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位置境域![]() 01:18 凈月潭介紹(來源:東湖行吟) 凈月潭位于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市區東南部,北臨石碑嶺、東臨前羅圈背與雙陽邊界、南臨南大頂子與馬家嶺、西鄰甘大山與邰[tái]家屯水庫。距離長春市市中心18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25°21′、北緯43°52′。[5] 氣候地形地貌水文![]() 結冰的凈月潭 植物動物凈月潭動物資源有脊椎動物82種,留鳥和候鳥12目24科3亞科62種,無脊椎動物及昆蟲461種,森林昆蟲88種。該區域野生動物,特別是鳥類大多數都棲息在凈月潭林區內。據野生動物普查統計,境內有松鼠、刺猬、野兔等陸生動物75種,禽類65種,昆蟲460多種。[3][7] 歷史沿革名稱由來凈月潭水源地在建造之初,根據當時的村名而暫定為“腰站貯水池”[11],又因形似彎月,又與臺灣的日月潭相對應而得名[12]。據記載,時任滿洲國國都建設局局長的鄭禹跟隨溥儀游覽水源地時,一名日本高官讓鄭禹為這片水源地命名。鄭禹根據《紅樓夢》中“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便脫口而出“鏡月”二字,再加上附近的“觀潭山”的“潭”,此地便得名“鏡月潭”。由于當時的日本翻譯忙中出錯,把“鏡”寫成了“凈”,于是便將錯就錯,凈月潭被沿用至今。[11] ![]() 興建歷程1932年日本侵略軍在占領長春“滿鐵附屬地”之后,用水緊張,便開始對長春的水源進行調查,在地下約100米處發現了深層地下水,以開鑿水井抽取地下水的方式供水,并計劃通過攔截的伊通河水為主要水源,利用天然地形建筑“貯水池”在伊通河西岸的南嶺修建一座水庫。項目包括堰壩、取水塔、溢洪道、壩基排滲減壓井及排滲水管路等工程,于1933年底開始建設,1935年11月21日竣工。1936年1月,凈月水源地正式向南嶺水廠送水。1948年,凈月潭林場由東北行政委員會接收,并對此前因戰爭損壞的設施、設備進行修復。此時的凈月潭被稱為長春凈月潭農林試驗場,定位為風景保健林,不對群眾開放。1949年后,當地政府每年都對凈月潭水庫進行整修[13][10]。1958年,隨著新立城水庫竣工,經過水庫調控流量的伊通河開始為南嶺水廠供水,凈月潭成為長春市備用水源地。1985年,經長春市計劃委員會批準成立長春市凈月風景區旅游總公司,標志著凈月潭旅游業正規經營的開始[14]。1988年8月1日凈月潭風景區被國務院審定為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9年11月27日凈月潭被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15] ![]() 凈月潭的標志性建筑——塔樓 主要景點![]() 01:01 凈月潭景觀(來源:凈月潭) 凈月潭風景名勝區導覽圖 女神廣場![]() 凈月女神 北普陀寺荷花垂柳園荷花垂柳園位于北普陀寺以南,水庫大壩以北,處于凈月潭景區西北部,是連接前門景區和主景觀的紐帶。荷花垂柳園于2004年建成,占地面積約0.3平方千米,由大小不一的5個湖泊和10座橋組成。荷花垂柳園的景觀規劃設計上考慮到原有地形地貌的特點,將水景和植物景觀進行結合。還建有兩個小型的游船碼頭,當夏天荷花綻放的時候,可以劃船進入湖泊的荷花和蘆葦之間。[17][18] ![]() 荷花垂柳園 水庫大壩水庫大壩位于荷花垂柳園以南,水庫以北,碧松凈月塔樓-太平鐘樓以西,處于凈月潭景區西北部。大壩全長為555米,高度為19米,大壩西部有一座同時期修建被稱為放水塔的圓形小樓,放水塔是景區最早的建筑之一,塔身高度為19.5米,內部直徑為3.3米,塔里面有當年為長春市供水的控制閥門[13]。大壩東部為可以供游客乘船的碼頭,有湖泊、森林、山丘等景色。[16][17] ![]() 水庫大壩 森林浴場![]() 森林浴場 望潭橋廣場瓦薩博物館![]() 瓦薩博物館 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 太平鐘樓太平鐘樓位于濕地公園以西,水庫大壩以東,處于凈月潭景區西北部的觀潭山上,與碧松凈月塔樓相鄰。太平鐘樓是為了紀念吉林省1981年至1990年10年時間無重大森林火災而修建,鐘樓于1990年動工修建、1991年7月建成;是全國惟一的一座森林防火鐘樓,由“警鐘長鳴,天下太平”而得名。太平鐘樓共有365級臺階,高度為17米,在頂層懸掛一口合金鑄成的大鐘,鐘高2.5米,直徑1.8米,重3300千克。[9][18] 碧松凈月塔樓![]() 太平鐘樓、碧松凈月塔樓 其他看點瓦薩滑雪基地在夏季,瓦薩滑雪基地推出索滑道項目。游客可乘坐全長1321米的吊椅式觀光索道到達山頂,在那里可以欣賞到山上的美景。登頂后,游客可乘坐全長1616米的六管管軌式滑道,穿梭在茫茫林海中。[16] 高爾夫練習場文物古跡完顏婁室金代墓地完顏婁室金代墓地,是市級重點保護文物,位于石碑嶺的山腰。完顏婁室(公元1077-1130年),王衍字斡里衍,是金代完顏部人。