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 《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3]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一》 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4]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 唐·王勃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5] 《別薛華》 唐·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6] 《重別薛華》 唐·王勃 明月沉珠浦,風飄濯錦川。 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 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7] 《羈春》 唐·王勃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歸。 還傷北園里,重見落花飛。 [8] 《林塘懷友》 唐·王勃 芳屏畫春草,仙杼織朝霞。 何如山水路,對面即飛花。 [9] 《山扉夜坐》 唐·王勃 抱琴開野室,攜酒對情人。 林塘花月下,別似一家春。 [10] 《春莊》 唐·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11] 《春游》 唐·王勃 客念紛無極,春淚倍成行。 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 [12] 《對酒春園作》 唐·王勃 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 陜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 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13] 《登城春望》 唐·王勃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靄新。 芳郊花柳遍,何處不宜春。 [14] 《他鄉敘興》 唐·王勃 綴葉歸煙晚,乘花落照春。 邊城琴酒處,俱是越鄉人。 [15] 《春日還郊》 唐·王勃 閑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 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16] 《秋夜長》 唐·王勃 秋夜長,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 層城綺閣遙相望。 遙相望,川無梁,北風受節南雁翔, 崇蘭委質時菊芳。 鳴環曳履出長廊,為君秋夜搗衣裳。 纖羅對鳳凰,丹綺雙鴛鴦,調砧亂杵思自傷。 思自傷,征夫萬里戍他鄉。 鶴關音信斷,龍門道路長。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17] 《采蓮曲》 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 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駐。 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采蓮今已暮。 今已暮,采蓮花。 渠今那必盡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 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采蓮歌有節,采蓮夜未歇。 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 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 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夫關塞若個愁。 [18] 《臨高臺》 唐·王勃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 瑤軒綺構何崔嵬,鸞歌鳳吹清且哀。 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 斜對甘泉路,蒼蒼茂陵樹。 高臺四望同,帝鄉佳氣郁蔥蔥。 紫閣丹樓紛照耀,璧房錦殿相玲瓏。 東彌長樂觀,西指未央宮。 赤城映朝日,綠樹搖春風。 旗亭百隧開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輪翠蓋不勝春,疊榭層楹相對起。 復有青樓大道中,繡戶文窗雕綺櫳。 錦衾夜不襞,羅帷晝未空。 歌屏朝掩翠,妝鏡晚窺紅。 為君安寶髻,蛾眉罷花叢。 塵間狹路黯將暮,云間月色明如素。 鴛鴦池上兩兩飛,鳳凰樓下雙雙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顧。 銀鞍繡轂盛繁華,可憐今夜宿娼家。 娼家少婦不須顰,東園桃李片時春。 君看舊日高臺處,柏梁銅雀生黃塵。 [19] 《圣泉宴》 唐·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 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 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20] 《尋道觀》 唐·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闕盛規模。 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玉笈三山記,金箱五岳圖。 蒼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21] 《散關晨度》 唐·王勃 關山凌旦開,石路無塵埃。 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 重門臨巨壑,連棟起崇崖。 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22] 《游梵宇三覺寺》 唐·王勃 杏閣披青磴,雕臺控紫岑。 