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萬才
對于已經入門的詩人來說,或者說對精通格律的詩人來說,格律是小道,這無疑是對的。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詩詞,格律關,是必須要過的。別看是小道,卻難倒了不少人。試想一下,如果連小道都不能過,我們還能指望入大道嗎?
可見,學習詩詞,還得先從小道開始。只有熟悉了小道,過了小道,才有入大道的可能。因此,大家不要輕視這個小道,一個小道,會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甚至有很多人,可能一生也沒有弄明白這條小道。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格律詩的十六式吧!
一、五言絕句(四式)
⑴五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例詩:王勃《山中》
長江悲已滯,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秋晚,
山山黃葉飛。
說明:這里的⊙,表示可平可仄。平,即平聲字,古漢語中的上平聲和下平聲即是。現代漢語中的陰平、陽平即是。仄,指仄聲字,古漢語中的上聲、去聲、入聲即是。現代漢語的上聲、去聲即是。用古漢語標準寫的詩詞,叫用古聲韻,用現代漢語寫的詩詞,叫用新聲韻。韻,就是韻腳。押韻,就是去押前面的一個韻腳。所有例詩,皆為古漢語標準。下同。
⑵五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押韻)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押韻)
例詩:盧綸《塞下曲》
鷲翎金仆姑,
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
千營共一呼。
⑶五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
例詩: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⑷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押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
例詩:盧綸《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二、七言絕句(四式)
⑴七絕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押韻)
例詩:竇鞏《南游感興》
傷心欲問前朝事,
惟見江流去不回。
日暮東風春草綠,
鷓鴣飛上越王臺。
⑵七絕平起首句押韻
⊙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押韻)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押韻)
例詩: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⑶七絕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押韻)
例詩: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⑷七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仄仄平平。(押韻)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押韻)
例詩: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三、五言律詩(四式)
⑴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押韻、對)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對)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押韻)
例詩: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孤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說明:五言律詩,中間二聯要求對仗,這里的對,即是對仗之意。下同。
⑵五律平起首句押韻
平平⊙仄平(韻),
⊙仄仄平平。(押韻)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押韻、對)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對)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
例詩:李商隱《晚晴》
深居俯夾城,
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
微注小窗明。
越鳥巢干后,
歸飛體更輕。
⑶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韻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對)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押韻、對)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
例詩: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⑷五律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押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對)
⊙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押韻、對)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押韻)
例詩:王維《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
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珠。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