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如今張少華已去世三年,現在她的老伴兒還獨守著老房子,說什么也不肯搬去和兒子同住,他說他要為張少華守在這里,一直到他死去。
她曾經是趙麗蓉的評劇搭檔,《楊三姐告狀》《花為媒》是她的經典劇目。她47歲轉行影視劇,59歲才拿到第一個電視劇獎項,演了一輩子戲,晚年才被人熟知。她曾經給名人“當”娘,談到兒子卻直言,自己不是個合格的媽媽。然而為了給兒子還房貸,她坐輪椅拍戲,自己卻一直住在40平的老房子里,直到到去世。如此奉獻的一生,誰曾想晚年卻因為一件事惹爭議,直到去世之后,世人對她的爭論依然沒有停止。所以她生前到底經歷了什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張少華的故事。1946年,張少華出生于北京的南城胡同里,父母一生養育了9個孩子,母親身體不好。全家只能靠父親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生計,不幸的是在張少華3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母親不得已改嫁,張少華就被送到了奶奶家撫養。1960年,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14歲的張少華憑著一首社會贊歌和一套廣播體操,考進了中國評劇院。一個月16塊錢的工資還包吃包住,張少華很是滿意。 初到評劇院需要先練功,學成之后就可以隨劇團演出。張少華一去就迷上了青衣,然而青衣一般都是主角,多為正面角色。 但是張少華身材瘦小形象不過關,所以一直沒有人認可她,學了6年之后,演出反響也不好,于是她不得不改學彩旦和老旦。學藝的日子并不容易,每天天沒亮張少華就得起床吊嗓子,挨打更是學戲的日常。但是為了能早點出師,張少華從不喊苦叫累。終于能有機會登臺,她與趙麗蓉搭檔,在評劇《花為媒》里出演媒婆。趙麗蓉扮演媒婆阮媽媽,氣哄哄地手插腰對著張少華飾演的二大媽:“這個村,我是出名的不好惹?!睆埳偃A畫著紅臉蛋,搖頭晃腦道:“我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庇谑莾蓚€人扭打到一起,逗得臺底下哄堂大笑。 這出劇目當時頗受歡迎,在全國各地演了幾千場,后來還拍攝成了電影。 雖然有了熒屏處女作,但是張少華的事業并未見起色,不過還好她有了自己的愛情。當時張惠寶也是中國評劇院的演員,專攻老生,容貌儒雅俊美。因為經常和張少華同臺演出,一來二去,兩人就談起了戀愛。有一次,張少華發高燒,張惠寶用自行車將張少華送到附近的醫院診治,不工作的時候就去醫院陪她,直到張少華高燒退了。因為發燒張少華沒什么胃口,于是張惠寶關心地問她:“想吃什么?”那個年代物質匱乏,張惠寶騎著自行車轉了大半個北京城,才買到幾個梨,于是買回來給張少華熬冰糖雪梨。 那個年代不像現在婚姻自由,想要結婚,首先要跟組織請示匯報,組織批準了,兩人才能在一起。不過還好,他們的結合很快得到了組織上的批準,于是兩人就順理成章地走在了一起。“一個大立柜85,一張床46,一個二屜桌30,兩把凳子16”,他們的婚姻簡單又純粹。“被子褥子都不用置辦,我們把兩人的擱一塊兒,鋪個新床單,換個新被面,這就得了!”兩個人一起搭伙過起了小日子。本以為平淡的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下去了,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1966年注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國家十年內亂開始,在那個特殊年代里,大部分人都無心工作,中國評劇院也變得風雨飄搖。結婚之后,單位給張少華夫妻二人分了一間平房,在前門大街的一座四合院里。1969年,張少華生下兒子張晶,但是因為她和丈夫兩人經常出去演出,一走就是幾個月。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張少華就將兒子送到了母親那里,直到長到14歲,才將其領回家撫養。