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嫂打電話來,說侄子留了個紙條離家出走了,現在全家人都急瘋了。問了姑媽,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這次期中考試,侄子沒考好,表哥很不高興。看到侄子抱著IPAD玩游戲,氣不打一處出說道:沒考好,就應該總結一下,而不是在這里玩游戲。表嫂也搭腔說:你爸說的沒錯,平時什么事情都不讓你干,你要什么都滿足你要求,你咋這么不爭氣呢?你班上李明浩,聽說家庭條件非常不好,跟著奶奶生活,但你看人家,根本不用家長操心,每次成績都名列前茅。侄子說:那你讓李明浩做你們的兒子吧,你倆不也天天抱著手機嗎?說完,氣呼呼地回房間,啪的一聲關上了門。任表嫂怎么敲門,侄子就是不應。表哥氣的去了朋友家,表嫂氣的去樓下溜達散心。等氣消了,表嫂回去一看侄子房間門開著,想著這小子氣消了,進去一看,人不在,書桌上放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一天到晚就是分數分數,你們眼中還有我嗎?考得好是你們的功勞,考不好就是我不爭氣,爸媽,讓你們失望了,讓李明浩做你們的兒子吧?!?/span>一看兒子不辭而別了,表嫂急的眼淚都出來了,親戚、同學家逐個問過去。最后得知侄子去了舅舅家,“舅舅”把表嫂表哥數落了一番,讓侄子在他家住幾天。要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但表哥表嫂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著實太沉重了。我們都感到窒息,何況心智不成熟的侄子。記得有一次在表哥家,都快19:00了,侄子嚷著餓了,說吃了飯在寫作業,表哥表嫂堅持寫完作業在吃飯。而這樣的事情在他們家司空見慣。表哥和表嫂讀書的時候,讀不進去,后來吃了不少沒文化的虧,機緣巧合抓住了機會,賺到了第一桶金。他倆在某些方面倒是天造地設的一雙,他倆都不愛讀書,但不影響他倆都認為讀書很重要。家里客廳里掛著曾國藩的千古家訓“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貴者因書而守成”。兩個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侄子身上,尤其是有了錢之后。他倆千方百計買了市區最好的學區房,給侄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除了打理生意賺錢,其余精力就是盯著侄子學習。像我表哥表嫂這樣傾其所有“疼愛”孩子,孩子不領情,他們傷心;孩子達不到他們的期望,他們失望。這樣的父母不計其數。像我侄子這樣承載著父母未曾實現的夢想,雖然獲得了豐厚的物質,卻感受不到家的溫暖和父母的愛。這樣的孩子也不計其數。家本應該是我們的避風港,是我們永遠的依靠,是我們最后的退路。但很多人其實不把家當作退路的,他們說,低谷時,家人甚至會給予更大的壓力。他們站在路中間,就那樣站著哭;身后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人民日報:一個好的家庭的意義,不在于多殷實、富貴,而是每一輩都竭盡所能,去托舉下一代更上一層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對書本感興趣的孩子背后,通常都站著同樣熱愛閱讀的家長。與其絞盡腦汁追著孩子學習,不如自己先捧起書。父母奮斗的終點,就是孩子的起跑線。雖然每一代的努力,不一定能實現“魚躍龍門,過而化龍”,但至少能給下一代提供更高的生存起點。每一輩都竭盡所能,去托舉下一代更上一層樓。就像是一場家庭接力賽,而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就是:盡全力跑好自己這一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