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相關文獻來源。 ![]() (明孝宗孝成敬皇后張氏 繪像 局部) 明弘治十一年,紫禁城里來了倆人,這倆人是兄弟,一個叫做張鶴齡,一個叫做張延齡,倆人大搖大擺的來到宮闈深處,竟然淫心大作,把后宮里的一個宮女給強奸了。 實施完暴行之后,倆人是毫不在意,又大搖大擺的從宮里走掉了。 太囂張了,這實在是太囂張了。 不過,二張兄弟就是敢這么囂張,因為,他們的姐姐,乃是當今大明天子的皇后。 這位皇后,我們稱為孝成敬皇后張氏,簡稱張皇后, 這張皇后,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皇后。 那張皇后有什么特殊的呢?她特殊就特殊在,她不僅僅是孝宗唯一的一個皇后,更是唯一的一個配偶。 這種情況,很罕見,非常之罕見,甚至說縱觀古代歷史,就只有這么一例。 我們拿幾個比較知名的皇帝來舉例,比如西晉的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他這個人后宮里的妃子就非常的多,粗略估計得有近萬名。 原來是沒有這么多的,大部分的妃嬪宮女,是晉武帝滅吳之后,把吳宮的宮女吸納到自己的后宮中,這才造成了人數上的膨脹。 這妃嬪的數量一多,晉武帝每天一到晚上他就很頭痛,因為他有選擇困難癥,他不知道晚上該到哪個妃子的宮中就寢,于是這位老兄干脆想了一個辦法,每天一到晚上,他就套上一輛車,然后讓一頭羊在前頭拉車,這羊在后宮里四處轉悠,它最終停到哪里,就在哪位嬪妃的宮中休息。 這個辦法看起來很隨機,很公平,可是很多嬪妃針對晉武帝的這個辦法,就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 (明萬歷元年潘允端刊本《帝鑒圖說》中的“羊車游宴'圖 局部) 羊喜歡吃鮮嫩的竹葉,于是嬪妃們為吸引拉著晉武帝的這頭羊停在自己的宮門口,她們就提前在宮門插上竹枝,羊喜歡咸味,喜歡鹽巴的味道,她們就提前在宮門口撒上鹽水,用味道吸引羊來駐足。 后來這事兒還專門衍生出了一個成語,叫做羊車望幸。 十六國時期的后趙,有個非常著名的暴君,名字叫做石虎,這石虎比晉武帝還夸張,他做皇帝的時候,曾經發出命令,要求舉國上下,凡二十歲以下,十三歲以上的女子,都要隨時準備充入后宮,服侍皇帝,而且只要是被石虎相中了,沒婚配的得入宮,結了婚的也得入宮。 有讀者可能覺得兩晉離明朝相距太遠,不足為比,那么作者再舉一個近一點的例子。 孝宗后邊,有個皇帝,叫做明穆宗朱載坖,這朱載坖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穆宗呢,就非常好色,登基還不到三年,就封了十三個妃,至于說嬪以下被皇帝臨幸的,那就指不勝屈了。 皇帝還時常在民間選取秀女,要年十一到年十六的,一次就得選拔入宮個兩百三百人的。 因為皇帝老是這么搞,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穆宗好色,因此有陣子江南地區還謠言風起,不知道從哪兒傳出一個消息,說穆宗打算在江南整一場規模龐大的選拔秀女的活動,這老百姓們不辨真假,一聽說皇帝又要選妃,他們著急了,因為選的太多,誰能保證自己的女兒進了宮去就一定能被皇帝寵幸,一定能成嬪封妃?大部分的命運都是進到宮里,默默無聞,熬到油盡燈枯,最終寂寞的老死。 百姓們不愿意讓自己的女兒受這樣的凄苦,因此謠言四散開來之時,幾天時間,江南地區十二歲以上的女子就幾乎全都被嫁了出去。 那場景真是難得一見,大街小巷全都是接送新娘子的轎子。 有錢人家還能雇轎子聘轎夫,光景不太好的,只好倉促成禮,讓女兒走路去夫家,更有甚者,因為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女婿,干脆從大街上隨便拉來個未婚的男子許配,稱之為“拉郎配”。 這是古代人民對封建專制的反抗,他們寧肯將女兒草率嫁人,使她們面臨未知的命運,卻絕對不會讓她們變成皇權的附庸和犧牲品。 您看,這古代的皇帝,三妻四妾是平常,裙釵滿座是常態,可見孝宗之稀缺性,他除了妻子張皇后之外,孝宗沒有任何貴妃啊,嬪妃啊,妾室啊,全都沒有,皇帝這輩子就張皇后一個女人。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孝宗懼內。 ![]() (隋朝五銖錢) 古代歷史上懼內的皇帝,最著名的要屬隋文帝楊堅了,楊堅的妃嬪數量就不多,甚至可以說是稀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是楊堅不想多納幾房妃嬪,而是他懼怕獨孤皇后,他不敢。 