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阿姨今年63歲,罹患高血壓7年時間,確診后血壓一直控制的不是很穩定。
上周,她突然在家中昏迷,送去醫院后發現血壓值飆到了200/110mmHg,伴有嚴重腦出血。饒是全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生命。
醫生在深入了解她的生活習慣后發現,她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這些錯誤不僅為她的健康埋下了隱患,也為我們每一個人敲響了警鐘。

· 排斥降壓藥,堅持保健降壓
是藥三分毒這句話大家都聽過,余阿姨自然也不例外,在確診后她一直擔心長期用藥給身體帶來副作用。于是在網上各種搜索可降壓的保健方案,買了不少所謂天然無副作用的降壓產品,其中不乏一些號稱可根治高血壓的藥品。
但是!目前臨床上沒有任何治療方案可根治高血壓,患者在確診后只能通過服藥來穩定血壓。盲目相信偏方不僅起不到降壓的效果,還容易耽誤治療時機,給自身健康帶來一些不利的威脅。正確的做法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降壓藥,并定期進行檢查。

· 降壓不看時機
降壓時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藥的時間,一般人體的血壓峰值會出現在上午,在這個時間點服藥可覆蓋住血壓最高的時間段,避免晨起血壓高峰期。但不一定每個人的血壓峰值都出現在上午,具體的情況要在檢查后才能明確;
二是要定期去醫院復查,復查可以讓醫生根據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同時了解各個臟器的情況。

· 血壓正常后,隔天吃一次
余阿姨平常會隔三差五測量血壓,在血壓下降之后她擅自將藥物改成了隔天服藥,有時候忘記了好幾天才吃一次,或是等到明顯感覺頭暈才吃一次藥。
這樣做會讓血壓大幅度波動,加劇體內靶向器官的損傷,血壓上升還會顯著增加腦出血、心梗、腦梗等急癥的發生風險,給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影響。

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慢性病,在確診后需要長期服藥控制血壓。如若血壓沒有控制在穩定范圍內的話,很容易繼發腦溢血、心梗等嚴重疾病。不少高血壓患者在確診初期對服藥十分抗拒,害怕藥一吃就停不了了。
其實,并非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需要終生服藥,這幾種情況的患者可視情況停藥。
1、輕度高血壓
歐洲心臟學會(ESC)高血壓指南中明確指出,血壓>140/90mmHg的患者,無論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風險,都需要立即啟動降壓藥治療,在服藥的同時還需要進行生活干預。服藥1~3個月后要及時復查,如若血壓控制在<129/79mmHg的話,就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逐步減少降壓藥的用量或停止服藥。

2、出現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
降壓藥和其他的藥物一樣,服用后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若副作用較為輕微的話,可在用藥過程中逐漸耐受,則無需停藥。但如果出現了一些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則要及時停藥,選擇其他的方案降壓。
3、心臟“沒勁”
一些年紀較大的高血壓患者,由于心臟力量減弱,泵血的“勁”會小許多,這種情況下血壓也會沒那么高,可視情況停止用藥。
4、繼發性高血壓治愈病因后
部分高血壓患者是由于一些其他的病癥所致,在原發病治療好之后,血壓恢復正常后也可以停藥。

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的患者,日常飲食要多加注意,這幾種食物盡量少吃。
1、濃茶
茶葉內有茶堿、茶多酚等成分,服藥的同時飲用容易削弱降壓藥的作用,導致達不到原有的降壓效果。
2、柚子
柚子內的生物活性成分會促使藥物迅速入血,導致血藥濃度上升。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吃柚子,可能會導致藥效增加幾倍,容易引起頭暈、惡心等低血壓癥狀出現。

3、酒精
酒精進入體內后會導致血管擴張,起到一定降血壓的作用,對于正在服用降壓藥的人群而言容易引起低血壓;另外,酒精還可能會增加部分藥物的降壓作用,影響藥物的正常療效。在服藥期間,一定要避免飲酒。
4、豬肝
豬肝這類內臟內的膽固醇含量很高,進入體內后身體無法及時消化會積聚在血管內,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讓血管彈性下降,導致血壓上升。

高血壓患者一旦確診要遵醫囑積極服藥,長期服用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相較于血壓持續上升的傷害根本不值一提,對此一定要持有正確心態。
參考資料:
[1] 《常見服用降壓藥的五個錯誤,你有沒有?》. 廊坊市廣陽區人民醫院 2023年04月18日
[2] 《降壓藥一吃就是一輩子?5種情況真能停藥!》. 哈特瑞姆心臟科普 2020年07月24日
[3] 《長期吃降壓藥的人,最好不要吃這6種食物,否則血壓可能不降反升》. DrX說 2024年0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