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學的認知中,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往往與兩方面有關:一是胰島β細胞功能的下降,二是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是人體當中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降血糖激素,而胰島β細胞是人身體內唯一能分泌這種激素的組織,故β細胞功能的衰竭是導致2型糖尿病發病的直接因素。 而胰島素抵抗則是我們的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率不足,也就是說,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數量是足夠的,但可能因為質量不好,或者身體外周組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降低血糖,而導致血糖無法控制。 所以,簡而言之,從這兩點來看,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也可以被簡化為:一是胰島素分泌的絕對不足,另一種是胰島素分泌的相對不足。 胰島功能衰退的原因:在一般的病程中,胰島素抵抗一般先于胰島β細胞功能的衰竭而出現,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胰島β細胞功能,分泌的胰島素數量還是足夠的,只是由于身體外周無法有效地利用這些胰島素才導致了血糖的異常。 那產生胰島素抵抗的原因是什么?就是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過分蓄積,特別是內臟脂肪過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腹型肥胖和脂肪肝。 由于身體對胰島素利用率低,無法使血糖控制到正常的范圍內,內分泌系統便會向胰島β細胞發號施令,再多分泌一些胰島素出來,由此胰島β細胞會長期處于一種超負荷工作的狀態,這直接導致胰島β細胞的過早凋亡,功能衰竭,血糖失控。 由此可見,內臟肥胖—胰島素抵抗—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肥胖是罪魁禍首,只有在源頭疏導,才能制止住糖尿病發病的趨勢。 同時肥胖的患者還會釋放一種物質叫作游離脂肪酸,體內的這種游離脂肪酸堪稱胰島β細胞的殺手,所以,肥胖也會通過直接關系導致胰島β細胞數量減少。 糖尿病的病程越長,胰島功能衰退就越嚴重,而所剩下的胰島功能的程度就越少。 胰島功能和逆轉的關系:通過體檢中胰島素釋放試驗檢測不同時間的胰島素釋放含量,再經過分析后,能夠診斷出患者現在還存有的胰島功能的程度。 機體所剩下胰島功能的程度,又和“逆轉”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通過患者還存有胰島功能的程度,能夠大致判斷出患者是否適合參加逆轉,需要多長時間可以逆轉,參加逆轉后有多大的幾率可以完全逆轉等一系列問題。 在糖尿病的前/早期,胰島β細胞功能如果有70%左右,需要做胰島功能的修復,臨床逆轉的成功率達到90%以上可以停藥,花費也最低。 中期糖尿病,胰島細胞有一定的損傷,胰島素分泌功能減退,如果有50%左右,需要做胰島功能的喚醒,逆轉的成功率可以達到80%以上可以停藥。 后期,患者胰島細胞功能降低越嚴重,如果只有30%左右,需要做胰島功能的再生,逆轉難度越大,花費也就越高,目標是少量用藥或胰島素,血糖穩定、并發癥減輕。 那么,逆轉2型糖尿病,就一定要減掉內臟脂肪。2型糖尿病和脂肪異位沉積大有關系,什么是脂肪異位沉積?就是脂肪跑到不該待的內臟里面去了,如肝臟、胰腺、腸道、心臟、肌肉等器官和部位。 脂肪過多,除了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功能衰退外,還會導致哪些后果,我們來看一下。 肝臟脂肪的沉積:肝臟是重要的糖代謝器官,出現了脂肪肝會損害肝臟的糖代謝能力。同時,還加重了胰島素抵抗,血糖就會升高。 代謝綜合征:內臟脂肪增多,會與多種代謝紊亂,引發各種各樣的代謝異常,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增加了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 減體重:肥胖會顯著增加罹患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包括2型糖尿病。研究表明,肝臟周圍的多余脂肪和內臟脂肪會阻斷胰島素,阻止葡萄糖進入細胞中起作用。 一個人的體脂率越高,他們的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就越難。雖然身體任何地方超重都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但有證據表明,腹部脂肪過多的人患這種疾病的風險更大。 由此可見,減掉內臟脂肪就是給胰島減負,才能有助于恢復胰島功能,這樣更有利于逆轉2型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如何逆轉或者延緩? 1.控制飲食 ①限制飲食的總熱量。每日飲食總熱量至少減少400~500kcal。總熱量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50%~60%,蛋白質占10%~20%,脂肪占20%~30%。 而其中,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多含于牛、羊、豬等動物的制品中)攝入需要占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 ②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GI)的食物。低GI食物進入腸道后停留時間長、釋放緩慢,引起餐后血糖反應較小,所需胰島素也相應減少,避免血糖劇烈波動,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 ③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粗糧、蔬菜、水果、豆類等,少吃動物內臟、蛋黃及甜食,不吃油炸食品。 膳食纖維可以延緩和降低糖類吸收,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同時可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要求,平衡和穩定血糖水平。 2.多運動 ①規律的有氧運動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手段。研究認為,適宜的有氧運動不僅能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增強骨骼肌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 還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對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轉歸為正常人群具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②中國傳統運動鍛煉包括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而在糖尿病前期的運動干預中,已經有研究表明,八段錦運動可以有效預防或延緩糖調節受損發展為糖尿病。 ③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擴展,抗阻運動和高強度間歇訓練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優勢也開始體現,但二者的安全性一直都是運動醫學工作者關注的問題。 3.心理疏導 糖尿病前期患者情緒的高與低、或緊張或驚嚇等都會對胰島素的分泌產生影響而引起血糖的波動。國內外的研究均顯示,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有利于維持機體穩定的內分泌狀態,對穩定血糖,減少并發癥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糖尿病患者可多聽輕松慢節奏的音樂,舒緩情緒,放松肌肉,鞏固降糖的效果。患者亦可參加一些娛樂活動,緩解生活壓力,遠離高血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