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加綜合征 ” 布-加綜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指肝后段下腔靜脈或(和)肝靜脈狹窄或完全閉塞的病變。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肝大,進行性肝功能損害和大量腹水,嚴重的患者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嘔血和黑便,晚期患者均并發肝硬化。本文將介紹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治療布-加綜合征的手術要點。 1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是采用特殊腔內血管器械,經頸靜脈途徑建立肝內位于肝靜脈和門靜脈主要分支的人工分流通道,并置入金屬支架以維持其永久通暢的一種手術方式(圖1)。 ![]() 圖1: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 2 適應證 主要適應證如下:
3 禁忌證
4 手術要點、難點及對策 造影并測量下腔靜脈壓力 穿刺右側頸內動脈,于透視下插管至右側肝靜脈,注入少量造影劑以了解肝靜脈和下腔靜脈的關系并測量下腔靜脈壓力。 肝內穿刺與門靜脈造影流程 在導絲引導下交換導管鞘,插入改進的Ross針。針尖宜先在硬物上適當加壓使之稍有彎曲,以免引入時刺破導管鞘。 將穿刺針經導管鞘置入右肝或中肝靜脈內,針尖朝向腹側,以胸壁金屬標記為靶向,向門靜脈右干行肝內穿刺。邊退針邊抽吸,如抽出血液則注射少量造影劑,若門靜脈分支顯影,則表示穿刺成功。隨即經穿刺針置入加強導絲送至門靜脈主干并到達脾靜脈,拔出穿刺針后沿導絲置入多功能導管測量門靜脈壓力,從而計算出門肝靜脈壓力梯度,后行門靜脈造影。此時可見胃底靜脈曲張顯影,并顯示門靜脈及肝脈的分流通道。 肝靜脈-門靜脈穿刺通道擴張 拔除造影管,沿導絲插入直徑7mm的球囊擴張導管,并置入肝靜脈及門靜脈間的穿刺通道內,將肝組織通道擴張至10mm。由于該操作常導致患者劇痛,因此應適量注射替啶止痛。 置入支架 擴張滿意后(一般擴張2-3次),置入45cm 11F導管鞘,經此導管鞘向肝組織通道內準確置入Palmaz或Wallatent支架。
支架置入完畢即行門靜脈造影,顯示門-體靜脈分流成功(圖2)。此時食管賁門周圍靜脈曲張應不顯影,如仍見靜脈曲張,可經Cobra導管向冠狀靜脈內插管注入硬化劑丙烯酸異丁酯與碘油(按0.8:1體積比例)混合液1-2ml。測量門靜脈壓,一般門靜脈壓應降至1.6kPa以下。 ![]() 圖2:TIPS術前和術后示意圖 A.TIPS術前;B.TIPS 術后 移除導管 拔除導管,在頸內靜脈留置一短導管作為維持靜脈輸液的通道,并用消毒不干膠敷料進行封閉。 術中注意事項
文章來源: 李毅清,劉昌偉.《血管外科手術要點難點及對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