、門店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