1982年,張少華與張惠寶夫婦搬進樓房,住進了評劇院分配的一套40平米的小房子里。只可惜好景不長,隨著時代的蓬勃發展,傳統戲曲逐漸沒落,同在評劇院的張少華夫妻二人開始犯了難。演出機會越來越少,如果未來沒戲拍了,生活該怎么維系呢?張少華雖然也感受到了戲曲的沒落,但是中國評劇院畢竟是鐵飯碗,離開劇院,再想找到這么好的單位可不容易。 曾經和張少華同臺演過戲的趙麗蓉,第一個離開了中國評劇院,1986年她不僅參演了電視劇《西游記》,還登上了春晚的舞臺??吹节w麗蓉的成績,張少華也動了離開的心思。 不過彼時的她還不知道,想要達到趙麗蓉的成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已經中年的她,需要放棄評劇,一切從頭來過。年少的時候隨時都可以開始,中年之后上有老下有小,再想從頭來,談何容易。離開評劇院之后,1993年,47歲的張少華,在電視劇《武夷仙凡界》中得到了一個小角色,正式踏足熒屏。到2000年,張少華已在多部影視劇中跑過龍套,比如在《還珠格格》中出演紫薇舅媽,在《海棠依舊》中飾演袁老太太,在《康熙微服私訪記》中飾演老鴇。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張少華時刻牢記這句話,以此勉勵自己。 在拍攝《康熙微服私訪記》老鴇一角時,因為表演可圈可點,被導演張國立相中,又出演了他多部電視劇。得到名導賞識之后,張少華的演藝之路順暢了許多,給很多明星大咖都“當”過媽,從張國立、何賽飛到李冰冰、胡軍、劉燁、孫紅雷……《半路夫妻》里給孫紅雷“當”媽,為了不讓兒子離婚費盡了心思;《武林外傳》里給李大嘴“當”娘,武功高強的斷指軒轅,至今還讓人印象深刻。 終于2005年6月,因為在電視劇《秘密》中,飾演節衣縮食為兒子還貸的母親一角,張少華獲得了第11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獎。59歲,對我們正常人而言,已經是退休的年齡,但對張少華來說,59歲屬于她的演藝事業才剛剛開始。接下來接拍的一部戲,讓張少華這個北京“丑娘”徹底火了。 2007年,《我的丑娘》劇組邀請張少華,飾演“丑娘”翠菊一角。在這部劇中,張少華將一個母親的心酸、委屈和無私,演繹得淋漓盡致。2008年感情戲、家庭戲炙手可熱,《我的丑娘》播出后收視率飆升。不僅以黑馬之姿超過當年大火的電視劇《潛伏》,更風靡各大衛視,拿下當年的收視冠軍。在這部劇中,丑娘每集都要流淚,最感人的就是丑娘沿街乞討的那一場。 為了拍出真實感,導演特地找了一條人少的街假戲真做,讓張少華真的去街上乞討。 只見她散亂著頭發跪在大街上,身上穿得破破爛爛,手里捧著一個破搪瓷缸。逼真的服化道和精湛的演技,根本沒有人認出來她是演員,大家都以為是個可憐的乞丐。還有人往搪瓷缸里塞錢,最大面值是10塊,沒多久搪瓷缸里面的錢就滿了。逼得張少華不得不邊拍邊解釋:我們這兒拍戲呢。拍完后劇組工作人員找到塞錢的人,把錢退了回去。憑借《我的丑娘》這部劇,張少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丑娘”的形象深入人心,人們見了她不呼其名,直接喊她“丑娘”。 此后張少華又出演了非常多經典角色,其中不乏《鐵梨花》中氣勢逼人的老佛爺、《大宅門》中平凡又堅韌的母親馬立秋、《勇敢的心》中機智勇敢的老太太、《娘道》里隆老夫人…… 張少華一生參演了90多部影視劇,憑著對演藝事業的熱愛和敬業精神,她榮獲了國劇盛典終身成就演員獎、第七屆數字電影百合獎“我最喜愛的十佳演員”獎、中國電視好演員獎……榮譽等身的背后是她對等的付出,她拍戲一直很拼,尤其是人生的最后十年。2012年在拍攝電影《1942》時,因為艱苦的環境,張少華肺炎復發。為了不影響拍攝進度,她打著點滴完成拍攝。2017年拍攝《娘道》時,張少華肺炎轉為重癥,住進了醫院。本來她打算停拍,讓導演換人,別影響拍攝進度。 結果導演是個重情義的人,不僅沒換人,還一直等她好了又接著拍。 除此之外,張少華晚年一直堅持拍戲,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年輕的時候因為沒時間照顧兒子,導致她跟兒子的關系一直很疏遠。用她自己的話說,她跟兒子沒有一般家庭的母子親情,反而多了一份客氣。 