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明病可以歸納為三個治法,分別是吐、下、清。四個核心藥物,分別是大黃、生石膏、芩連柏、梔子。因為黃芩、黃連、黃柏都屬于苦寒清熱的藥物,性味近似,我們稱之為芩連柏,當成一個藥物來看待。 吐法:邪實在胃或胃以上,用吐法,瓜蒂散。 下法:里實熱證,代表藥是大黃。大黃代表方證又分為三種:(1)陽明腑實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麻子仁丸。蜜煎導方腸道津液不足,無里熱,實際上歸屬于太陰病。(2)陽明蓄血證,血不下,瘀血與熱相結,用下法,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丸。(3)水熱互結的陷胸證,大陷胸湯、大陷胸丸。輕證痰熱互結,小陷胸湯。 清法:無形之熱,不伴有實邪,用清法,代表藥有石膏、芩連柏(黃芩、黃連、黃柏)、梔子。(1)生石膏代表方: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太陽陽明合病,有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越婢湯。少陽陽明合病,有小柴胡加生石膏湯。(2)芩連柏代表方: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黃芩湯、黃連阿膠湯、小陷胸湯。(3)梔子代表方: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姜豉湯、枳實梔子湯、梔子厚樸湯、梔子干姜湯。 這樣一來,陽明病的病機、治法、方藥,基本概括全了。 陽明病病機、治法、常見方證 |
|
來自: dushengta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