葉齊山路狹,花積野壇深。 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23] 《麻平晚行》 唐·王勃 百年懷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尋戍道,遠近聽泉聲。 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羈心何處盡,風急暮猿清。 [24] 《送盧主簿》 唐·王勃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 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25] 《餞韋兵曹》 唐·王勃 征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 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 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 亭皋分遠望,延想間云涯。 [26] 《白下驛餞唐少府》 唐·王勃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路隔風煙。 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27] 《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8] 《仲春郊外》 唐·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處染囂塵。 [29] 《郊興》 唐·王勃 空園歌獨酌,春日賦閑居。 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 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 [30] 《觀佛跡寺》 唐·王勃 蓮座神容儼,松崖圣趾余。 年長金跡淺,地久石文疏。 頹華臨曲磴,傾影赴前除。 共嗟陵谷遠,俄視化城虛。 [31] 《山居晚眺贈王道士》 唐·王勃 金壇疏俗宇,玉洞侶仙群。 花枝棲晚露,峰葉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擁籀文。 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 [32] 《八仙徑》 唐·王勃 奈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 援蘿窺霧術,攀林俯云煙。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 終希脫塵網,連翼下芝田。 [33] 《春日宴樂游園賦韻得接字》 唐·王勃 帝里寒光盡,神皋春望浹。 梅郊落晚英,柳甸驚初葉。 流水抽奇弄,崩云灑芳牒。 清尊湛不空,暫喜平生接。 [34] 《登龍門高頂望洛城,晚日》 唐·王勃 晴曉國門通,都門藹將發。 紛紛洛陽道,南望伊川闕。 衍漾乘和風,清明送芬月。 林窺二山動,水見千龕越。 羅袂罥楊絲,香橈犯苔發。 群心行樂未,唯恐流芳歇。 [35] 《晚留鳳州》 唐·王勃 寶雞辭舊役,仙鳳歷遺墟。 去此近城闕,青山明月初。 [36] 《扶風晝屆離京浸遠》 唐·王勃 帝里金莖去,扶風石柱來。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37] 《普安建陰題壁》 唐·王勃 江漢深無極,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霧里,游子幾時還。 [38] 《長柳》 唐·王勃 晨征犯煙磴,夕憩在云關。 晚風清近壑,新月照澄灣。 郊童樵唱返,津叟釣歌還。 客行無與晤,賴此釋愁顏。 [39] 《銅雀妓二首·其一》 唐·王勃 妾本深宮妓,層城閉九重。 君王歡愛盡,歌舞為誰容。 錦衾不復襞,羅衣誰再縫。 高臺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40] 《銅雀妓二首·其二》 唐·王勃 金鳳鄰銅雀,漳河望鄴城。 君王無處所,臺榭若平生。 舞筵紛可就,歌梁儼未傾。 西陵松槚冷,誰見綺羅情。 [41] 《秋夜山亭》 唐·王勃 寥寥山半寺,邂逅一逢君。 野路煙初起,寒塘水正分。 孤猿啼海島,群雁起湖濆。 更欲尋芝術,商山便寄文。 [41] 《秋夜送別》 唐·王勃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42] 《春日還舊山》 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43] 《寒夜懷友雜體二首·其一》 唐·王勃 北山煙霧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蒼蒼。 秋深客思紛無已,復值征鴻中夜起。 [44] 《寒夜懷友雜體二首·其二》 唐·王勃 復閣重樓向浦開,秋風明月度江來。 故人故情懷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見。 [45] 《易陽早發》 唐·王勃 飭裝侵曉月,奔策候殘星。 危閣尋丹障,回梁屬翠屏。 云間迷樹影,霧里失峰形。 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46] 《深灣夜宿》 唐·王勃 津涂臨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絕灘聲隱,風交樹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 此時故鄉遠,寧知游子心。 [47]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 唐·王勃 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 綠齊山葉滿,紅泄片花飄。 泉聲喧后澗,虹影照前橋。 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48] 《秋日仙游觀贈道士》 唐·王勃 石圖分帝宇,銀牒洞靈宮。 回丹縈岫室,復翠上巖櫳。 霧濃金灶靜,云暗玉壇空。 野花常捧露,山葉自吟風。 林泉明月在,詩酒故人同。 待余逢石髓,從爾命飛鴻。 [49] 《秋日登冶城平望》 唐·王勃 睥睨三層連步障,茱萸一朵映華簪。 高樓獨有登臨志,斜日更憑蕭索吟。 