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支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它的出現對戰爭和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最初,槍支只是軍事力量的象征,但如今在一些國家,尤其是美國,擁有槍支已經是普通公民的權利,還被寫入憲法。那么,槍支究竟是在什么時候發明的呢? ![]() 火藥的發明 ![]() 大約在公元850年,中國的煉金術士在研制“長生不老藥”時意外發明了火藥。這種黑色粉末由木炭、硝石和硫磺混合而成,被稱為“火藥”。宋朝是第一個在戰爭中使用火藥的朝代,他們利用火藥來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 最初的槍支 ![]() 火銃是一種古代中國發明的早期火器,通常由竹筒或金屬筒制成。它通過在筒內裝入火藥并點燃,產生爆炸力來發射長矛或其他彈丸。火銃是歷史上最早的槍械之一,標志著火器時代的開端。宋朝就是使用這種武器來攻擊蒙古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宋朝不斷改進對抗蒙古人的武器,開發出更多使用火藥的武器,包括最早的大炮和手榴彈。 ![]() 火藥傳入歐洲 ![]() 火藥在13世紀傳入歐洲,可能是通過中亞的絲綢之路傳入的。歐洲各國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不斷改進火藥的配方,最終達到了最佳比例:約75%硝石、15%木炭和10%硫磺。到了1350年,簡單的火藥大炮在英法軍隊中已經很常見,并在百年戰爭中被持續使用并改進。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改進型大炮被設計出來,其中很多大炮都變得小巧便攜。 ![]() 手炮 ![]() 最終,在15世紀初,手炮被開發出來,這是一種真正的個人手持火器。奧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時,就使用了這些火炮。強大的新武器,讓歐洲傳統的城墻防御基本上失去了作用。 手炮是14世紀末出現的一種火器,配有火藥袋和拉桿,使單個士兵能夠輕松射擊。手炮很可能是歷史上第一種個人使用的槍支。 ![]() 現代手槍的發明 ![]() 歷史學家通常認為中國的火槍是第一支槍。然而,在15世紀之前,這些早期槍支難以發射,需要雙手和燃燒的引信來點燃火藥。 為了提高射擊效率,于是就有人發明了擊發裝置,這是一種內部發射機制。這種裝置可以使攜帶式火器的射擊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最早的擊發裝置是燧發槍。經過一系列改進,已經逐漸接近現代槍支。 已知最早使用燧發槍的是15世紀的法國火繩槍,這是一種短槍管長槍(步槍),肩扛使用但足夠小巧,可以由一人操作。火藥浸透的線繩在S形活動臂的兩端燃燒,直到觸及爆炸粉盤,讓小球飛向敵人。盡管燧發槍已經很準確了,但外形笨重,且每次準備發射至少需要兩分鐘。 后來,槍支因為更經濟而逐漸取代了舊式武器。成為高技能的劍客或弓箭手需要終生訓練,而普通士兵經過幾周或幾個月的訓練就能成為有能力的火槍手。 槍支的出現,不僅增加了士兵的數量,還對武裝戰斗的性質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軍事技術中,只有馬匹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超過了槍支。 在19世紀末,步槍完全取代火槍成為軍事武器。1776年1月,英國軍隊首次下令制造1,000支步槍,采用威廉·格賴斯設計的款型作為官方裝備。 ![]() 火器創新 ![]() 中國的噴火槍與今天使用的槍有很大差別。以下是一些著名現代槍支的起源。 左輪手槍:左輪手槍是一種可以連續發射多發子彈而無需重新裝彈的手槍。雖然其基本設計可以追溯到17世紀,但左輪手槍直到1835年由塞繆爾·柯爾特制造出他的版本后才流行起來。柯爾特使用可互換的部件制造槍支,這使得他的手槍成為美國內戰期間(1861-1865年)最廣泛使用的槍支。 機槍:在美國內戰期間,士兵使用了一種早期機槍,稱為加特林機槍。這種槍由理查德·喬丹·加特林于1862年發明,采用手搖機制進行快速射擊。無煙火藥的發明促成了哈勒姆·馬克西姆在1884年開發出馬克沁機槍。與手搖的加特林機槍不同,馬克沁機槍是通過后坐力驅動的,并因此在美西戰爭(1898年)和南非布爾戰爭(1899-1902年)中出名。馬克沁式槍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仍然流行,但最終被突擊步槍取代。 突擊步槍:突擊步槍可以在自動和半自動射擊模式之間切換。德國發明家雨果·施梅瑟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支突擊步槍,名為"sturmgewehr" 44(“突擊步槍”)。在二戰后期,俄羅斯發明家米哈伊爾·提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開發了現在著名的AK-47。(AK代表“自動卡拉什尼科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