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業規劃群 根據燈塔-黨建在線的最新消息,10月08日發布《山東省2025年度選拔錄用選調生公告》。 本次選調共計1640名,分兩批開展選調工作。第一批院校為: 第一批,面向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17所高校畢業生實施定向選調。 第二批院校為:面向部分高校及相關專業(見附件)畢業生實施定向選調;面向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實施常規選調。 二、部分高校的相關專業 北京交通大學:系統科學 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 北京科技大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林學 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首都師范大學:數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外交學院:政治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學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學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設計學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學 華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 河北工業大學:電氣工程 山西大學:哲學、物理學 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內蒙古大學:生物學 遼寧大學:應用經濟學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延邊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東北師范大學:主義馬克思理論、教育學、世界史、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畜牧學 東北林業大學:林業工程、林學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藥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學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 上海大學:機械工程 蘇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 中國礦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 河海大學: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南京林業大學:林業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 南京農業大學: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 中國藥科大學:中藥學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學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 安徽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合肥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福州大學:化學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河南大學:生物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華中農業大學: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 湘潭大學:數學 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 暨南大學:藥學 華南農業大學:作物學 廣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 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 海南大學:作物學 廣西大學:土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四川農業大學:作物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中藥學 西南大學:教育學、生物學 西南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 貴州大學:植物保護 西藏大學:生態學 西北大學:考古學、地質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長安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陜西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 青海大學:生態學 寧夏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石河子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寧波大學:力學 南方科技大學:數學 上海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軍醫大學海軍: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班長、副班長、班生活委員、班學習委員、班衛生委員、班體育委員、班紀律委員等;班團支部書記、班團支部副書記、班團支部組織委員、班團支部宣傳委員等;院系團總支學生組織委員、院系團總支學生宣傳委員等;校(院系)學生會主席、校(院系)學生會副主席、校(院系)學生會秘書長、校(院系)學生會副秘書長、校(院系)學生會辦公室主任、校(院系)學生會辦公室副主任、校(院系)學生會某部部長、校(院系)學生會某部副部長;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委員等。