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聯合國大會上,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拿出一瓶白色洗衣粉,說這是伊拉克的化學武器。師出有名后,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大舉出兵,平推伊拉克,把薩達姆送上了斷頭臺,同時在伊拉克制造了數百上千萬難民。 2001年至2021年,以美國為首的列強入侵阿富汗,美軍在阿富汗最多時約10萬人,陣亡2420人。 美國對伊拉克和阿富汗之間的伊朗,各種敲打,制裁、暗殺將領和科學家等,明暗招數都使遍了,就是沒有全面出兵,重要原因是伊朗地形復雜。 伊拉克地處兩河平原,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西北部山脈是庫爾德人控制區(qū)。阿富汗可不是伊拉克那種一馬平川的地形,阿富汗多山,山地和高原占80%,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最高峰為東北部興都庫什山脈的諾夏克峰,海拔7485米。 伊朗面積比阿富汗大,地形比阿富汗復雜,我們來看看伊朗的主要地形地貌。 【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的咽喉】 波斯灣這個名稱來自伊朗,阿拉伯人稱為阿拉伯灣。波斯灣面積約24萬平方千米,東西長接近1000千米,南北最寬約338千米,最窄只有約56千米。 波斯灣最窄處叫霍爾木茲海峽,海峽北部是伊朗,南部這個突出部位屬阿曼。伊朗擁有海峽北部的霍爾木茲島,其海域得以向南推移,控制大部分的水域。而阿曼這個尖角又是一塊以沙漠為主的飛地,伊朗主導海峽的控制權。 波斯灣是全球石油最多的地方,堪稱世界最富的海灣,霍爾木茲海峽因此成為繁忙的水道,它是波斯灣的咽喉。美國在波斯灣有很多利益,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設在巴林,美國在巴林、卡特爾、科威特、阿聯酋等國還有多個軍事基地。 波斯灣平均水深只有約40米,最深處也只有約104米。這種地理形勢決定了,美軍的潛艇幾乎無所遁形,沒有必要開進波斯灣。而航母的吃水深度最起碼要保證20米,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比如汽車寬兩米,道路肯定要比汽車寬一些,航母大致只能在有限的深水區(qū)游弋。 在霍爾木茲海峽,美軍大型艦艇的航道非常狹窄,伊朗部署在北岸的火炮,不須太高精度,只要火力覆蓋固定航道,肯定能重創(chuàng)美軍戰(zhàn)艦,甚至擊沉。 美軍每次有大型艦艇通過海峽,都如臨大敵,不僅要將艦隊拉成長隊避免擁擠,空中還會有數不清的戰(zhàn)機翱翔偵查。 伊朗還有一個殺手锏,他們的摩托艇目標小,經常悄悄跟隨偵查美國軍艦。伊朗有一個作戰(zhàn)計劃,包括用數百架摩托艇,搭載魚雷或輕型火炮,圍攻美軍的航母。由于排成長蛇狀通過海峽,美軍航母缺少其他護衛(wèi)艦的保護,究竟摩托艇能否擊沉航母,未來戰(zhàn)爭實踐中才能驗證。 霍爾木茲海峽,成為伊朗反制美國的一個戰(zhàn)略要地,其以攻為守的地理形勢,扼住波斯灣美軍的咽喉。 【扎格羅斯山脈】 扎格羅斯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600千米,平均寬度約240千米,小部分在土耳其與伊拉克境內,大部分位于伊朗境內。 扎格羅斯山脈是亞歐板塊與阿拉伯板塊沖撞形成的,原本的沉積巖層產生大規(guī)模皺折地形。風化作用將泥巖等較軟的巖層侵蝕掉,留下裸露的石灰?guī)r、白云石等較硬的巖層,形成許多直條狀的山脊。 扎格羅斯山脈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阿拉拉特山(5137米)位于土耳其境內,伊朗境內最高峰是扎爾德峰(4548米)。往東南海拔逐漸降低,到伊朗法爾斯省只有4000米以下的山峰。 扎格羅斯山脈西部坡度大,多寬闊的谷地和盆地,降水較多,河流穿過四面皆山的平原或溝壑,水流量大,山間平原肥沃,為伊朗農牧業(yè)區(qū)。山脈東部坡度小,氣候干燥少雨,寒暑溫差大,大陸性氣候明顯。 