七澤玩游心自遠,萬川哀樂體寧侵。 鄉園不見重歸鶴,姓字今為第幾金? [50] 《和李明府》 唐·王勃 傳聞葉懸履,飛向洛陽城。 馳道臨層掖,津門對小平。 霞殘疑制錦,云度似飄纓。 藻掞潘江澈,塵虛范甑清。 詎憐沖斗氣,猶向匣中鳴。 [51] 《贈李十四四首·其一》 唐·王勃 野客思茅宇,山人愛竹林。 琴尊唯待處,風月自相尋。 [52] 《贈李十四四首·其二》 唐·王勃 小徑偏宜草,空庭不厭花。 平生詩與酒,自得會仙家。 [53] 《贈李十四四首·其三》 唐·王勃 亂竹開三徑,飛花滿四鄰。 從來揚子宅,別有尚玄人。 [54] 《贈李十四四首·其四》 唐·王勃 風筵調桂軫,月徑引藤杯。 直當花院里,書齋望曉開。 [55] 《山中新蘭二首·其一》 唐·王勃 崇巖吐清氣,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徑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心出煙冪。 [56] 《山中新蘭二首·其二》 唐·王勃 橫琴答山水,披卷閱公卿。 常時不可得,談會是前生。 [57] 《早春野望》 唐·王勃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 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 [58] 《夜興》 唐·王勃 野煙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還將中散興,來偶步兵琴。 [59] 《冬郊行望》 唐·王勃 桂密巖花白,梨疏林葉紅。 江皋寒望盡,歸念斷征篷。 [60] 《春日郊園》 唐·王勃 閑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 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61] 《郊園即事》 唐·王勃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 閑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62] 《觀內懷仙》 唐·王勃 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 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 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 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63] 《秋江送別二首·其一》 唐·王勃 早是他鄉值早秋,江亭明月帶江流。 已覺逝川傷別念,復看津樹隱離舟。 [64] 《秋江送別二首·其二》 唐·王勃 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 [65] 《別人四首·其一》 唐·王勃 久客逢余閏,他鄉別故人。 自然堪下淚,誰忍望征塵。 [66] 《別人四首·其二》 唐·王勃 江上風煙積,山幽云霧多。 送君南浦外,還望將如何。 [67] 《別人四首·其三》 唐·王勃 桂軺雖不駐,蘭筵幸未開。 林塘風月賞,還待故人來。 [68] 《別人四首·其四》 唐·王勃 霜華凈天末,霧色籠江際。 客子常畏人,何為久留滯。 [69] 《懷仙》 唐·王勃 鶴岑有奇徑,麟洲富仙家。 紫泉漱珠液,玄巖列丹葩。 常希披塵網,眇然登云車。 鸞情極霄漢,鳳想疲煙霞。 道存蓬瀛近,意愜朝市賒。 無為坐惆悵,虛此江上華。 [70] 《過故宋》 唐·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71] 《秋夜長洲苑餞張侍御》(詩部分) 唐·王勃 明月沉珠浦,風飄濯錦川。 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 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72] 《山亭夜宴》(詩部分) 唐·王勃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 森沉野徑寒,肅穆巖扉靜。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73]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唐·王勃 朱紱遺塵境,青山謁梵筵。 金繩開覺路,寶筏度迷川。 嶺樹攢飛栱,巖花覆谷泉。 塔形標海月,樓勢出江煙。 香氣三天下,鐘聲萬壑連。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鳥聚疑聞法,龍參若護禪。 愧非流水韻,叨入伯牙弦。 [74] 《夏日諸公見尋訪詩序》(詩部分) 唐·王勃 天地不仁,造化無力。 授仆以幽憂孤憤之性,稟仆以耿介不平之氣。 頓忘山岳,坎坷于唐堯之朝; 傲想煙霞,憔悴于圣明之代。情可知矣。 賴乎神交勝友,得山澤之虬龍; 隱路幽居,降云霄之鸞鶴。 (雖為序中含詩化表述部分,但也具有一定獨立成詩的韻味) [75]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詩部分) 唐·王勃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具,二難并。 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 (文中詩意濃郁的部分,常被單獨拎出欣賞其詩韻) [76] 《三月上巳祓禊序》(詩部分) 唐·王勃 于時青郊麗日,碧沼澄鮮。 紅英翠萼,雜蘤相鮮。 紫騮青蓋,容與江邊。 (序里呈現出詩的美感的內容) [77] 《七夕賦》(詩部分) 唐·王勃 若夫干靈鵲讖之端,地輔龍驂之始。 憑紫都而受歷,按元邱而命紀。 鳳毛鐘桂閫之祥,麟角爍椒庭之祉。 馳朱軒于九域,振黃麾于萬里。 抗芝館而星羅,擢蘭宮而霧起。 (賦中富有詩韻的部分) [78] 《慈竹賦》(詩部分) 唐·王勃 有竹猗猗,生于高陂。 左連瑤帶,右雜瓊枝。 恨幽客之方賞,嗟君侯之不知。 徙蔚丹谷,遷榮綠池。 氣凜凜而猶在,色蒼蒼而未離。 屈巖壑之容貌,充階庭之羽儀。 (賦里類似詩的表述部分) [79] 《江曲孤鳧賦》(詩部分) 唐·王勃 靈鳳翔兮千仞,大鵬飛兮六月。 雖憑力而易舉,終候時而難發。 不如深澤之鳥焉,順歸潮而出沒。 跡已存于江漢,心非系于城闕。 吮紅藻,翻碧蓮,刷霧露,棲沙煙。 (賦里有詩的韻味的部分) [80] 《與盧主簿游潤州鶴林寺》 唐·王勃 常聞林欲靜,今見谷將空。 