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容易讓人有或重或輕的抑郁傾向。 今天分享6部心理學紀錄片,它們不僅評分高,還能深入你的靈魂,讓你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 第一部《幸福實驗室》B站評分:9.0《幸福實驗室》是國內首檔大型心理學真人實驗體驗類節目,節目通過素人實驗與學者觀察相結合的形式,還原了五大有關親密關系的經典心理學實驗,對脫單、失戀、婚姻保鮮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別樣的重現與深入解讀。 第一季節目包括“36個私密問題”、“吊橋實驗”、“失戀實驗”、“號碼牌實驗”、“夫妻庭箱實驗”等經典心理學實驗。通過這些實驗,節目將親密關系拆分為五大階段,全面回應了觀眾對于“如何脫單”、“選擇怎樣的戀愛關系形式”、“如何面對與處理失戀”、“怎樣擇偶”、“怎樣經營夫妻關系”等經典情感話題的追問。 推薦理由: 《幸福實驗室》以科學嚴謹的實驗為基礎,用新奇卻科學的形式,理性而溫暖的氣質,消解著青年人對于親密關系的焦慮。 節目中的實驗參與者真情流露,高度簡化的現實生活處境和坦誠真實的情感經驗,讓觀眾在“聽故事”的情景中,對心理學的視角、觀點、邏輯及其中折射的親密關系的觀念流變,獲得了更為感性也更貼近專業的認識。 這檔節目不僅讓觀眾在娛樂中獲得了心理學知識,更以“有陪伴感”的風格定位,讓觀眾在共鳴與共情中找到了治愈。 正如主創團隊所說,節目希望探討而非灌輸,啟發而非教導,是陪伴而非測驗,是緩解焦慮而非制造焦慮,是共享很近的經驗而非講述很遠的道理。 第二部《伴侶治療》B站評分:9.2《伴侶治療》是一部寶藏心理學紀錄片,每一對來咨詢的伴侶之間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婚姻咨詢師的幫助,觀眾可以深入了解愛情和婚姻中的各種問題。 這部紀錄片不僅讓觀眾對伴侶關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加正確的認知,還通過婚姻咨詢師的共情能力,讓觀眾在理性的同時感到很舒服。 其中,婚齡23年的安妮和茅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茅對于另一半的需求非常離譜,但這也恰恰反映了很多人在婚姻中的表現:想要卻不說,讓另一半自己悟,想讓另一半在自己說出來之前先做到。 這種溝通不暢、期望錯位的問題,在婚姻中非常普遍。 推薦理由: 《伴侶治療》通過真實的咨詢案例,讓觀眾看到了婚姻中的種種問題和解決之道。 婚姻咨詢師通過共情和理性的引導,幫助夫妻們重新認識彼此,解決溝通障礙,重建親密關系。 這部紀錄片不僅適合正在戀愛或已婚的人群觀看,也適合對婚姻恐懼或渴望的人觀看,因為它能讓人對愛情和婚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第三部《深入大腦》B站評分:9.5《深入大腦》是一部頂級科學紀錄片,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實驗,解釋了大腦如何運作,以及大腦對我們生活產生的影響,并告訴我們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大腦。 紀錄片共分為六集,分別探討了現實、塑造自我的因素、決策過程、如何做出決定、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以及人類的進化方向。 通過這些內容,觀眾可以對大腦有一個全新的認知,了解大腦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大腦健康。 推薦理由: 《深入大腦》不僅讓觀眾對大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實驗,讓觀眾在科學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大腦的神奇和復雜。 通過這部紀錄片,我們可以更加科學地了解自我,找到保護大腦健康的方法,提高生活質量。 第四部《身份的焦慮》B站評分:8.5《身份的焦慮》是英倫才子阿蘭·德波頓的一部探討現代人身份焦慮的著作。 德波頓通過哲學的視角,解讀了現代人種種壓力背后的本質——身份的焦慮。 他指出,我們之所以愛比較,比較之后又容易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有一套判斷成功的標準,對我們提出了要求。 我們只有達標了,才能獲得身份,從而獲得他人的尊重。 這部紀錄片通過歷史的回顧和現實的觀察,探討了人們如何面對身份的焦慮,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方式獲得解脫。 它讓我們意識到,身份焦慮雖然古而有之,但在現代社會里更加嚴重,是人類在發展中付出的代價。 推薦理由: 《身份的焦慮》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現代人身份焦慮的根源和本質,還通過哲學的視角,為我們提供了緩解焦慮的方法。 德波頓沒有直接開出藥方,而是用前人的智慧開導我們,用閱讀體驗治愈我們。 這部紀錄片讓我們意識到,身份雖然重要,但不必過分追求他人的認可和尊重。 我們應該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第五部《孤注》B站評分:8.8《孤注》是由周浩執導的紀錄電影,主要聚焦于兩個曾遭受過心理創傷的中年人,記錄了他們尋求自我救贖的過程。 影片中的心理咨詢師佟梅梅和臺灣戲劇演員姚尚德,分別因原生家庭問題和性侵經歷而陷入困境。 在攝制組的介入下,他們開始面對自己的創傷,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并嘗試通過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內心痛苦。 這部紀錄片不自覺地采用了真實電影的手法,導演周浩多次出鏡,討論影片的走向。 在創作者與被拍攝者無意間共同完成這部作品的同時,也對紀錄片拍攝倫理和人性的多面提供了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推薦理由: 這部紀錄片通過兩位主人公的救贖之路,讓我們意識到,面對心理創傷,我們不能逃避,而應該勇敢地面對它、戰勝它。 這部紀錄片也提醒我們,要關注身邊人的心理健康,給予他們支持和關愛。 第六部《施圖茨的療愈之道》B站評分:9.0《施圖茨的療愈之道》是一部由喬納·希爾執導,喬納·希爾和菲爾·斯圖茨主演的紀錄片。 菲爾·斯圖茨是世界一流的精神科醫生之一,在過去的四十年里,他幫助了無數患者。 這部影片通過喬納·希爾與菲爾·斯圖茨面對面的采訪式對話和討論,向我們展示了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和治療師改變和成長的過程。 影片中,菲爾·斯圖茨不僅幫助患者面對和克服自己的心理問題,還坦誠地分享了自己的脆弱和局限。 他指出,人生繞不開痛苦、不確定性和不間斷的努力。即使身為治療師,也有自己的脆弱和要面對的痛苦。 推薦理由: 《施圖茨的療愈之道》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心理治療的神奇效果,還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溫暖和力量。 菲爾·斯圖茨通過真實的案例和坦誠的分享,讓我們意識到,面對心理問題,我們不能逃避或忽視它,而應該勇敢地面對它、解決它。 也提醒我們,要珍惜身邊人的支持和關愛,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內心痛苦和困惑。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自由和幸福,但往往被各種枷鎖所束縛。這些枷鎖可能是社會的期望、他人的評價、自己的恐懼和不安。 愿我們都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