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揚古(1645—1701),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三等伯鄂碩之子,順治帝的孝獻皇后之弟,清初名將。
費揚古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在安親王岳樂帳下效力,因戰功卓著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康熙帝親征噶爾丹時費揚古也隨軍出征,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軍在歸化城增加戍兵,以費揚古為安北將軍駐守。康熙在三十五年(1695)再次征討噶爾丹時費揚古作為西路軍的統帥,在昭莫多之戰同噶爾丹展開激戰,噶爾丹的主力全部被殲滅。費揚古在西征期間立下了赫赫戰功。
康熙四十年(1701),跟從康熙帝巡幸索約勒濟,中途疾病發作,康熙派遣大臣送他歸還京師。不久逝世,賜祭葬,謚號襄壯。

【和友人山居】
晨夕對青山,徘徊水石間。
風翻花影亂,谷靜鳥聲閑。
芳草迷人遠,孤云帶鶴還。
何年移住此,欹枕聽潺湲。
【雜詩】
其一
晉室尚風流,稱最惟嵇阮。
性僻德無鄰,行孤心乃遠。
犢車自往還,竹林任偃蹇。
仰首望飛鴻,舉足登絕巘。
放浪天地間,久假而不返。
無古亦無今,誰復驚歲晚。
其二
秋日出都門,言尋西山道。
試登最高峰,放眼觀浩浩。
天風飄塞鴻,荒原衰白草。
日暮起層陰,落葉隨風掃。
煙云蕩長空,野水枯行潦。
薊丘古戰場,殺氣飛霜早。
草昧竊英雄,妄意窺大寶。
千秋幾斗爭,士卒涂肝腦。
白骨幽黃沙,撲面傷懷抱。
倚杖獨徘徊,漫憶渭濱老。
百世樹奇功,長往終難保。
何似赤松游,飄然歸絕嶠。
其三
陌上草青青,隴頭煙靄靄。
行歌田野間,春風拂衣帶。
野雀集蓬蒿,蛙聲滿溝澮。
小蝶無隨人,平楚郁松檜。
日午聞雞鳴,村婦向田外。
桑麻四望稠,衣食真足賴。
其四
攬衣登高臺,悠然舒遠眺。
林皋木葉飛,荒阪凈野燒。
塞雁下沙灣,落霞明晚照。
天末起悲風,何處哀猿叫。
脈脈感幽心,我亦發長嘯。
云山足徘徊,懷古足憑吊。
今昔幾何年,臨風想同調。
【新秋】
西風瑟瑟又驚秋,綠暗園林雨乍收。
金井自寒連晚照,玉簫中斷起離愁。
江清水落芙蓉岸,夜永香沈翡翠樓。
勛業未成空攬鏡,生憎白發已盈頭。
【夏日】
荷浦風環十里香,輕羅團扇約微涼。
畫橋別墅云山外,短笛孤舟返照旁。
老樹參天陰漠漠,新泉出地響浪浪。
幽人自解羲皇趣,林下何妨午夢長。

注:圖片為清代畫家翟繼昌(1770-1820)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