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將盡,寒涼漸起,冬日的門楣正在緩緩打開。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冬天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這般天寒地凍,寒風凜冽。 然而,初冬時節卻別有一番寧靜致遠的情致。 初冬的天空湛藍高遠,初冬的暖陽格外溫暖。 初冬,有尚未褪去的秋色,有晶瑩的霜花,也有雪白的蘆花。 捧一杯熱茶,讀幾首小詩,靜享初冬別樣的美。 〔1〕 初冬書懷 宋·朱淑真 觸目園池景,荷枯菊已荒。 風寒侵夜枕,霜凍怯晨妝。 江上楓翻赤,庭前橘帶黃。 題詩欲排悶,對景倍悲傷。 目光所及之處,園池的景象,不禁令人心生感慨。夏日的荷花早已枯萎,秋日的菊花也已殘敗,眼前一片荒涼蕭索。 夜晚,寒風凜冽,寒意透過窗欞,侵襲著枕頭,讓人輾轉難眠。清晨,寒霜覆蓋大地,因為懼怕寒冷,就連晨起梳妝打扮,都變得畏懼起來。 江岸之上,楓葉如火,翻飛著一片赤紅的色彩;庭院前的橘子樹,掛滿了金黃的果實,顯得格外誘人。 然而這些景色仍然不能驅除心中的陰霾,她試圖通過題詩來排解內心的煩悶,然而面對眼前的景象,心中卻更加感到悲傷與無助。 朱淑真是一位善繪畫、通音律、工詩詞的才女。但她與丈夫志趣不合,婚后夫妻不睦,愁郁苦悶,個人經歷使得她后期的詩詞多流于悲傷情緒。 此詩中,詩人借初冬時節荷枯菊荒、風寒霜凍等自然景象,抒發自己內心的孤寂哀愁、凄涼無助之感。 〔2〕 初冬 宋 · 陸游 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 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 暮年自適何妨退,短景無營亦自長。 況有小兒同此趣,一窗相對弄朱黃。 “六十年間萬首詩”,陸游一生筆耕不輟。他說,自己一生中寫過不少得意的詩句,領略了歲月的流轉。 初冬時節,萬物開始收斂,天地間一片寧靜而清冷的美。詩人尤其喜愛的是,那覆蓋在千家萬戶屋瓦上的白霜。 在寒風中行將凋零的楓葉,其色彩反而更加明艷,展現出一種別樣的風采。而梅花雖尚未綻放,但在人的意識里,仿佛已經聞到了它蘊含的淡淡幽香。 詩人感慨自己已步入晚年,不妨從世俗事務中抽身而出,享受舒適自在的生活。 人生的時光雖然短暫,但如果沒有過多的期望與追求,那么每一天都能過得充實而長久。 況且還可以與孩子共享這份樂趣,在窗下相對而坐,一起讀書寫字。 陸游一生仕途不順,歷經數次沉浮,晚年享受天倫之樂的生活場景,無疑是他生活中的一抹暖色。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順應自然的人生態度,蘊含著一種恬淡舒適、與世無爭的境界。 〔3〕 初冬 宋·劉克莊 晴窗蚤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閣,呼童熨帖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 清晨醒來,看到窗外天氣晴朗,陽光初照,心中很是欣喜。竹林外傳來秋風聲越來越強勁,暗示著秋意漸濃,冬天即將到來。 于是吩咐仆人盡早收拾閣樓,準備好取暖的火爐;又吩咐童子熨燙好去年的棉衣,以備不時之需。 新釀的美酒剛剛成熟,上面還浮著一層嫩綠的泡沫,切開新鮮的橙子,再擺上新鮮肥美的螃蟹。 欣賞著院子里綻放的芙蓉和菊花,美好的景致真讓人感到高興,應該盡情地賞美景、品美食,切不可錯過這樣的大好時光。 這首初冬時節詩,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透露了詩人珍惜現在美好時光的心情。 〔4〕 初冬即事 宋·周端臣 初冬天氣暖,小似立春時。 萬樹無多葉,千花試一枝。 天紅霜有信,星暈雨先期。 怕見梅花發,愁懷未辨詩。 俗話說:“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初冬時節的天氣還很溫暖,呈現出好似陽春三月般的暖和天氣,讓人難以分辨季節的更迭。 這個時節,大部分的樹木枝頭只剩下稀疏的幾片葉子,一些果樹會因這段溫暖的天氣,花朵二次開花,綻放枝頭。 天邊泛起的紅霞,預示著落霜的到來,星星周圍出現光暈的時候,預示著不久之后將會下雨,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序與和諧。 此時,心中害怕看到梅花綻放,內心充滿憂愁,擔心看見梅花寫不出美好的詩句。 跨入十一月,意味著這一年將近尾聲。 昨天再好,已經成為過去,明天再難,也要繼續,一路向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