其生前戰績卓著,曾是金都的統帥,死后被封為蘋王,左副元帥。為追念他的功勞業績,于金朝在這里修墓立神道碑。墓地已于1912年被日本人盜掘,現僅存龜趺[fū]和石棺板,兩具龜趺。[3] ![]() 金代古墓 石羊石虎山金代墓地![]() 石羊石虎山金代墓地 相關文化相關作品1983年5月八一電影制片廠在凈月潭林區拍攝紀錄片《綠化吉林大地》和《綠色屏障》[15]。 ![]() 綠色屏障[19] 節慶活動凈月潭隨著冰雪旅游的發展,依靠其地理環境成為了長春市消夏節和冰雪節的主場地。從1998年開始,每年一屆的長春凈月潭冰雪旅游節開幕式及主要活動都在凈月潭滑雪場舉行,在瑞典有近百年歷史的瓦薩國際滑雪節于2003年正式落戶長春凈月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長春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已經從單一的滑雪賽事演繹發展成為兼具中西文化底蘊和吸引力的大型國際性節慶活動。2014年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正式加入世界上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長距離越野滑雪運動組織羅佩特。近年來,凈月潭瓦薩森林徒步節、凈月潭瓦薩森林定向賽、凈月潭瓦薩國際自行車節、青少年陽光體育大會、戶外露營大會、帆板賽、龍舟賽、旅游大集等賽事和活動紛紛在凈月潭開展。[6][3] ![]() 2023年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開幕 開發與保護開發1989年中國國家林業部準凈月潭為國家公園,提出“以保護森林資源為主,合理利用山、林、水等自然資源,將林業建設科學研究與旅游事業融為一體的建設方針”[5]。同年,由長春市財政投資50萬元,首先將公園大門到綠化官1.3千米沙石路改造成12米寬的青路面。之后建設了包括景區內部道路、排水工程、熱網工程、以及衛生間、觀光車照明工程、接待賓館酒店在內的相關配套設施。[18] 1992年為了加強凈月潭的保護和加快凈月潭的開發建設,中共長春市委決定設立長春市凈月潭森林旅游城,成立長春凈月潭森林旅游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對凈月潭風景區進行開發建設和管理。1993年1月8日長春凈月潭森林旅游城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成立。[5] 1995年長春市委春市人民政府進一步做出《關于建立長春凈月潭旅游經濟開發區的決定》使用凈月潭森林旅游城名稱設立長春凈月潭旅游經濟開發區,成立長春凈月潭旅游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該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對轄區內的森林、水體、山體、土地等自然資源、經濟和行政事務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加強凈月潭地區的資源保護和開發建設,有利于長春市擴大對外開放有利于改善長春市的投資環境,有利于促進全市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提高全市人民生活質量,有利于全市生態環境的改善[5]。同年8月和10月環潭東路和環潭西路分別竣工通車[18]。 保護重要事件重大事件1987年1月16日香港學聯旅游團在凈月潭冰面上乘車游覽時,在西河口附近發生沉車事故,7人遇難。[15] 1988年7月凈月潭林場發生歷史上最大的盜伐案件,盜伐40年生落葉松89立方米。該犯罪團伙系吉林省樺甸縣人,在多處共盜伐林木160立方米。[15] 所獲榮譽1986年凈月潭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被列為省級風景區。[5] 1988年凈月潭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 1989年凈月潭被林業部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6] 2000年凈月潭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風景旅游區示范區。[6] 2009年凈月潭被國家三部委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又被評為“吉林八景”之一。[6] 2011年凈月潭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4] 景區已通過ISO9002國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國際認證。[6] |
|
來自: 新用戶9958497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