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古人對茶的講究程度令人驚嘆。“茶”字最早在我國的《神農本草》一書中出現。茶的品飲方式歷經千年演變,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皆對茶鐘愛有加。從唐代起,茶的含嚼習慣轉變為煎服,泡茶方式更是層出不窮。
唐代,泡茶步驟依次為列具、取火、取水、炙茶、碾磨、羅茶、煮水、投茶、加鹽、育華、酌茶。
宋代,泡茶過程為列具、炙茶、碾茶、羅茶、燒水、熁盞、置茶、候湯、調膏、沖點擊拂、鑒賞湯花、聞香嘗味。
到了明代,朱元璋覺得餅茶和團茶制作工序復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下旨“廢團改散,廢蒸改炒”“罷造龍團,唯采芽茶以進”。
清代流行蓋碗茶,直接沖泡,用茶蓋輕輕撥動茶湯。可見,古人在茶文化上的講究貫穿各個朝代,不斷發展和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