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隸書書法愛好者來說,學習哪個碑帖最容易得到書法家的認可?隸書碑帖很多,有秀美的、有雄渾的、也有飄逸的,總的來說,古人遺留下來的碑帖很多,至于學習哪種碑帖,這還要取決于個人的喜好。但是,不論哪種碑帖,除了自己的喜好外,還要結合書法大賽的要求來選擇自己的學習路徑。 那么,書法大賽上評委究竟喜愛哪種風格的作品?通過對歷年來那些入展或獲獎的作品分析來看,早些年,《張遷碑》的入展率是很高的,后來,也有飄逸一類的作品陸續入展,這個風格也持續了很多年,從近幾年的入展情況來看,評委們又喜歡另一種風格的作品,它就是《張遷碑》的姊妹篇——《鮮于璜碑》,它們都屬于雄渾厚重的風格,但它與《張遷碑》所不同的就是這個碑帖更加雄渾厚重,很有展覽效果。 《鮮于璜碑》也是東漢時期的隸書名碑,雖然不以秀逸取勝,但率真質樸之氣更具風采。落筆穩健,如鋼刀切玉,運筆勁折,斬釘截鐵,與東漢其他碑刻相比另具一番氣象。同時,《鮮于璜碑》是漢隸方筆系統的代表作,起筆方折寬厚,轉角方圓兼備。行筆闊筆直書,筆勢直拓奔放,力量感表現得極為強烈,使線條極具抒情性。此外,其線條質感老辣結實,內涵豐富,一點畫都是情感表現的載體,在線條的構成上強調積點成線,使每個點都步步為營,都注入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這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筆畫粗細相間,曲直結合,多數字在筆畫的處理上,都是粗細相間,有平直,有曲折,完全是根據字形與筆畫的變化需要而書寫。二是字形扁平勻稱,錯讓有致,字形上主要以匾方為主,并且字形上相互錯讓,制造出一種平整有序的風格。三是章法上的空間對比強烈,尤其是一些字形在筆畫的多少上以形取勢,疏密相間,錯落有致。上述特點綜合起來,也就形成了其雄渾厚重的風格。 如何創作出適合書法大賽的隸書作品?從近些年大賽上所創作的作品來看,大多數作者都主要取法于這個《鮮于璜碑》,也就是說,那些入展的作品,主體風格主要來自于《鮮于璜碑》,但如果在創作中使用單一的取法對象,入展的可能性是不太大的。因此,入展的作品,既要有深厚的學古能力,還要有創新水平。 一方面,要融合創作。有的作者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融合了篆書的寫法,把篆書與隸書結合起來,篆隸一家,如果這樣創作,評委也是沒得說,入展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升。也有的作者在創作中,把《鮮于璜碑》與其它碑帖結合起來,也就是說,《鮮于璜碑》是主體風格,有些字形上會融合一些其它相似的隸書碑帖,這樣一來,就有了自己的個性風格了。 另一方面,這類隸書風格的創作,也要表現出書法的藝術性。何為書法的藝術性?我們不能照搬古人的隸書字形,但一定要在表現藝術性上做文章。主要在字形上,要有大小的區別,在筆畫上要有粗細表現,在章法上也要有疏密的表現,在墨色上,更要有干枯濃淡的表現。凡此種種,都是書法藝術性的再現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