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則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手機已經(jīng)成為家長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手機的出現(xiàn),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上了手機,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潛在威脅。因此,廣大家長朋友們需要充分認識到孩子沉迷手機的征兆,理解他們依賴手機背后的心理需求,意識到沉迷手機可能帶來的危害,并學會科學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從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希望大家在有關手機管理的家庭教育過程中,善于觀察、巧用方法,做智慧家長,讓孩子遠離手機依賴。 圖 孩子沉迷玩手機 一、孩子沉迷手機的幾個征兆 孩子沉迷手機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首先,孩子沉迷手機的征兆之一是注意力不集中。當孩子對手機過度依賴時,他們往往會變得容易分心,無法專注于學習或其他活動。這種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他們的學業(yè)表現(xiàn)和社交能力,甚至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和與家人、同學的關系惡化。其次,孩子沉迷手機還表現(xiàn)為情緒波動較大。過度使用手機會使孩子沉浸在虛擬世界中,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導致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和易怒,他們會因為手機使用受限而情緒失控或煩躁,這些都是情緒波動的表現(xiàn)。除此之外,過度沉迷手機還會讓孩子慢慢忽略自己在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需要承擔的角色義務,例如:什么事情都依賴父母去做、對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一拖再拖等。當孩子變得不愛思考、拖延成性,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就會慢慢丟失。 圖 孩子沉溺于手機虛擬世界 二、過度依賴或沉迷手機的心理需求 (一)獲取社交情感的滿足和支持 手機作為一種數(shù)字化工具,為孩子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快樂。它不再只是簡單的通訊工具,更像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們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尋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滿足了他們對社交與歸屬的渴望。通過手機屏幕上的社交軟件留言或游戲中的成就感,孩子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得溫暖的陪伴和安慰,填補了他們內(nèi)心的空虛和孤獨。手機已經(jīng)成為孩子們情感世界的一部分,他們依賴手機來獲取情感滿足和支持,從而穩(wěn)定內(nèi)心的焦慮和不安。 (二)缺乏家長的陪伴,轉(zhuǎn)而依賴手機 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家長往往忙于工作,孩子們?nèi)狈ψ銐虻呐惆楹完P注。在這種情況下,手機成為他們最親密的朋友和傾訴對象。手機上的社交軟件、游戲等提供了一個虛擬的陪伴空間,讓孩子們感到不再孤單,獲得了一種虛擬的安慰和陪伴。孩子們?nèi)狈φ嬲挠H子陪伴,往往導致了對手機的過度依賴和欲罷不能的狀態(tài)。他們渴望得到關愛和關注,但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滿足,手機提供了一種便捷的途徑,讓他們在虛擬世界中尋找到了表達自己的機會,滿足了被傾聽、被理解、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手機成為了填補這種缺失的一種方式,讓他們感到仿佛有了一個永遠陪伴的朋友。因此,他們會不自覺地沉湎于手機的世界,無法自拔。 圖 孩缺乏家長陪伴 (三)對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和引導不足 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在于缺乏興趣愛好的培養(yǎng)和引導,這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和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家長往往過于關注孩子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要性。現(xiàn)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家庭的娛樂方式也更多地依賴于電視和手機等數(shù)字產(chǎn)品,導致孩子缺乏參與各種實際活動的機會,難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其次,社會環(huán)境也對孩子缺乏興趣愛好造成了影響。此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傳統(tǒng)文化的淡化,孩子們接觸到的文化藝術(shù)活動和體育運動相對較少,很難從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加之同齡人間的社交方式也更多地依賴于手機和社交軟件,孩子們?nèi)狈εc他人互動的機會,進一步加劇了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三、沉迷手機的危害 (一)視力下降 想象一下,當孩子整天低頭盯著手機屏幕,眼球仿佛被吸進去了一樣,長時間如此會導致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甚至出現(xiàn)眼部不適癥狀,如干澀、疼痛等。這種情況下,孩子的眼睛就像是被“手機黑洞”吸走了光芒,變得黯淡無光。 (二)影響學習成績 當孩子一邊玩手機,一邊還得應付學校的作業(yè)和考試!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可謂是“分身乏術(shù)”,效率自然不會高。長時間沉迷手機會讓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學習效率大打折扣,成績也難以令人滿意。 圖 孩子沉迷手機影響學習成績 (三)降低社交意愿 長時間與手機為伴,他們逐漸失去了與家人和朋友面對面交流的興趣,更愿意沉浸在虛擬世界中。這種行為導致了孩子對于真實社交的逃避,社交技能也因缺乏實踐而逐漸生疏。他們可能會選擇在家里宅著,拒絕外出與他人交往,從而導致社交圈變得越來越小,甚至出現(xiàn)社交孤立的現(xiàn)象。 四、家長如何科學引導孩子使用手機 (一)設立明確的手機使用規(guī)則 家長應與孩子共同商討并制定手機使用規(guī)則,包括使用時間、地點和內(nèi)容等。例如,規(guī)定在家庭聚餐時間和睡前半小時禁止使用手機,以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和交流時間。制定規(guī)則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學習任務和家庭生活情況,讓規(guī)則具有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二)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成為良好的榜樣,正確使用手機。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間,避免在孩子需要關注和交流的時候過度沉迷于手機。我們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與孩子的交流、互動和共同活動中,例如一起做飯、玩游戲或戶外運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愛,從而影響他們形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 (三)采取防沉迷及時間控制手段 在孩子使用手機時,家長可以借助家長監(jiān)督軟件或手機設置功能,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內(nèi)容和時間。通過設置屏幕時間限制或者應用程序限制,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合理分配時間,避免沉迷于手機而忽視學業(yè)和戶外活動。 (四)增加家庭活動和親子互動時間 家長可以主動增加家庭活動和親子互動時間,與孩子一起參加戶外活動、共同做家務或者玩游戲。通過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共同體驗,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系,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關懷,從而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圖 增加親子互動時間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科學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以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首先,制定明確的手機使用規(guī)則,榜樣示范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其次,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限制手機使用的內(nèi)容和時間,并增加家庭活動和親子互動時間。通過這些措施,家長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觀念,助力孩子的快樂成長。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