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治療淋巴癌的四大泰斗包括劉嘉湘、樸炳奎、羅樾之和林洪生教授。劉嘉湘擅用扶正法治癌,尤擅肺癌等。樸炳奎強調扶正培本,研制多種新藥。羅樾之精通家學,研制腫瘤合劑,對淋巴癌有獨到見解。林洪生教授注重整體調理,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四位淋巴癌泰斗共同推動了中國中醫腫瘤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一:劉嘉湘教授在中醫治療腫瘤領域,特別是淋巴癌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他獨創的治療淋巴癌的經驗方,不僅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原則,還融入了現代藥理研究成果,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途徑。 方劑名稱:扶正解毒散結方 生黃芪50g、生白術12g、炙鱉甲12g、炮穿山甲12g、苦參12g、茯苓15g、蜂房15g、夏枯草15g、海藻15g、丹參15g、山藥30g、玄參30g、生牡蠣30g、肉蓯蓉30g、橘葉9g、橘皮9g、甘草9g、淫羊藿24g、生地黃24g、熟地黃24g 方解 扶正:重用生黃芪益氣托毒,與生白術、茯苓、山藥益氣健脾,淫羊藿、肉蓯蓉溫補腎陽,生地黃、熟地黃、玄參滋補腎陰,共奏扶正培本之功。解毒:蜂房、苦參清熱利濕,解毒散結。散結:夏枯草、海藻、生牡蠣、炮穿山甲化痰軟堅散結。活血:橘葉、橘皮、丹參理氣活血。調和:甘草解毒、調和諸藥。 主治范圍 扶正解毒散結方主要用于治療惡性淋巴瘤,尤其是那些表現為正氣虛損、濕毒內聚的證型。該方通過扶正培本、解毒散結、活血化瘀等多種作用機制,改善患者的癥狀,控制病灶,延長生存期。 劉嘉湘教授的經驗方不僅體現了中醫的智慧,也為淋巴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請注意,中藥方劑應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和療效。 二:樸炳奎教授在中醫藥治療腫瘤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經驗,尤其在淋巴癌的治療上,他提出了多種經驗和方劑。以下是基于樸炳奎教授的思想和臨床經驗,總結出的一個針對淋巴癌的經驗方: 方劑名稱;淋巴癌解毒散結湯 蒲公英 30g、半枝蓮 15g、白花蛇舌草 30g、夏枯草 15g、玄參 15g、生地黃 15g、山慈菇 15g、三七 6g(研粉沖服)、莪術 10g、三棱 10g、穿山甲 9g(先煎)、蜈蚣 2條、壁虎 3條、貓爪草 15g、蜂房 15g 方解 該方劑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解毒散結為主要治法。蒲公英、半枝蓮、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對于熱毒蘊結的淋巴癌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對于淋巴結腫大有良好的消散作用。玄參、生地黃:養陰清熱,生津潤燥,對于熱毒傷陰的淋巴癌患者有滋養陰液的作用。山慈菇: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對于痰瘀互結的淋巴癌有化痰散結的作用。三七: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對于血瘀疼痛的淋巴癌患者有活血止痛的作用。莪術、三棱: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對于氣滯血瘀的淋巴癌有行氣活血的作用。穿山甲:活血散結,通經下乳,對于經絡阻滯的淋巴癌有通絡散結的作用。 蜈蚣、壁虎:解毒散結,通絡止痛,對于癌腫疼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貓爪草、蜂房:解毒散結,祛風通絡,對于癌腫擴散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主治范圍 該方劑主治淋巴癌屬毒瘀互結型,臨床表現為身體各部皮下硬結,無痛,質硬,活動性差,伴見形體消瘦,面色暗黑,皮膚枯黃,舌質暗紅、苔多厚膩乏津,脈弦澀。 樸炳奎教授在治療淋巴癌時,強調專方專藥與隨癥加減的有機結合,注重氣血津液辨證與臟腑辨證的結合,因此在實際治療中還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三:羅樾之教授,中醫腫瘤學權威,淋巴癌治療領域杰出貢獻者。他憑借深厚的中醫功底和四十余年臨床經驗,自擬系列抗癌方劑,如“羅氏天仙黃菇合劑成功治療千余例淋巴癌經驗”等,在淋巴癌治療中療效顯著。