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銀杏、鴨腳子、靈眼、佛指甲、佛指柑。 【基原】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種子。 【性味歸經】甘、苦、澀,平,有小毒。入肺、腎經。 【功效】斂肺定喘,止帶縮尿。 【主治】哮喘痰嗽,白帶,白濁,遺精,尿頻,無名腫毒,皶鼻,癬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切片涂。 白果 【藥膳方選】 1.治小便白濁:生白果仁10枚,煮水飲,日1服,取效止(《瀕湖集簡方》)。 2.治赤白帶下,下元虛憊:白果、蓮肉、江米各5錢,胡椒1錢半。為末,用烏骨雞1只,去腸盛藥,瓦器煮爛,空心食之(《頻湖集簡方》)。 3.治夢遺:銀杏3粒。酒煮食,連服4~5天(《湖南藥物志》)。 4.治小便頻數,遺尿:陳白果5粒,蝸牛3個(焙干),研末沖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成分】種子含有有毒物質銀杏毒素,還含腰果酸和鉀、磷、鎂、鈣、鋅、銅等25種元素,種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等。 【使用注意】有實邪者禁服。生食或炒食過量可致中毒,小兒誤服中毒尤為常見。 【參考文獻】 1.《本草品匯精要》:“煨熟食之,止小便頻數。' 2.《本草綱目》:“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消毒殺蟲,” 3.《本草從新》:“補氣養心,益腎滋陰,止咳除煩,生肌長肉,排膿拔毒,消瘡疥疽瘤。” 4.《本草便讀》:“上斂肺金除咳逆,下行濕濁化痰涎。” |
|
來自: 蘭若青青 > 《食療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