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和學霸畢竟是少數,一般家長選擇高中(現在都是應試,自主選擇的余地似乎也不大)還是更看重其高考平均成績,這似乎更代表本校的平均“加工能力”水平的。
因此,本文介紹一下近年來北京各高中名校在高考中平均分的表現。(2024年統計數字還沒出來)。
2023年高考平均分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師大實驗、北京八中分列前五。
排名前5名中,西城區占3席,海淀區占2席。
排名前10名還包括十一學校、一零一中學、北京二中、北師大二附中、北大附中。海淀占5席,西城占4席,東城占1席。
排名前20名中,海淀占11席,西城占5席,朝陽占2席、東城占1席、豐臺占1席。前20除豐臺區的北京十二中,剩下的系數被“海西朝東”四個高考最卷區占據。
排名前48名中,海淀占17席,西城占8席,東城占8席、朝陽占7席、經開區占2席、石景山占2席、豐臺占1席、昌平占1席、通州占1席、順義占1席。“海西東朝”四個區總數達到40席,占比高達83.33%。
對比2022年的平均分排名:
前5名都是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師大實驗、北京八中居前五。只不過22年時的排位和23年的排位北京八中和清華附中位置對調了一下。說明清華附中又進步了。
前10名總體位次變化不大,東城區的北京二中和海淀區的北大附中有進步,躋身前十,而朝陽區的北京中學和海淀區的首師大附中稍有退步,被擠出前十。
排名前48位中,進步最明顯的應該是標注“-”的高中了,因為這表示2022年時他們還不是“前48”的。這其中,海淀區的十一實驗中學真是進步神速,2023年平均分排名13位,做保守估計也起碼提高了35個位次。新進“前48”榜單的學校還有人大附中分校、陳經綸保利分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北京一六六中學、人大附中經開學校、首師大附中通州學校、東直門中學、北航實驗學校。
其他進步明顯的學校包括:八一學校進步了22個位次、北京八十中進步了15個位次、廣渠門中學進步了13個位次、朝陽外國語學校進步了11個位次、北京理工附中進步了11個位次、海淀教師進修實驗學校進步了10個位次。
2022年高考平均分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京八中、北師大實驗、清華附中分列前五。
排名前10名還包括十一學校、一零一中學、北師大二附中、北京中學、首師大附中。海淀占5席,西城占4席,朝陽占1席。
排名前20名中,還包括北師大附中、北京二中、清華實驗、北大附中、建華實驗、北京十二中、育英學校、北京一六一中學、北京五十七中、牛欄山一中。海淀占10席,西城占6席,朝陽占1席、東城占1席、豐臺占1席、順義占1席。
2021年高考平均分
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八中、十一學校分列前五。
排名前10名還包括首師大附中、一零一中學、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北京二中、北師大二附中。海淀占5席,西城占4席,東城占1席。
排名前20名中,還包括:北師大附中、建華實驗、清華實驗、北京一六一中學、北京十二中、北京中學、人大附中朝陽、北京五十七中、景山遠洋。海淀占9席,西城占6席,朝陽占2席、東城占1席、豐臺占1席、石景山占1席。
總結
從3年的統計結果看,前5名被西城和海淀所壟斷。
前10名,都是海淀區占5、西城占4,其他區占1席。
前20名,海淀區逐年增多,2021年占9席,到23年占11席,西城變化不大5-6席。
前48名,海淀區穩定在16-17席,西城逐年減少,2021年占11席,到23年占8席。東城逐年增加1席,朝陽變化不大,23年比21年和22年增加了1席。其他區所占席位在8-9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