未列入名錄的,可填寫規范的名稱、規范格式:班××(職務);院系學生會××(職務);校學生會××(職務)。 學生干部不包括:學生會干事、第二課堂中心主任、心理咨詢室主任、記者團團長、編輯部、廣播站、電視臺、網站等單位管理成員、青年志愿者聯合會、各類協會、藝術團、研究小組、學習小組、黨小組等組織負責人及成員,以及其他不被認定為學生干部的名稱。 (1)提交報名信息(10月9日9:00—10月17日16:00)。符合條件且具有報考意愿的人員,登錄報名系統進行注冊報名。查看職位計劃、提交報考信息、選擇報考職位,點擊“報名確認”后,等待資格審核。報名人員必須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證進行報名考試,報名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必須真實一致。在資格審核前多次提交報考信息的,后一次填報自動替換前一次填報信息。 (2)查詢資格審核結果(10月9日11:00—10月17日18:00)。報考人員須于規定時間內,及時登錄報名系統查看資格審核結果。報名信息一經審核通過,不能更改。報名信息尚未審核或未通過審核的,在10月17日16:00前可以更改,逾期不能更改。 報考人員在資格審核通過后,登錄報名系統下載打印《山東省2025年度選調生推薦報名表》(以下簡稱《推薦報名表》),經本人簽字確認,交所在院系黨組織及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審查蓋章后,筆試時交給工作人員。凡未經組織推薦,或雖經組織推薦但與報考要求不符的,一律取消報考資格。 職位的報名人數形成競爭方可開考。被取消選調計劃職位的報名人員,可改報其他符合條件的職位。 (1)筆試。10月27日,地點設在校內或高校所在城市。報考人員于10月24日登錄報名系統,下載打印筆試準考證。報考人員憑與報名時姓名、身份證號碼一致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筆試準考證及《推薦報名表》到指定地點參加筆試。筆試內容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寫作等,滿分為100分。根據選調計劃和筆試情況,確定筆試成績合格分數線。報考人員登錄報名系統查詢本人筆試成績。 按照職位計劃錄用人數1:5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面試、考察人選,競爭比例達不到1:5時,筆試成績在合格線以上的,全部進入面試、考察范圍。 (2)面試。11月中旬,在濟南或高校集中進行。面試客觀全面了解人選的政治品質、思想道德、基本能力、發展潛力,成績采用百分制計算,合格線為60分。 根據筆試、面試成績各占40%、60%的比例,按百分制計算考生的綜合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綜合成績均計算到小數點后兩位數,尾數四舍五入。按1:1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進入體檢環節人選。擬選調計劃最后1名綜合成績并列人員,按照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如筆試成績也相同,則按筆試客觀題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 報考人員只能報考1個定向選調職位或常規選調職位。職位計劃和報名時間另行通知。 (1)定向選調 ①提交報名信息。符合條件且具有報考意愿的人員,登錄“燈塔—黨建在線”網站(http://www./,以下簡稱“報名網站”),選擇“錄用選調生”中的“定向選調職位報名入口”登錄報名。提交報考信息、選擇報考職位,點擊“信息確認”后,系統生成并提示下載《山東省2025年度選調生推薦報名表》(以下簡稱《推薦報名表》)。報名人員必須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證進行報名考試,報名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必須真實一致。 ②上傳審核資料。報考人員在信息確認后,登錄報名網站下載打印《推薦報名表》,交所在院系黨組織及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審查蓋章后,制作成清晰的電子文檔(掃描或拍攝,電子文檔須處理為jpg格式,大小控制在100K-300K),通過報名系統上傳。上傳成功后,進入報名資格待審核狀態。在資格審核前多次提交報考信息的,后一次填報自動替換前一次填報的信息。 ③查詢資格審核結果。資格審核時間一般需1—2個工作日,報考人員須于規定時間內,及時登錄報名網站查看資格審核結果。報名信息一經審核通過,不能更改。報名信息尚未審核或未通過審核的,在規定時間前可以更改,逾期不能更改。 ④報名確認。資格審核通過后,報考人員須于規定時間內進行報名確認。報名確認后,方為報名成功;未按期進行確認的,視為放棄報名。 報考人數與選調計劃比例達不到3:1的,按此比例相應核減或取消選調計劃。資格條件或要求特殊的職位,經研究可適當降低開考比例到2:1。被取消選調計劃職位的報名人員,可改報其他符合條件的職位。核減和取消選調職位計劃將在報名網站上予以公布。 (2)常規選調 ①提交報名信息。符合條件且具有報考意愿的人員,登錄報名網站,選擇“錄用選調生”中的“常規選調職位報名入口”登錄報名。提交報考信息、選擇職位后,系統生成《推薦報名表》,點擊“信息確認”等待資格初審。報名人員必須使用有效居民身份證進行報名考試,報名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必須真實一致。 ②查詢資格初審結果。資格初審時間一般需1—2個工作日,報考人員須于規定時間內,及時登錄報名網站查看資格初審結果。報名信息一經初審通過,不能更改。報名信息尚未初審或未通過初審的,在規定時間前可以更改,逾期不能更改。在資格初審前多次提交報考信息的,后一次填報自動替換前一次填報信息。 ③報名確認。報名資格初審通過人員須于規定時間內進行報名確認。報名確認后,方為報名成功;未按期進行確認的,視為放棄報名。 報考人數與選調計劃比例達不到3:1的,按此比例相應核減和調劑選調計劃。對未達到規定比例的選調計劃,研究生計劃轉入本科生職位計劃,該選調計劃其他條件不變,本科生計劃達不到規定比例的,相應核減計劃。被取消選調計劃職位的報名人員,可改報其他符合條件的職位。核減和調劑選調計劃將在報名網站上予以公布。 (1)筆試。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報考人員于考試前登錄報名網站,下載打印筆試準考證。