對此張少華一直心懷愧疚,所以晚年她一直盡全力彌補,哪怕是生病坐上了輪椅,也仍然堅持拍戲給兒子還房貸,她自己卻和老伴一直生活在40平的老房子里。但是張少華覺得沒什么,對艱苦樸素慣了的她和老伴兒來說,再好的日子也是“一天三頓飯,夜睡一張床”,知足才能常樂。沒戲拍的日子,張少華包攬了家里所有的家務,買菜、洗衣服、做飯。家常豆腐6塊,番茄雞蛋5塊,苦瓜4塊,魚湯十幾塊,三菜一湯,一頓飯下來超不過50元。吃飯省,張少華更是從上到下,沒穿過一件超過100塊的衣服。就連扎頭發的橡皮筋,她都能用不穿的襪子頭剪下來代替。 有節目采訪她,讓她給觀眾介紹自己,她總是說:“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北京老太太。”她從來不把自己當明星,也從不會擺架子。 就是這樣一位戲好三觀正的老戲骨,晚年卻差點因為一條微博毀于一旦。2017年,新鳳霞90年誕辰之際,兒子吳歡在微博祭奠母親,于是有感而發:“1966年中國評劇院青年演員張少華當隊長,帶隊抄砸了新鳳霞家?!?/span> “今年新鳳霞九十冥壽,張少華還記得那些往事嗎? ” 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條只有一百多字的微博,迅速引起熱議。新鳳霞是中國評劇表演藝術家,評劇“新派”創始人,曾經和張少華一起同臺演出,不一樣的是,新鳳霞每每都是挑大梁的臺柱子,張少華只能出演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對于吳歡的發難,張少華也進行了回應,說自己當時只是根據上級指示,安頓好老人孩子交差,只字未提打人抄家的事。于是很多網友不滿,讓張少華就此事向新鳳霞道歉。 事實上,據新鳳霞女兒吳霜回憶:打殘新鳳霞的其實另有其人,是一名劉姓的評劇演員,并不是張少華。對此其實在新鳳霞丈夫吳祖光的回憶錄中,就曾寫道:打殘新鳳霞的是劉敏庚。 對于網上盛傳的張少華拿走了新鳳霞家的齊白石字畫,張少華的丈夫張惠寶也有回應——當然這只是張惠寶的一面之詞,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因為年代久遠且雙方都沒有確鑿證據證明自己說的話是真的,我們很難去判定。2021年3月23日,張少華因病去世,享年75歲。當天,很多人跑到新鳳霞兒子吳歡的微博下問他,你原諒張少華了嗎?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關于張少華和新鳳霞之間的是非恩怨,仍然被眾多網友爭執不休。只是“新鳳霞事件”的當事人都已離開,張少華本人至死也沒有就此事件道歉,也許她是清白的,而我們作為看客,也應該學會放下。不如就像對于網友的提問,吳歡回復的那樣,“天下事何妨以不了了之”。 縱觀張少華的一生,早期作為一名評劇演員,曾郁郁不得志。后期終于憑借影視劇聲名鵲起,被很多人喜歡也沒有飄,為人幽默有趣,始終保持謙遜低調作風。在獲得白玉蘭最佳女主,面對吹捧為大腕,張少華幽默地反問:“什么腕?腳腕還是手腕?”裝不懂巧妙的轉移話題。“我們的職業在電視劇上,觀眾喜歡看我們收視率就高,但是我們不要自視清高,更不要裝,別人說合影、簽字,那是喜歡你,看得起你,你不要上來就動不動,保安,保安的。”“你演的角色是給觀眾看的,不要因為別人喜歡你,你自己就找不著北。”張少華這一生扎根現實生活,認認真真拍戲,為人親民低調,給觀眾獻上了很多優秀的影視劇。遺憾的是,若不是她晚年疾病纏身、身陷輿論風波,說不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只是如今她已去世三年,現在她的老伴兒還選擇獨守著40平的老房子,說什么也不肯搬去和兒子同住,張惠寶說他要為張少華守在這里,一直到他死去。不得不說,張少華和丈夫真摯的感情令人羨慕,攜手一生的婚姻讓人動容,點亮在看,愿我們像張少華一樣,能有自己的事業,和“愿得一人心,白手不相離”的愛人。 
作者簡介:沉煙,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雷利、香克斯,排版: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