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九年(589年),南安郡改為縣,以其西北二鄉置桃林場,屬南安縣。南安市別稱“武榮”,因南安位于閩南地區南部,取意“閩疆南部保持安定”,故名。1993年5月12日,南安撤縣設市。 南安市別稱“武榮”,因南安位于閩南地區南部,取意閩疆南部保持安定,故名。 地理位置 位于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中游。東與泉州市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相鄰,西和安溪縣交界,南臨圍頭灣并與大嶝島、小嶝島、金門縣隔海相望,北與永春縣、仙游縣毗鄰,東南與晉江市相連,西南與廈門市翔安區、同安區接壤,土地面積1984.98平方千米。 自然環境 南安背山面海,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平,呈階梯狀下降態勢。全境低山丘陵占73%,平原占21%,水面占6%。境域西部、西北部、北部邊緣有云頂山、天柱山、五臺山等中山(海拔高800米以上),屬戴云山系的余脈;中部被高蓋山、楊梅山、白馬山、大陽山、鳳凰山、九日山等及晉江東溪西溪水系河流縱橫分割為5個丘陵盆地和3處河谷平原;東部南部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淺丘崗地、沖積平原;南部石井灣的濱海平原、埭田、灘涂;石井港碼頭至金門澎湖的對臺小三通航線是海峽兩岸客運、貨運、小額貿易交流的黃金水道。南安市屬于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在一年四季中,春季冷暖交替頻繁,低溫陰雨多,但氣溫回升快;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日照強、少酷暑,臺風頻繁、雨量集中;秋季溫度適中,少雨多旱;冬季溫度低雨量少、天氣干冷,但無嚴寒,多年平均無霜期332天,年平均氣溫21.5℃,常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雨量從南部沿海向西北部山區逐漸增加。南安礦產資源有黑色金屬礦、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礦等,非金屬礦是最主要的優勢礦種,尤以花崗巖和高嶺土最多。溪美烏頁山鐵錳礦,侖蒼蔡西鉬礦,東田高山、官橋嶺兜、官橋云溪的高嶺土礦,康美大埔山工藝用輝綠巖等6處被列入福建省資源儲量表。境內水資源由晉江水系和沿海水系構成,多年平均水量在16.3億立方米;入境水資源主要來自晉江西溪上游和東溪上游(包括龍門灘跨流域引入山美水庫的水)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1.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允許開采量1.07億立方米。 人文景觀 南安市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多樣,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有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九日山摩崖石刻、五里橋和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陀羅尼經幢、開化洞、鳳山寺、天心洞、山美湖、光前學村等省、市文物保護單位83處(省級18處、市級65處)。其中,九日山祈風石刻、安平橋(五里橋)是“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南安籍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熱心支持、積極參與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連續十幾年華僑捐資額逾1億元人民幣,居福建省各縣(市)首位。南安以“振興南安形象、走在全省前列”為目標,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不斷提升。先后獲“中國改革十佳縣市”“全國商標品牌十強縣(市)”“中國龍眼之鄉”“中國建材之鄉”等稱號。2020年,南安市入選“中國百強縣”名單,位列第二十三名。 建置沿革 兩晉時期,中原漢人為避戰禍,紛紛南來,沿古南安江而居。土著古越族居民逐漸與漢人融合同化。唐初、唐末及兩宋之交,中原動蕩,北方大量民眾南遷,其中一部分移居南安,促使南安人口增長發展。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置東安縣,屬建安郡。晉太康三年(282年)改為晉安縣,屬晉安郡。南朝梁天監中,析晉安郡南置南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改郡為縣轄興、泉、漳三地。唐武德五年(622年),置豐州,州治設豐州鎮,南安縣屬之;貞觀九年(635年),省豐州入泉州(州治設今福州);嗣圣初(684年),析南安、莆田、龍溪3縣置武榮州,州治仍設今豐州;久視元年(700年),遷今泉州市區(鯉城區)所在地。南安自此為縣。唐景云二年(711年),武榮州改稱泉州,南安縣仍屬之;開元六年(718年),析東部地置晉江縣;貞元十九年(803年),析西南部四鄉置大同場(今廈門市同安區);長慶二年(822年),析西北二鄉置桃林場(今永春縣);咸通五年(864年),析西部二鄉置小溪場(今安溪縣)。宋屬平海軍。元屬泉州路。明、清屬泉州府。民國2年(1913年)廢府,南安縣屬南路道(1914年改稱廈門道);民國17年廢道,南安縣直屬省轄。民國23年,南安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1935年,改為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8月14日,南安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南安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為泉州專區,同年,改稱晉江專區。1970年,改稱晉江地區)。1985年,屬泉州市。1988年7月9日,金淘、羅東、美林、康美4個鄉撤鄉設鎮。1989年1月,南安縣屬福建省泉州市。1991年10月24日,東田、翔云、蓬華、九都、洪梅5個鄉撤鄉設鎮。1993年5月12日,國務院批準南安撤縣設市(省轄縣級市,由泉州市代管),所轄區域與原南安縣一樣;10月16日,南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辦公。1999年1月,撤銷溪美、美林兩個鎮建制,設立溪美、柳城、美林3個街道辦事處和省新鎮;7月15日,從豐州鎮析出霞美鎮,羅東鎮析出樂峰鎮。2001年1月17日,向陽鄉林坑村劃歸九都鎮管轄。 至2023年底,南安市轄溪美、柳城、美林3個街道辦事處,侖蒼、英都、金淘、詩山、碼頭、羅東、梅山、洪瀨、康美、豐州、官橋、水頭、石井、東田、翔云、蓬華、九都、洪梅、省新、霞美、樂峰21個鎮,眉山、向陽2個鄉,52個社區、377個村,南安市人民政府駐溪美街道。 END 轉載自泉州民政 一審:駱惠梅 二審:范初椿 三審:施春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