宿處依微寺,行香縹緲宮。 黑林藏驟雨,白鳥戲遙風。 有愛鱸魚興,歸心對信通。 [81] 《冬日羈游汾陰送韋少府入洛》 唐·王勃 氣逼禽巢暗,光分驛騎明。 霜威初被野,雪影漸隨城。 金笳催別景,玉劍思離聲。 不作書相問,誰能慰別情? [82] 《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 唐·王勃 忽聞天上將,關塞重橫行。 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 黃金裝戰馬,白羽集神兵。 星月開天陣,山川列地營。 晚風吹畫角,春色耀飛旌。 寧知班定遠,猶是一書生。 [83] 《送韋城李少府》 唐·王勃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別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84] 《秋夜獨坐懷故山》 唐·王勃 小隱慕安石,遠游學子平。 天書訪江海,云臥起咸京。 入侍瑤池宴,出陪玉輦行。 夸胡新賦作,諫獵短書成。 但奉紫霄顧,非邀青史名。 莊周空說劍,墨翟恥論兵。 拙薄遂疏絕,歸閑事耦耕。 顧無蒼生望,空愛紫芝榮。 寥落暝霞色,微茫舊壑情。 秋山綠蘿月,今夕為誰明。 [85]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唐·王勃 昔聞顏光祿,攀龍宴京湖。 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 君王歌大風,如樂豐沛都。 延年獻佳作,邈與詩人俱。 我來不及此,獨立鐘山孤。 楊宰穆清風,芳聲騰海隅。 英僚滿高席,妙妓雜英姝。 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哭。 我心亦懷歸,屢夢松上月。 傲然擲冠帶,長嘯歸田廬。 泫然顧遺跡,慘澹生蕭疏。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蓮。 聽此更腸斷,憑崖淚如泉。 [86] 《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 唐·王勃 君登金華省,我入銀臺門。 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 復此休浣時,閑為疇昔言。 卻話山海事,宛然林壑存。 明湖思曉月,疊嶂憶清猿。 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87] 《侍從游宿溫泉宮作》 唐·王勃 羽林十二將,羅列應星文。 霜仗懸秋月,霓旌卷夜云。 嚴更千戶肅,清樂九天聞。 日出瞻佳氣,蔥蔥繞圣君。 [88] 《口號贈征君鴻(此公時被征)》 唐·王勃 陶令辭彭澤,梁鴻入會稽。 我尋高士傳,君與古人齊。 云臥留丹壑,天書降紫泥。 不知楊伯起,早晚向關西。 [89] 《流夜郎題葵葉》 唐·王勃 慚君能衛足,嘆我遠移根。 白日如分照,還歸守故園。 [90] 《題情深樹寄象公》 唐·王勃 腸斷枝上猿,淚添山下樽。 白云見我去,亦為我飛翻。 [91]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唐·王勃 河伯見海若,傲然夸秋水。 小物昧遠圖,寧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獨往蒼山里。 地古寒云深,巖高長風起。 初登翠微嶺,復憩金沙泉。 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 飲彼石下流,結蘿宿溪煙。 鼎湖夢淥水,龍駕空茫然。 早行子午關,卻登山路難。 回策俯瞰洪,衿前蘭葉香。 君吟高唐賦,路過巫山陽。 莫令巫山下,幽夢惹襄王。 [92] 《聞謝楊兒吟猛虎詞,因此有贈》 唐·王勃 同州隔秋浦,聞吟猛虎詞。 晨朝來借問,知是謝楊兒。 [93] 《宿蝦湖》 唐·王勃 雞鳴發黃山,暝投蝦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銀竹。 提攜采鉛客,結荷水邊沐。 半夜四天開,星河爛人目。 明晨大樓去,岡隴多屈伏。 當與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94] 《望夫石》 唐·王勃 仿佛古容儀,含愁帶曙輝。 露如今日淚,苔似昔年衣。 有恨同湘女,無言類楚妃。 寂然芳靄內,猶若待夫歸。 [95] 《別內赴征三首·其一》 唐·王勃 王命三征去未還,明朝離別出吳關。 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 [96] 《別內赴征三首·其二》 唐·王勃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 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97] 《別內赴征三首·其三》 唐·王勃 翡翠為樓金作梯,誰人獨宿倚門啼。 夜坐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關西。 [98]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唐·王勃 月化五白龍,翻飛凌九天。 胡沙驚北海,電掃洛陽川。 虜箭雨宮闕,皇輿成播遷。 英王受廟略,秉鉞清南邊。 云旗卷海雪,金戟羅江煙。 聚散百萬人,弛張在一賢。 霜臺降群彥,水國奉戎旃。 繡服開宴語,天人借樓船。 如登黃金臺,遙謁紫霞仙。 卷身編蓬下,冥機四十年。 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浮云在一決,誓欲清幽燕。 [99] 《秋日別王長史》 唐·王勃 別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篇。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 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100] 《上已浮江宴韻得址字》 唐·王勃 披觀玉京路,駐賞金臺址。 逸興懷九仙,良辰傾四美。 松吟白云際,桂馥青溪里。 別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大家好,我們在【詩韻靜舍】公眾號后臺按年級\類型\朝代等歸集了詩歌合集,而且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更新,喜歡可以關注我們哦~ |
|