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 ![]() “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負面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系鏈條依次傳遞。 生活五味雜陳,不光有琴棋書畫詩酒花,亦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不可能每天都喜笑顏開,也會有各種不良情緒產生。 但是,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毫無覺察,任由情緒操控自己,用憤怒的方式去回應,只會讓簡單的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那么,如何面對這些負面情緒呢?以下給你分享4個方法: 01 物理隔離法 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效應,是說人在脾氣暴躁的時候,往往只有12秒時間是最難熬的,熬過這12秒,人就會處于一種相對平靜理智的狀態。 有的人沖動行事,往往是沒能走出這12秒,被情緒控制時,做出一些沖動、不理智的后悔莫及的事情。 如果遇上那些讓我們情緒激動的時刻,可以給自己12秒的時間,做幾組深呼吸,關注自己的內在,伴隨著呼吸的平穩,我們的理智就會回歸,大腦新皮層就可以有效思考,這樣我們就不會被情緒的驚濤駭浪所卷走。 02 轉變思維,正念 曾看過一個故事,講的是有一位國王想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他膝下有兩位王子,都很聰明可愛,這可讓他犯了難。 一天,國王叫來兩個兒子,給了每人一枚金幣,讓他們到集市上買回一件物品。出發前,國王派人將他們的衣兜剪了一個洞。 下午,兩兄弟都回來了,大兒子垂頭喪氣,小兒子卻喜笑顏開。國王佯裝不明就里,詢問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 大兒子沮喪地答道:“金幣掉了!”小兒子回答說:“我用金幣買回了一個教訓:把貴重物品放進衣袋前,要先檢查一下衣兜有沒有洞。這可是我一輩子都受用的無形財富啊!”國王聽后,立即決定讓小兒子繼承自己的王位。 有時,事情已經發生,結果既定,我們可以轉換一下自己的思維,看到它的正向一面。 你可以畏懼嚴寒,也可以欣賞冬天別樣美景,亦可以期待春暖花開。換一個視角看問題,不一樣的解讀,便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03 轉移注意力 情緒跟情境是高度綁定的,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同樣的情境里面,那么負面情緒可能會持續很久,因為我們是在等著它一點一滴地自我消化。 如何快速緩解情緒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刻換一個情境。離開當下環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梢匀ミ\動、去吃美食,去找朋友吐槽…… 當你運動時,身體微微出汗,排出體內垃圾,分泌出一定的內啡肽,那些壞情緒也被釋放出來,你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當你吃美食時,脾胃是舒服自在的,心也是舒服自在的,美美的吃上一頓,煩惱也消散不少。 當你和朋友吐槽時,有人理解,有人接納,當情緒得到接納和和認可,你內心的孤獨感和無助感也就慢慢消失了…… 04 找到情緒的根源,接納自己 冷靜下來,你可以想一想:我為什么會有這些情緒,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我有什么未被滿足的需求? 大多數負面情緒的背后,都有一個受傷的、不被理解、不被看見,希望能得到更多的關愛和照顧的內在小孩。 接納和允許一切的發生,有時候,你越強迫自己,情緒就會不斷地反彈。比如你很想哭,但你在心底越告訴自己不許哭,現實哭得就越傷心,有時候告訴自己別難過,就越難過。 這是因為你給自己的情緒聚焦了,允許一切發生,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凡是你所抗拒的都會持續,凡是你所接納的都會消散。接受孤獨挫敗,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接受困惑不安和焦慮。 給它一個擁抱,理解它,接納它,不是想法設法把它從身上趕走,而是學會看見它,給它更多的愛,給它一個安全的家,它就不會容易陷到崩潰里了。 人可以有情緒,但不要困在情緒里。 你若執著,它們就像一座座山,壓得自己喘不過氣。 你若淡然,它們就像一粒?;?,輕輕拂去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