楊堅歲數大了之后,他也是寂寞難耐,想要納幾個美人來調劑一下自己的生活,正巧宮里有個叫做尉遲氏的宮女,青春靚麗,模樣可人,楊堅一下沒忍住,就把尉遲氏給臨幸了。 這臨幸之后,楊堅就想要給尉遲氏封個位份,把她順理成章的變成自己的女人,可是還沒等楊堅進封尉遲氏,獨孤皇后搶先一步,已經把尉遲氏給殺掉了。 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美人,被獨孤皇后給殺掉了,楊堅是非常的生氣,但是我們要注意他的性格特點就是怕老婆,他不敢跟獨孤皇后翻臉,也不敢多說什么,可是這氣窩在心里撒不出去,皇帝難受,一氣之下竟然騎著馬奔出皇宮,離家出走了。 可是孝宗和張皇后卻并不在此列,倆人相敬如賓,恩愛甚篤,感情一直很好,倆人還育有兩兒一女,也就是朱厚照,朱厚煒,以及太康公主。 而這個朱厚照,就是后來的正德皇帝明武宗,堪稱大明第一紈绔,玩出花來的那種。 可是,這孝宗雖然談不上懼內,但對張皇后,似乎是點過于寵愛了。 倆人每天是同吃同住,同起同睡,一起吟詩作畫,一起飲酒賞月,那真是如膠似漆,黏如糖蜜。 張皇后這屬于是獨寵,她受獨寵,那么她身后的外戚自然也就十分得寵,因此她這兩個弟弟平時行事就極為張狂,霸道橫行,相當的作威作福。 有次孝宗在宮里辦家宴,二張兄弟就在受邀之列,推杯換盞,酒過三巡之后,孝宗要離席上廁所。 我們知道,這古代的皇帝,他平時穿的衣服就比較繁瑣,一層一層的華服還不說,頭上還會頂著一個冠,孝宗這上廁所,不知道是大解還是小解,反正他穿這身是不太方便,因此他離席之前就把外套啊,冠冕啊,全都脫了下來,放在了桌子上。 ![]() (明金絲翼善冠) 孝宗去解手了,二張兄弟卻坐不住了,他們躡手躡腳的走到孝宗的座位前,竟然把孝宗戴的冠冕,套在了自己的頭上,張鶴齡套完了張延齡套,倆人玩的是不亦樂乎。 朋友們,為什么作者要強調是皇帝的冠呢,這就說明這個冠冕,只有皇帝有資格佩戴,這是皇帝的專有物,你不是皇帝,你使用皇帝的東西,那你就會被視為叛逆,謀逆,是對皇帝的侵犯,是對皇權的蔑視,你簡直就是罪大惡極,大逆不道。 所以,二張兄弟把孝宗的冠冕套在頭上,孝宗的親信太監何鼎立刻上前阻攔,這才把二張兄弟的行為給制止了。 這件事兒的后續,沒有記載,但是很顯然二張兄弟并沒有受到處罰,因為弘治十一年,二張兄弟又和沒事人一樣的進宮了。 這回進宮,倆人的行徑更惡劣,他們在孝宗的后宮里肆意溜達,隨便行走,偶然撞見一個長相出眾的宮女,倆人色膽包天,竟然當場就把這個宮女給強暴了。 無巧不成書,二張兄弟施暴的時候,太監何鼎正好也在場。 這一幕,簡直是觸目驚心,上次二張兄弟吃飯的時候,把孝宗的帽子拿起來,何鼎就憋了一肚子的氣沒處撒,這回他更是忍無可忍,直接叫來宮里的武士,讓他們抄起武器,立刻就要把二張兄弟當場打死。 事實上,何鼎是有理由這么做的。 ![]() (明孝宗朱祐樘 繪像 局部) 孝宗雖然名義和實際上都只有張皇后一個妻子,可是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某種意義上來看,天下間的一切,本質上都是屬于孝宗的。 皇宮里的宮女們不止有仆從和下人一層身份,她們其實也是皇帝的私屬,也是皇帝的女人,二張兄弟這么做,不僅僅是對孝宗的侮辱,更是對天家皇權的極大冒犯。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不是宮女,平白無故的一個良家女子,你們給人家強暴了,你必然也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何鼎指揮武士要擊殺二張兄弟,馬上就要把二張兄弟立斃當場,這個時候,孝宗另外一個親信宦官李廣把何鼎給攔住了。 李廣說兄弟這不行啊,二張畢竟是皇親國戚,這事兒你得交給皇帝本人來處理,你這屬于是動用私刑。 被李廣這么一攔,二張兄弟就沒死成,因此這何鼎沒辦法,只好向孝宗上疏,申明了二張兄弟的罪行,要求皇帝將二張兄弟處死。 孝宗聽完,可以說是大為震動,驚撼心靈,他實在是想不到,二張兄弟竟然做出如此無法無天的奸惡之事,何鼎的話如同炸雷一樣在皇帝耳邊響起,皇帝只感覺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于是立刻下令,著錦衣衛將太監何鼎下獄,嚴刑拷打,幾番審問下無果,立即杖殺... 參考資料: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