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吳氏裔孫迎祭延陵始祖紀事 吳友湖
一、季札公生平簡介: 季札公系泰伯公十九世孫,吳王壽夢之四子。生于周簡王十年(前576)四月十三日,逝于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八月十八日,壽享九十有二。因四兄弟中數他最賢,其父壽夢要他繼承吳國王位,奈他堅辭不就,終于讓三位兄長及侄兒繼位,成為歷史上聞名的至德第三人。為了讓國,季札兩次棄室而耕,避居延陵。長兄諸樊一繼位,為確保季札以后能繼位,馬上廢除父終子繼的舊習,實施兄終弟及的新法;二兄余祭繼位后,封季札為延陵王,史稱延陵季子;三兄夷昧繼位后,又讓季子出使列國。出使中,季子觀樂論政、務德救陳、掛劍酬心,為吳國爭得了無限榮光。 ![]() 由于季札的讓國美德及仁義高風,故后來歷代帝君褒封其為“延陵王”、“昭德侯”、“季子之神”,并勒建嘉賢廟,讓其永享民間祭祀。圣人孔子也為其陵墓題字:“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史稱十字碑。《列傳》、《左傳》、《公羊》、《禮記》對其生平事跡均有記敘。 蓋因吳國古時屬渤海地,而延陵為季禮封地,故后以諸樊、余祭、夷昧衍傳的子孫為渤海衍派;而季札傳衍的子孫為延陵衍派,以示區別。 ![]() 二、泉州地區延陵裔孫迎祭季札公年份一覽表: 第一輪: 1942年 官橋田墘村 1943年 惠安大吳鄉 1944年 豐州鎮黃龍鄉 1945年 磁灶鎮大埔村 1946年 安海鎮靈水鄉 1947年 磁灶鎮磁灶鄉 1948年 磁灶霞浯鄉 1949年 泉州解放迎祭停止 第二輪: 1993年 石獅市湖邊村 1994年 豐州鎮黃龍鄉 1995年 南安縣侖蒼鄉 1996年 石獅三吳松茂村 1997年 龍湖中山街陽溪坑東村 1998年 安海鎮靈水鄉 1999年 青陽鎮霞浯鄉 2000年 羅山鎮后林村 2001年 磁灶鎮磁灶鄉 2002年 晉江市深滬鎮 2003年 晉江市金井鎮 2004年 南安市水頭鎮 2005年 晉江市英林鎮 2006年 泉州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 敬祖祭文 祖德宗功,子孫莫忘,吾祖季札,禮讓謙恭。 遜國讓位,繼祖遺風, 禮讓為懷,千秋贊頌。 千乘之國,一讓再讓, 棄室而耕,延陵封王。 出使列國,君王迎送, 行禮適義,為國爭光。 觀樂論政,預曉衰隆, 非學而知,才識無雙。 務德救陳,慈善心胸, 罷兵息伐,黎民免傷。 掛劍酬心,情深義濃, 守信仗義,世人欽崇。 習禮守節,言簡意重, 三讓情懷,萬古流芳。 歷代帝君,降敕褒封, 季子之神,昭德候王。 賜廟嘉賢,香火興旺, 千秋萬代,孤芳獨賞。 孔圣題碑,榮樹墓家, 十字書銘,永煥光芒。 德昭日月,義重山峰, 賢者季子,氣貫長虹。 今逢盛世,旭日當空, 中華大地,民生安康。 吾祖庇佑,裔孫興隆, 衍傳五洲,爾熾爾昌。 祖先業績,賢昆光揚, 承前啟后,為國效忠。 開拓進取,奮發圖強, 振興中華,繁榮桑梓。 同心同德,再創輝煌, 神其共鑒,俎豆尚饗。 ![]() 延伸閱讀: 閩南泰伯廟之緣起 清康熙初期,磁灶吳氏一世祖先舉公的十一代孫禮科公吳愈圣開創官橋圩(今南安市官橋鎮街)。 ![]() △官橋吳氏家廟 吳禮科(字梅麓)經過認真勘察選擇在南邑三十四都官橋一處小山坡設城造寨建官衙,同時建家廟及小姐樓。落成后禮科公從任所帶回延陵始祖季子公圣像供奉在家廟,由族人長期供奉。 至1942年經多方發動才在田墘村邀請泉州府縣宗親宗長共商輪祀事宜,深得各縣宗長代表熱烈響應,經協商以拜杯勝負決定輪祀。1942年在官橋田墘村首啟迎祖祭典,1943年惠安大吳鄉,1944年南安豐州鎮黃龍鄉 ,1945年晉江磁灶鎮大埔村,1946年晉江安海鎮靈水鄉, 1947年晉江磁灶鎮磁灶鄉,1948年晉江磁灶霞浯鄉,1949年解放時停辦。 1993年,于石獅湖邊鄉重啟輪祀,1994年豐州鎮黃龍鄉,1995年南安縣侖蒼鄉,1996年 石獅三吳松茂村,1997年龍湖中山街陽溪坑東村,1998年安海鎮靈水鄉,1999年青陽鎮霞浯鄉,2000年羅山鎮后林村,2001年磁灶鎮磁灶鄉 ,2002年晉江市深滬鎮,2003年晉江市金井鎮,2004年南安市水頭鎮,2005年 晉江市英林鎮, 2006年泉州吳氏合族大宗祠。 ![]() 早在2003年,由輪祀片區發展而來的閩南延陵始祖泉南輪祀會,有感于一年一度的祭祖儀式,每個片區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勞民傷財,而輪祀不適應于當今的形勢。 ![]() 宗長前輩們一致建議興建一座“閩南泰伯廟”以供裔孫及游客朝拜,每年十月十五日在廟內舉行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動。一是,尊重“泰伯、仲雍、季札三公”有一個寓身之廟宇讓我們供奉,二是利用拜祖之機,提供各片區的宗親集會,互訪交流意見,增進宗親情誼。 2004年,由晉江靈水吳氏宗親無償提供建設用地,歷經十余年的建設,在晉江靈源山上,吳氏宗長披荊斬棘,開創宏偉壯觀的閩南泰伯廟建筑群,整座泰伯廟宏偉壯觀,美不勝收。基建項目有:泰伯三公的主體廟,配套南北雙面護廊及藏書閣,還有前面店鋪5間,鋪設前后廣場、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等等。 ![]() 閩南泰伯廟供奉吳氏開姓始祖泰伯公、傳世祖仲雍公及延陵始祖季札公的塑像,面相慈祥,令人敬仰。殿中壁畫生動形象,匾額楹聯記載著先祖的生平史績,建筑古色古香,綠地花團綿簇,清雅幽靜,周圍綠樹成蔭。 ![]() 每年農歷十月十五日,閩南泰伯廟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各地宗親裔孫紛紛前來祭拜。站在祖先塑像前,追思至德三讓高蹤,胸中正氣油然而生。作為泰伯公、仲雍公、季札的后世子民,理當學習他們的至德讓德,宏揚他的孝道。 ![]() 閩南泰伯廟,系閩南地區所有海內外吳氏宗親共同努力創造的輝煌,是閩南吳氏共同擁有的寶貴精神文化財產。 閩南泰伯廟的建成,昭示著吳氏家族的美德和功業,體現著吳氏宗族積極團結的道德、境界和豐功偉績,同時鞭策后人光宗耀祖。 聯系我們 記錄更多仁祿公系家族往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