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病不離寒,中醫里的散寒經方到底如何使用,秘訣就在這里 ①寒在厥陰(肝) 癥狀:頭頂疼,胸悶,肋下脹滿,嘔吐,上熱下寒,四肢厥冷,小便少 經方:烏梅芄(清上溫下、緩肝調中) ②寒在少陰(腎) 癥狀:男早xie,女宮寒疼痛,四肢冰涼,清水便,小便清長,腰膝酸冷,打不起精神,怕冷 參考:四逆湯(回陽救逆,溫中散寒) ③寒在太陰(脾) 癥狀:腹瀉,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食欲差,惡心嘔吐,腹痛時按摩或者熱敷會緩解 經方:理中湯(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④寒在太陰(肺) 癥狀:咳嗽,白稀痰,流鼻涕,打噴嚏,胸悶,肢體酸疼,嚴重怕冷 經方:小青龍顆粒(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⑤寒在少陽(膽) 癥狀:心煩,不想吃飯,口苦咽干,眼睛發暈,忽冷忽熱 經方:小柴胡湯(和解少陽) ⑥寒在陽明(胃) 癥狀:不怕冷,嘔吐,感覺胃里有氣在往上頂,伴有消化食欲差,小便量少等 經方:吳茱萸湯(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⑦寒在太陽(表證) 癥狀:發熱惡寒,頭疼,頸部疼痛、僵硬,汗出 經方:桂枝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注以上用藥僅供參考,不做任何推廣,有不適請及時就醫。#真相來了##中醫##健康真探社# ![]() |
|
來自: xiao_qin256 > 《中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