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全面牛市來了!上漲跟勢、回調加倉!專享開戶通道送給你,做好準備踏上牛市征途>> 孫博 從開羅出發,驅車十公里,在影視作品中見過無數次的三座金字塔隨即映入眼簾。下車,站在金字塔前,仿佛時光倒流,置身于另一時空。 吉薩金字塔群建設于四千五百年前的第四王朝時期,法老為了永久保存自己的尸骨、守住尊嚴,在生前不惜一切代價修造陵墓。這個金字塔群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組成,周圍還有許多“瑪斯塔巴”(金字塔的前身,修造于第三王朝時期)與小金字塔。 導游哈立德是個埃及青年,曾在北京一所大學讀書,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對我說,胡夫金字塔中埋葬的是第四王朝的第二位法老胡夫,這是現存的最大的金字塔,所以又稱“大金字塔”。在巴黎建起埃菲爾鐵塔之前,一百四十六米高的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胡夫金字塔的總重量約為六百八十萬噸,建設之初,成群結隊的人將大石塊向上拖運,再層層堆砌,據說這個浩大的工程動用了十萬工匠,耗時二十年才竣工。 哈夫拉金字塔屬于胡夫的兒子哈夫拉,比胡夫金字塔低三米,但由于所處的海拔稍高,看起來比胡夫金字塔還要高一些。建設哈夫拉金字塔,大概用了四百八十八萬噸石頭。 孟卡拉金字塔是三座金字塔中最小的一座,高度約為六十五米,體積只有哈夫拉金字塔的十分之一。作為第四王朝的第十六位法老,孟卡拉死得十分突然,他的陵墓修造工程被迫中止,由繼任者代為完成。 哈夫拉金字塔前設有祭廟,廟前長長的道路通向另一座河谷的神廟和獅身人面像。除了爪子由石塊砌就,整個獅身人面像在一塊巨大的天然巖石上鑿成,長約七十三米,高、寬約二十米,單是一個耳朵就有兩米高。長期的風蝕、風化加之人為破壞,使得獅身人面像出現較大缺損。原先用來支撐頭部的胡須,現藏于大英博物館;它的鼻子是在什么時候、怎樣消失的,誰也說不清。 縱觀建設三座金字塔所用的巨石,從幾噸到幾十噸不等。輕輕撫摸,每塊都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每塊都散發著古人的智慧。我很好奇,在缺乏先進工具的前提下,古埃及人是如何將這些巨石精準切割、組裝,壘砌成金字塔的形狀的?再者,單憑人力,以滾、推、抬、舉等方式運輸和放置巨石,真的可行嗎? 金字塔建成背后,留下了太多未解之謎,有許多早已超出人類的想象力。哈立德直言,美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剛剛在《自然》雜志上發布,或許能幫助世人解開謎團——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金字塔極有可能依托一條消失已久的尼羅河的支流修建而成,這條支流現在就隱藏在沙漠和農田之下。 如果古埃及人借助河流的力量搬運石塊,確實會省很多力氣,數十萬人費盡心力的建設也能說得通。但不管怎么猜測,金字塔確確實實就在眼前,它是對人類文明的永恒呼喚,激勵人們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 時近黃昏,我騎上駱駝,穿越金字塔。駱駝的步伐穩健而緩慢,我有足夠多的時間欣賞周圍的景色;視線抬高,雄偉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更為壯觀。 打開App看更多精彩內容
|
|
來自: singer0852 >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