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2能治療口腔潰瘍,還是高血壓的“克星”?真假? 口腔潰瘍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雖然不是很嚴重,過幾天就能好,但是連續疼上幾天實在受罪,吃點咸的、酸的都會刺激到,辣的就更加不能吃了,牙齒碰到都疼。 如果你覺得自己出現這種情況比較頻繁,有可能就是缺少了,人體黏膜范圍很大,它雖然不是大的營養物質,但是作用卻不小。 有了它的參與,細胞代謝生長發育才能順利進行,我們才有完整的皮膚、光滑的指甲、柔順的頭發,若是缺乏營養了,黏膜就會受損,而且恢復速度很慢,所以,想讓潰瘍快點好,補充維生素B2是可以的。 那么,維生素B2和高血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 我國有2.45億高血壓患者,它早就成了社會性問題,高血壓的問題不在于血壓水平高低,而是它對全身造成的傷害,身體每個器官都有血管,一旦血壓持續上升,將面臨著多器官受損。 而高血壓的原因我們至今沒有摸透,只能從多個角度去預防,而在相關研究中,南方醫學大學南方醫院的學者發現,適當補充維生素B2的人疾病風險減少26%。 為啥會有這樣的作用,其實我們結合血管受損、老化就能想通了。 在衰老、各種刺激因素的影響下,血管內有很多炎癥和損傷,而維生素B2能減少炎癥加快黏膜內皮修復,所以能減少脂類聚積、堵塞。 這說明維生素B2在血管中發揮了一定保護、降壓作用。以往我們只在潰瘍和炎癥時才想到它,現在有研究證實它對降壓也有幫助,那么可以適當補充。但是,用“克星”兩個字來形容它有點夸張了,它還沒到能讓高血壓“繞道跑”的地步。 吃維生素B2,就不用吃降壓藥了嗎? 很多人覺得維生素片便宜,比降壓藥還便宜,既然它能產生效果,那么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把降壓藥停了,單獨吃維生素就行了。 并不是這樣的,通過上文的研究大家也看到了,維生素B2減少的高血壓風險,不是一點沒有,也有可能有的人吃了維生素一點效果都沒有,想要血壓平穩就要保證血藥濃度,這一點是維生素無法做到的,所以它不能代替降壓藥。 最好的辦法就是吃降壓藥,然后讓醫生決策是否增補維生素,如果醫生建議服用,咱們再吃不遲。 再者補充維生素B2不是只有吃藥一種方法,平時可多吃谷物類,把它當做主食,每餐再增加蛋類、紅肉、乳制品,就不用擔心缺少了。 其實說白了還是要均衡飲食,就不用擔心缺哪一種營養,平時吃得過于精細,很少吃谷物的朋友,谷皮和外殼中有很多B族維生素,要適當和精細的糧食搭配一下。 一般每天補充1.2毫克至1.4毫克就可以,不要過量,吃藥有個缺點就是容易不多了,不管是什么營養,在人體堆積都不是什么好事,容易傷肝腎,損傷消化道,所以,大家吃藥一定要理性,不是別人說什么好自己就跟著吃。 除了補充維生素B2,還有2種營養素對高血壓患者同樣重要 鉀 患者要定期檢查血鉀濃度,若是它的水平降低了,要及時補充,丟失一克鉀有可能帶來生命危險。因為患者平時要吃藥,排尿比較多,血鉀濃度會降低,再者患者流汗、吃水果較少,也會導致鉀攝入不足。 富含鉀的食物:毛豆、銀耳、蝦皮、紫菜、口蘑等。 葉酸 這是根據患者的疾病類型制定的方案,也算是一種特殊的降壓法,如果做過同型半胱氨酸檢查,并且該指標是上升的,說明葉酸攝入不足,要及時補充藥劑,要注意降低自身風險。若該指標沒有上升,可采取飲食補充,那就不著急了。 富含葉酸的食物:西紅柿、油菜、菠菜、胡蘿卜、青椒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