古代波斯的首都,波斯波利斯、設拉子、伊斯法罕,都在扎格羅斯山脈上。扎格羅斯山脈是一條壯觀的天然分界線,西方入侵波斯,很難跨越扎格羅斯山脈。雖然亞歷山大帝國、阿拉伯帝國等勢力短暫征服過波斯,但波斯人大部分時間都保持獨立自主,波斯文化與西方也是截然不同的。 伊朗的石油產地,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脈靠近波斯灣西北部之處。胡齊斯坦省不僅地勢低,這里也是波斯灣重要的產油區(qū)。兩伊戰(zhàn)爭不僅爭奪的是出海口,也爭奪石油資源。 【厄爾布爾士山脈】 厄爾布爾士山脈,環(huán)繞里海南部,呈弧形走向,褶皺山體,以巖層為主,東西長約900千米,寬度約60-130千米。由于南北板塊擠壓,厄爾布爾士山脈與高加索山脈是同時期崛起的。 厄爾布爾士山脈最高峰是達馬萬德山,海拔約5610米,是伊朗最高峰,也是亞洲最高的火山。達馬萬德山位于德黑蘭東北約66千米,傳說諾亞方舟在大洪水后擱淺在這里。達馬萬德山最后一次爆發(fā)大約是公元前5300年,現在附近噴氣孔還噴出硫磺和溫泉,這是一座輕度活火山。 厄爾布爾士山脈分三段,西段又稱塔雷什山脈,西北延伸到阿塞拜疆境內,長約200千米。東段延伸到土庫曼斯坦境內,長約300千米。中間這段長約400千米,寬度和高度也都比兩側大。 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山脊并不對稱,靠里海一側坡度陡急,另一側相對平緩,等于伊朗家門口一道天然防線。當然這道防線也是有代價的,它也擋住了里海的濕潤空氣,雨霧沖不過來。中間這段山脈靠里海的北側年雨量達1000毫米,為森林分布區(qū)。南坡氣候干燥,年雨量280-500毫米,植物屬旱生草原型。伊朗首都德黑蘭就在南坡,氣候干燥,也沒什么大河,只能在山上修筑一系列水壩,卡拉季水壩和賈哲魯德水壩主要向德黑蘭供水。 伊朗人口8855萬(2023年),其中德黑蘭1400多萬(2023年),是伊朗唯一的超大城市,放在全球可以排進前20位。伊朗有31個省,德黑蘭省的面積只有1.88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1600萬,而且還在高速增加中。 德黑蘭距波斯灣有600多千米,北邊是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邊是卡維爾鹽漠,都是人跡罕至之處,不過東西方向處于古代絲綢之路上。絲綢之路在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這條線,有點像我們的河西走廊,也是位于祁連山腳下,靠雪山融水滋潤,同樣是絲綢之路的要道。德黑蘭有點像我國河西走廊武威、張掖這種重要的中轉站。 【卡維爾鹽漠】 卡維爾的波斯語意為“鹽沼”,卡維爾鹽漠長約800千米,寬約320千米,面積約7.76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24位。 卡維爾鹽漠夏季溫度可達50°C,冬季還會降到-20°C。冬季有少量降雨,周圍山脈融雪后,會形成季節(jié)性的溪流和湖泊。炎熱的氣候又導致水分快速蒸發(fā),從而形成鹽分很高的沼澤地和泥沙地。 從空中看,卡維爾鹽漠分布著星星點點的大小湖泊,最大的一個位于西部,面積達到約4000平方千米。 【盧特沙漠】 盧特沙漠,南北長約480千米,東西寬約300千米,面積約5.18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27位。盧特沙漠海拔比周邊山脈低,是一個盆地,風沙大,沙丘高達300米。 盧特沙漠是地球上溫度最高的地區(qū)之一,監(jiān)測到的最高溫度為70.7°C,跟我國吐魯番盆地類似。 以上是伊朗地形的主要特征,伊朗面積約164.5萬平方千米,而阿富汗只有64.75萬平方千米。阿富汗地形復雜,美軍20年都不能消滅塔利班,要是美軍打面積兩倍多,地形更加復雜的伊朗,肯定信心不足。 除了地形原因,美國也要考慮國家大戰(zhàn)略,如果不計成本攻擊伊朗,把軍力都拖在中東,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會更加強大,美國承受得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