報考人員憑與報名時姓名、身份證號碼一致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和筆試準考證到指定地點參加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成績采用百分制計算。根據選調計劃和筆試情況,確定筆試成績合格分數線。報考人員須參加所有科目考試且成績均有效,其筆試成績方有效。報考人員登錄報名網站查詢本人筆試成績。 (2)常規選調資格復審和填報志愿。根據筆試成績,在合格分數線以內,按選調計劃1:3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分別確定面試人選,并在報名網站公布面試分數線。面試人選登錄報名網站,下載打印《推薦報名表》交院系黨組織和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審查蓋章,同時攜帶學校核發的就業推薦表、筆試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等有關資料,在規定時間到指定地點進行面試資格復審。資格復審結束后,各市分別組織考生填報志愿,志愿填報到縣(市、區)。 (3)面試。采取結構化面試方式進行,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根據筆試、面試成績各占50%的比例,按百分制計算考生的綜合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綜合成績均計算到小數點后兩位數,尾數四舍五入。按1:1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體檢考察人選。擬選調計劃最后1名綜合成績并列人員,按照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如筆試成績也相同,則按筆試客觀題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體檢考察人選的面試成績不得低于60分,其中面試人員形不成有效競爭的,擬確定為體檢考察人選的面試成績不得低于所在考點同一場次其他進入體檢考察范圍人選的面試最低分。 (一)體檢。按照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和要求執行。除特殊情況經組織部門同意外,報考人員不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參加體檢的,視作自動放棄。對體檢過程中弄虛作假、隱瞞實情造成結果失真的人選,取消選調資格。體檢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二)考察。按照公務員錄用考察有關規定,考察組與進入考察環節人選的同學、老師或院系負責人進行談話,客觀全面考察了解人選的政治品質、思想道德、基本能力、發展潛力。按照中央和我省關于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有關規定,對考察對象的檔案進行嚴格審核,重點審核提供的報考信息和相關材料是否真實、準確,是否符合規定的報考資格條件等內容。考察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根據綜合成績等結果,等額確定擬選調人選名單。擬選調人選在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或報名網站統一向社會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第一批選調已公示人選不得再報考第二批選調職位。公示期滿后,對沒有影響選調問題的擬選調人選,簽訂就業協議;對發現有影響選調問題并查實的,取消選調資格。未按規定要求完成簽約的,取消錄用資格。簽約后,未經組織部門同意,不得解約。 (一)崗位安排。根據本人填報志愿和工作需要,報考定向選調職位人員,錄用后一般安排在省、市、縣級機關工作;報考常規選調職位人員,錄用后安排到鄉鎮(街道)工作。工作單位確定后,辦理錄用審批手續,錄用為選調生。擬錄用人選檔案須在規定時間內轉送到錄用單位,無正當理由不在規定時間內轉送的,取消選調資格。選調生錄用后,試用期為1年,試用期滿由錄用單位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根據公務員法有關規定辦理任職定級、公務員登記等手續;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錄用資格。 (二)基層鍛煉。選調生錄用后,統一到基層鍛煉2年,優先安排到鄉村振興示范村或第一書記幫包村工作。其中,市級及以下選調生到村任職2年;省直機關選調生到村任職1年后,再到鄉鎮(街道)鍛煉1年。在基層鍛煉期間,由縣級組織部門安排一名思想好、作風正、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對其進行思想引導和工作指導。在村任職期間,履行大學生村官有關職責,按照大學生村官管理。基層鍛煉期滿后,對基層鍛煉情況進行全面考核,作為跟蹤管理培養使用的重要參考。定向選調生鍛煉期滿后,返回選調單位工作,本人志愿留在基層工作的,安排留在縣鄉基層工作。對在縣鄉工作的選調生,基層鍛煉期滿表現優秀的,及時安排擔任鄉鎮(街道)、縣(市、區)直部門中層正職。 (三)培養提升。將選調生培訓納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正式到崗前,由省委組織部統籌開展初任培訓,幫助選調生熟悉情況、轉變角色。強化理論教育和能力提升,省、市組織部門每年組織推薦優秀選調生參加各類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黨性修養培訓班。省委組織部每年舉辦選調生示范培訓班,市委組織部定期組織選調生參加各類專業能力提升培訓班。強化實踐鍛煉,有計劃統籌安排崗位輪換,通過掛職鍛煉、參與重大工作專班、到先進地區企事業單位實踐等方式,為選調生歷練成長搭建平臺。在縣鄉換屆、日常補充調整時,注重將表現優秀的選調生選拔進縣鄉黨政領導班子。 (四)政策保障。在基層鍛煉期間,根據有關要求發放生活補助。省直定向選調生每人每年安排2萬元工作經費,市直定向選調生工作經費按各市制定的標準執行;錄用單位為選調生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定向博士選調生工作滿四年,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可提拔到副處級領導崗位,在省內統籌安排。符合當地人才引進政策的,可享受相應支持待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