羅教授強調病證結合,扶正祛邪并舉,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顯著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其創新方劑直擊病灶,攻解癌毒,使眾多淋巴癌患者重獲希望。同時,羅教授積極參與國際交流,推動中西醫結合醫學發展,被譽為“腫瘤克星”。其淋巴癌治療成果不僅在國內廣受贊譽,更在國際醫學界產生深遠影響,為全球淋巴癌患者帶來生命曙光。以下是他獨自開創的治療淋巴癌的經驗方: 方劑名稱:羅氏天仙黃菇合劑: 黃芪 30克、菝葜 24克、夏枯球 3、0克玄參 18克、海藻 30克、天葵子 15克、川貝母 18克、威靈仙 18克、山慈菇 9克、黃藥子 15克、生牡蠣 30克、僵蠶 12克 (注:原文提及十五味組成,但具體列出了十二味,其余三味未詳細列出,保持原樣描述) 方解: 主治范圍: 加減運用: 淋巴結腫大明顯,質地堅硬者,加三棱、莪術各10克,增強破血行氣、消積止痛之力。發熱不退,口干咽燥,舌紅苔黃等熱毒熾盛者,加金銀花、連翹各15克,加強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 體質虛弱,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者,黃芪增至50克,并加黨參、白術各15克,增強補氣健脾、扶正固本作用。瘤體周圍疼痛明顯者,加延胡索、沒藥各10克,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伴有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肺部癥狀者,加桔梗、杏仁各10克,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伴有腹水、腹脹等腹部癥狀者,加茯苓、澤瀉各15克,利水滲濕、消腫散結。 總結: 羅樾之教授的這一方劑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為淋巴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和生命曙光。 四:林洪生教授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淋巴癌的治療上有著獨到的見解。 方劑名稱:林氏抗癌散結湯 太子參 15g、黃芪 30g、玄參 15g、生地黃 12g、當歸 12g、雞血藤 30g、山萸肉 12g、法半夏 10g、青皮 6g、陳皮 6g、茯苓 15g、僵蠶 10g、浙貝母 10g、夏枯草 15g、莪術 10g、郁金 10g、石斛 12g、半枝蓮 15g、貓爪草 15g、白花蛇舌草 60g(大劑量清熱解毒,抗癌防癌) 方解 林氏抗癌散結湯以益氣養陰、化痰散結、解毒消瘀為主要治療原則,針對淋巴癌患者氣陰兩虛、痰瘀互結的病理特點進行精準配伍。太子參、黃芪:益氣健脾,增強患者免疫力,為抗癌提供基礎。玄參、生地黃:養陰清熱,滋潤肺腎,有助于緩解淋巴癌患者因熱毒傷陰所致的口干、咽干等癥狀。當歸、雞血藤:養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有助于消散腫塊。山萸肉:滋補肝腎,固澀精氣,有助于恢復患者體力。 法半夏、青皮、陳皮:化痰理氣,有助于消散淋巴癌患者體內的痰濕之邪。茯苓:健脾利濕,有助于消除水腫,減輕淋巴癌患者的腫脹癥狀。僵蠶、浙貝母:化痰散結,對于淋巴癌的腫塊有良好的消散作用。 夏枯草、莪術: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有助于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郁金:疏肝解郁,有助于調節患者情緒,減輕因疾病帶來的精神壓力。石斛:養陰生津,增強患者體質,為抗癌提供支持。半枝蓮、貓爪草、白花蛇舌草:大劑量清熱解毒,抗癌防癌,是抗癌的重要藥物組合,有助于抑制淋巴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主治范圍 該方劑主要用于治療淋巴癌,特別是那些表現為氣陰兩虛、痰瘀互結證型的患者。患者常常出現淋巴結腫大、疼痛、發熱、盜汗、乏力、消瘦等癥狀。通過服用林氏抗癌散結湯,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注意事項 上述四大泰斗大師該方劑需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進行個性化調整。 服用期間需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
來自: 杏林莊主 > 《腫瘤泰斗羅樾之教授治療腫瘤癌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